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據明代《閩書》記載,東橋是宋初清源軍節度使“晉江王”留從效留太師所建,又名“太師橋”,建於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比泉州洛陽橋早96年,也比同安西安橋早一百多年,是閩南地區較古老的橋樑。
東橋原長五十丈,全用石板鋪成,橋墩以石條交錯互相疊壓成船形,橋墩之間距離不等,橋身有點斜倚之狀。民間流傳“要倒是要倒,再造沒這么好”。因造橋墩時,把每個橋墩都築在巨石上,橋身顯得歪斜不整,但基底牢固。因形造橋,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宋紹興23年(公元1153年),朱熹到此賞月,賦有《雨霽步東橋玩月詩》:“月出澄餘輝,川明發素光;星河方耿耿,雲數轉蒼蒼”的詩句,在溪底巨石上題“弁石台”,後人又鐫“紫陽舊遊”。
東橋是泉州、漳州中間的重要橋樑,屢壞屢修,同安孔廟的碑廊有一方記錄清代修葺她的碑記。上世紀70年代同安環城公路擴建,在橋板上架起木橋,後來又改為石拱橋,1973年同安縣革委會接到為北京中國農展館“農業學大賽”展覽準備材料的任務,決定拍一本反映同安農業成就的宣 傳冊,由國柱同志拍攝,用東橋彩照做封面,當時東橋既是重要戰備交通設施又是水利渡槽,當年廈門外貿部門也把冊子帶到廣交會散發。
東橋是同安60後、70後記憶里抹不去的夏日清涼:憶當年呼朋引伴從實驗國小的古城牆攀下東溪,踩沙溯水到橋下釣魚抓蝦摸螃蟹、野泳、打水仗。90年代為拓寬公路,在東橋旁建了水泥橋和石拱橋並列,便利了交通,但美感頓失,令人遺憾,這也是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發展的代價吧。
歷史
同安東橋(東橋),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東溪上。始建於北宋建隆四年(963年),經宋乾興、治平年間重修。因明《閩書》載其為清源軍節度留從效所建,故俗稱為太師橋。橋西北東南走向,明隆慶《泉州府志》載稱“橋長五十二丈,通水八門”。始建時原為平梁石構橋,有舟形墩7座,分別砌築於不在同一直線的溪底巨岩上,故以墩距參差、橋身曲折獨特而表現出具有原始性和獨創性,十分壯觀。該橋始建時間早於泉州蔡襄所建洛陽橋96年,早於安海安平橋(五里橋)188年。
南宋朱熹任同安縣主簿時曾賦留五言絕句〈雨霽步東橋玩月〉一首。詩云:“月出澄餘暉,川明發素光。星河方耿耿,雲樹轉蒼茫”。橋附近溪石上原有朱熹和明御史劉存德“弁石台”、“東皋清流”等題刻,今已毀。此橋當年為同安瓷、鐵外銷交通要道,可惜這座保留並一直服役近千年的古橋,在上世紀70年代修建同安環城公路時,於1971年05月改建為石拱橋並毀壞了原橋,後於90年代後又加高、拓寬,從而成了今日的此橋面貌。而在21世紀路面重新整修又耳目一新。
地理位置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東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