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元至大初年(1308年),由僧人妙因所建。元皇慶二年(1313)年,西林寺智僧來開山,改額為東林禪寺。至正年見(1341--1367年)毀於兵 。明初僧至益重建,後因年久失修而傾毀。清乾隆年間陳克已等再次建造新寺。嘉慶十年(1805)年,僧漪雲重修,並建蓮月軒。道光五年(1825年),大殿毀於火災。九年(1829年),僧念懷募款重建。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門又毀於火燹。抗日戰爭期間,寺內有和尚11人。20世紀50年代初,有和尚6人,寺內尚存大殿一座。
1987年,東林禪寺尚存的一座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5月,由金山區人民政府與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共同出資修繕,同年11月竣工。對該寺院維修加固後,大殿恢復清代建築特色--重檐歇山式屋頂,小青瓦一字脊,垂脊與角脊處置獸吻。朝南,面闊五間帶軒廊,建築面積348平方米。抬梁式構架,榫卯組合,磚木結構,外貌雄偉莊嚴。2002年11月,經金山區宗教事務管理部門批准,正式登記為佛教活動場所,東林禪寺才以佛教形象接納剛大香客和遊人。
地址:金山區朱涇鎮東林街1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