地理位置
據傳,宋初張姓從雲南遷此立村,因前有漕渠(運糧河道)村西北有汶山,故取名漕文村,因有兩個漕汶(村),以該村在東,改名東漕文村。現東漕文村376戶,人口1361人,除張姓居民處,尚有陳姓、李姓、宋姓、王姓、管姓、郭姓、秦姓、韓姓等居民。
經濟發展
東漕文村歷史上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村北窪歷史上原為一片鹽鹼地,寸草不生,經過近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壓沙、插水稻,現已變成土地肥沃,成為大弓棚蔬菜種植基地,現在發展大弓棚725個,700畝左右,高溫棚30畝20個。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小弓棚400畝,連年榮獲“膠南市蔬菜狀元村”稱號。二三產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現該村有三處工業,個體機械加工戶15戶,噴水安裝4戶,年產值達到1500萬元,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
社會事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也得到全面發展,村莊多年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連年被鎮評為社會治安先進單位,“四五普法”被省評為先進單位。東漕文村先後有近30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有12人成為黨政副處級以上幹部。本村集體為村民辦理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獨生子女戶由村集體統一交納備用保險金,免收水費。同時廣泛開展了評選“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弘揚正氣,村民素質不斷提高,村風村貌煥然一新。該村先後多次被膠南市命名為“文明村莊”,被青島市政府命名為“五個好先進黨支部”、“社會主義文明村莊”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