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橋[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的鄉鎮]

東橋[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的鄉鎮]
東橋[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的鄉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橋,東橋鎮是屬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的鄉鎮,將原馬集鄉、潘店鄉併入形成現在的東橋鎮。東橋鎮位於金安區東北部,地處江淮分水嶺腹部,東與肥西官亭鎮接壤,距六安市區30公里,合肥市區50公里,與合肥新橋機場相距16公里,寧西高速、縣道李三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凸顯,是承接省會經濟輻射帶動的前沿。全鎮總面積104.25平方公里,人口近4萬人,集鎮常住人口達3萬餘人。

基本概況

東橋新貌 東橋新貌
東橋鎮人民政府 東橋鎮人民政府

東橋鎮位於金安區東北部,南連三十鋪鎮,北接壽縣,東鄰肥西,距六安30公里,省會合肥50公里,距興建中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距離10公里,寧西高速、李三公路穿鎮而過。是寧西高速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區劃調整時,原縣級六安市委市政府著意把東橋鎮打造成中心發展集鎮,將原來橋鎮、馬集、潘店鄉整合為一,全鎮總面積104.25平方公里,轄15個村1個街道,人口3.65萬人,耕地5.5萬畝,可養水面0.5萬畝。


科學發展,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建成鎮循環交錯、對外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已建成砂石路60公里,水泥路20公里,到2010年將完成通村水泥路80公里。電力供產安全充裕,建成35kv變電所一座,10kv出線三路全長120公里,供電可靠率99%以上,搶修班24小時為用戶服務。通訊方便快捷。分別建設移動和聯通信號基站3個,程控電話村村通裝機2000多門。集鎮面貌日新月異,截止2006年底,共投資2000萬元興建了東橋綜合農貿大市場,配套了排水、路燈等設施,增強了街道功能,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淨化,集鎮品位得以提升,商貿積聚功能日益彰顯。
求實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堅持農業穩鎮,工業富鎮,商貿活鎮的主戰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20%,落實國家農業開發項目1個,總投資840萬元。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一批外出務工人在上海、浙江、北京創業有成。農業產業化得到發展,沿李三路養殖經濟帶初步形成,優質糧油加工發展迅速,金東板鵝、青爪雞、先鋒精米暢銷省內外。2006年,糧食生產總產29000噸,油料4600噸,產白鵝20萬隻,青爪雞400萬隻,農民人均純收入2506元,較上年增長11%,招商引資1200萬元,落實工業、商貿服務項目3個。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東橋。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紮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整治“六亂”,建設省級、市級生態村、生態鎮,鎮、村面貌得以改善。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推進依法治鎮,被評為市級“平安鄉鎮”。

人口概況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東橋鎮人口詳情
總人口31676
16390
15286
家庭戶戶數
8708
家庭戶總人口(總)31616
家庭戶男16336
家庭戶女1860
0-14歲(總)
8955
0-14歲男
4835
0-14歲女
4120
15-64歲(總)
20614
15-64歲男10462
15-64歲女10152
65歲及以上(總)2107
65歲及以上男1093
65歲及以上女101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1073

社會事業

不斷加強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落實“村為主”、“五五”工作制和責任捆綁制度,兌現計生工作獎懲措施,實行月通報、村互查。全年出生人口407人,政策符合率91.2%,完成四項手術640例,其中上環380利,人流87例,引產14例,結紮159例,實現計生工作升位晉類目標。按照“以人為本、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圍繞“精神文明的校園、培養人才的學園、發展個性的樂園、優美整潔的花園”的工作目標,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主動爭取資金,最佳化辦學條件,加強素質教育,全面提升辦學質量。民政殯改工作成績突出,城鎮農村低保應保盡保,復退轉軍人優撫撫恤兌現到位。在爭取國家老區扶貧資金30萬元基礎上,投資近120萬元建設省一級敬老院。關注五老工作,老年大學活動開展有序。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保工作。參保33155人,參保金645620元,參保率96%,較上年有大幅增長。發放醫療補貼40多萬元,受益民眾400餘戶。幫貧扶困633戶,1335人享受農村低保政策。加強鎮中心衛生院建設,投資70多萬元興建中心衛生院。加強廣播文化事業建設,興建3個農家書屋,完成2個村14個自然村莊280戶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完成街道有線電視城市與農村聯網工程,完成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和2131工程,開展非法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排查取締工作,做好科教電影和故事片放映工作,送戲、送文化下鄉,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加強人武工作,開展民兵整組,完成義務兵徵召。加強統戰工作,加強宗教場所和宗教活動管理,共青團、婦聯、科協、科技、統計、勞動保障服務工作紮實有效開展。

經濟發展

農業

農業養殖 農業養殖

以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和農業綜合開發為重點,不斷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產 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江淮分水嶺綜合治工程,狠抓“把水留住”工程,充分發揮現有渠道和蓄水工程作用,新開挖大中塘20口,疏浚渠道14條30多公里,完成土石方18.5萬方,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用水條件。省農發行支持資金20萬元,修建六崗、何山2條村級公路;爭取貼息貸款10萬元,支持白鵝養殖等。建設工程和項目通過省級檢查驗收,工程合格率100%。大力推進生態林建設,提升森林覆蓋率,青峰嶺、六崗村兩村分別被授予省級生態示範村和市級生態示範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全面推進,總投資835.2萬元,完成土地綜合治理1.6萬畝,整治精品小區4000多畝,修建和維修砂石路6條9.3公里,渠道治理護坡2735米,渠道襯砌30公里,修建水利配套設施(涵閘跌水)300多處,修建維修生產橋、機耕橋9座,道路綠化6公里。通過項目建設,改善灌溉面積1.5萬畝,灌溉保證率達到85%,除澇標準達10年一遇;增收糧食12萬斤,節水95.35萬方,直接經濟效益252.84萬元。繼續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狠抓優質糧油基地建設,全鎮糧油優質率達92%,種植油菜3.8萬畝,優質弱筋小麥2萬畝,水稻5.5萬畝,油料產量3200噸,小麥產量8100噸,水稻42000噸。繼續打造四大養殖業和沿李三路養殖經濟帶建設,年出欄青爪雞250萬隻、白鵝15萬隻、生豬1.2萬頭。建設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鋒米業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000萬元完成技改,年產大米5萬噸,產值8000萬元,實現利稅400萬元。加強畜禽疫情防治,配備防疫人員9名,在全鎮全面開展疫情防疫,有效控制畜禽疫情發生和傳播。拓寬銷售渠道,“金東”、“醜鵝”兩大品牌的成品鵝供不應求。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最佳化投資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推介力 度,積極承接東部企業梯度轉移,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和發展個私經濟,轉變觀念,確立“工業強鎮、商貿活鎮,農業穩鎮”總體思路,呼應省會經濟圈建設,落實招商引資項目5個,招商引資34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800萬元,其中東橋興旺皮件廠300萬元,先鋒米業有限責任公司700萬元,六安和諧房地產公司300萬元,農貿大市場二期工程600萬元,金東釩製品廠400萬元。跟蹤洽談項目1個,先鋒米業糧食儲備工程,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擬投資2800萬元,年底前進入選址征地階段。招商引資方興未艾。“東橋陽光城”項目業已啟動,建成後將形成一條貫穿東橋鎮南北的縱向商業街。

勞務經濟

年輸出勞力近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3000萬元,勞務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鳳還巢”工程成效顯著,農民回鄉創業熱情高漲,已有10位創業能人回鄉領辦、創辦加工和養殖企業,實現了1000位農民就業創收,其中富宏皮件廠投資300萬元、中果店養豬場投資200萬元、六崗羊毛衫廠投資120萬元,何山村綜合養殖場投資150萬元,油坊養兔場投資15萬元,全民創業活動進一步深入。開展“陽光”工程培訓,培訓農民技術工人200多名,進一步提高農民工素質和就業創收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