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旨為以低成本獲取高程度海上優勢的軍事項目。
任務
東海8號計畫,內部另有代號有海軍623和712723論證計畫,主要任務是以低廉代價為可能獲取最大的海上非對稱優勢,這個工程從論證二年來,有可能已經準備開始實馳。有可能給大陸海軍的軍事能力帶來相當大幅度的提高。
武器
海底機器人
中國大陸一直積極開發可以用較少代價阻喝逼退航母的方法,根據已掌握的情報。大陸海軍可能正在設計一種全新的水下攻擊系統,這是一種一種深海作戰的微型武器系統,中國軍隊內部有人稱其為魚雷攻擊機器人。
這是一種智慧型程式化的海底機器作戰系統,其形體除了海底推進系統外就是一枚經過改進設計的尾流自導魚雷,按其設計目標,可以在離開母艦後利用其自帶的推進劑再自行前進達百里左右。
國防部發言人展示這種小轎車大小的魚形戰鬥系統構思圖時說,這是一種很小的可由潛艇裝載的深海殺手,在戰爭時這種深海殺手可能會由潛艇有目的的部署於主要航道或者可能航道上,通過其輸入的指令,在特定的時間放出其接收裝置浮出水面接收中國大陸衛星的最新指令。
當大陸發現美日艦隊可能經過海域時,將會由衛星向這些深海魚雷機器人發出行動指令,令這些微形魚狀機器人,向這些有可能的航道運動並做好戰鬥準備,當抵達目標潛伏下來後,各種偵測手段更是幾乎難以找到這些隱秘的殺手,它們會向任何發現的可能目標移動並發動出其不意的致命的魚雷攻擊。而目前幾乎沒有足夠的防禦手段。
國防部認為這種微型海底機器人的問世將可能標誌著海上新軍事革命的序幕。更有資深專家不無擔憂的指出,一旦大陸通過各種潛艇或者商船,在各重要港口外圍秘密布署這種微形魚雷攻擊機器人,再指令其向港口附近執行埋伏和攻擊任務,介於其智慧型化和隱蔽程度,非常難以讓人發現和清除,將有可能給西太平洋的各國海軍和商船及航道帶來致命威脅。
根據可靠情報中共已經給這種機器人研製各類偽裝色,讓其能與各類海域海底石頭渾為一色,在靜默情況下,十分難以辯認。
海上中轉艦
另外有情報官員指出,一種中國海軍內部稱為海上中轉艦的計畫也十分引人注目,大陸有可能已在全新設計一種運輸補給艦,這種艦的最大特點是艦體上面有飛行甲板,尤其是艦首和艦尾帶有可摺疊甲板裝置,大陸軍事專家認為,在西太平洋和美國海軍爭雄,無疑價格昂貴的航母是很少有機會在美軍優勢水面艦隊打擊下取勝的。
對付日本海軍,正在批量建造的中華神盾已經可以擔負起一定的職責,所以當前大陸海軍積極發展的水下力量和海軍航空兵力量是對付美國海軍的主要手段,但是中國的海軍航空兵有一個迫切的地方感覺吃力,就是南海。所以江南造船廠已經受命設計一種二萬噸級的運輸補給艦,解放軍內部稱為海上航空支援艦。
在遠離大陸的南海,二艘這種補給艦甲板對接可以擁有400米以上的海上跑道,來自中國沿海的經過訓練的遠程戰鬥飛機可以和中型運輸機可以直接飛到這兒駐紮和進行戰鬥補充。唯一缺憾就是其對接後機動性不足。大陸海軍認為,這種全新設計的軍艦可以為日益加深的南海爭端注入強大的空中保障,由於其中轉站系統形成後機動不易,所以在戰時可能在離主力艦隊較遠的後方進行航空支援。
中國可能一次性投入6艘這種運輸艦的建造。在平時它們可能擁有不同的任務,在戰時就可能部分擔負起航空母艦和快速戰場補充的職責。這是大陸在面對台海危機不斷加劇情況下,主要軍費投入於水下和航空兵的前提下,爭取用較低費用給遠離海岸的艦隊帶來一定航空保障的計畫。
評論
武器分析
分析家認為,這種軍艦對付強大的美國航母編隊肯定有其重大弱點,但是對付南海這種小國,卻擁有了強大的威懾力,是中國進一步加強在南海軍事存在的客觀事實。
另據情報部門指出,中共一直為如何重新使其十多艘新近退役潛艇發揮作用絞盡腦汁,大陸海軍專家認為,這些退役的魚雷潛艇要再安裝潛射飛彈系統無疑並不能發揮最大效費比。但有一大陸海軍工程師突發奇想,將中國最先進的遠程火箭炮安裝於這些舊潛艇上,可能將使台灣海軍面對難以意料的海底火力威脅。眾所周知,中國的鷹擊2飛彈射程只有一百多海里,但是中國的新式火箭炮射程達到了200公里。
這就為,潛艇上布置成本低廉的海上攻擊系統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中國海軍有可能重新改進其遠程火箭炮,換上威力強大的空爆彈,和電磁干擾彈,這些潛艇除了提供對岸突襲式的火力壓蓋外。
還擔負起了破解宙斯盾系統的使命,大量價格低廉的火箭彈將可以極大的給美海軍宙斯盾系統造成負擔。從而給大陸的主力攻擊潛艇以更好的攻擊機會。對些日本防衛廳也給與極大關注,因為如果一艘這種潛艇在日本港口外突然出現並對日本軍艦發射大量帶爆破彈的火箭,將會給在港口中的十九艦隊帶來致命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