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洋山炮台

東望洋山炮台

東望洋山炮台又稱松山炮台、東望洋炮台,位於東望洋山(松山)之巔,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建於1637至1638年間,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

簡介

東望洋炮台東望洋炮台
東望洋山炮台又稱松山炮台、東望洋炮台,位於東望洋山(松山)之巔,是澳門半島的最高點,建於1637至1638年間,有哨房、火藥庫、樓塔等。東望洋炮台原來主要用於防禦外來入侵和作為觀察站。一直被列為軍事禁區,非經批准,外人不得擅進,只有每年的8月5日聖母誕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予公眾進入。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炮台才被開為旅遊點,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炮台上建有聖母雪地殿聖堂。 東望洋炮台是東望洋山上三大名勝古蹟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主要景點

東望洋山炮台東望洋山炮台
東望洋炮台除數座炮台堡壘外,還有由四組隧道組成的防空洞。東望洋炮台範圍包括兩個著名的旅遊景點:東望洋燈塔和聖母雪地殿教堂。在此可俯瞰澳門全景和珠江口的壯麗景色。
東望洋燈塔屹立在教堂側,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古老的燈塔。建於 1865 年。燈塔高 13 公尺,白牆紅頂,雄偉挺拔。1874年9月,燈塔因風暴受損,經過重修後於1910年6月29日重新啟用,一直至今。在晴朗的夜晚,澳門四周20里的範圍內可以見到燈塔射出的燈光。
在燈塔附近,還可以見到颱風訊號的標記。每當刮颱風時,氣象局就會在炮台上懸掛相應的颱風訊號標記,提醒市民作好準備。

歷史

東望洋山炮台東望洋山炮台
東望洋炮台建於約1637-1638年之間,面積約為8600平方尺。由於位處澳門最高點,炮台的主要用作防禦外敵和觀測站。在過去,東望洋炮台與大炮台媽閣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
東望洋炮台範圍內的防空洞最長為456米,最短則只有47米。防空洞內有發電機、休息室、貯油池和登上燈塔炮台的升降機等設備。澳門政府重新修葺改成旅遊展示廊,展示珍貴的歷史圖片介紹,讓遊客領略從前防空洞的真實境況。此展示廊於2003年10月初對外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