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南朝政區

東晉南朝上承三國﹑西晉﹐地方政區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其特點是州郡越分越多﹐轄區縮小﹐又設定了僑州郡縣﹑雙頭州郡等。 政區制度 東晉南朝地方政區分實﹑僑兩種。實州郡縣即一般州郡縣﹐既有其人民﹐又有其土地﹔僑州郡縣即故土淪亡﹐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只有僑民﹐而無土地。此種僑州郡縣﹐十六國﹑北朝亦存在﹐而以東晉南朝為多。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南朝政府為表示正統所在﹐且以安撫僑流和招徠北方士族﹐在南方大量設定僑州郡縣。僑置情形至為複雜。

東晉南朝上承三國﹑西晉﹐地方政區實行州﹑郡﹑縣三級制﹐其特點是州郡越分越多﹐轄區縮小﹐又設定了僑州郡縣雙頭州郡等。
政區制度東晉南朝地方政區分實﹑僑兩種。實州郡縣即一般州郡縣﹐既有其人民﹐又有其土地﹔僑州郡縣即故土淪亡﹐以原籍州﹑郡﹑縣名寄治別處﹐只有僑民﹐而無土地。此種僑州郡縣﹐十六國﹑北朝亦存在﹐而以東晉南朝為多。西晉末年﹐大量流民南渡。東晉南朝政府為表示正統所在﹐且以安撫僑流和招徠北方士族﹐在南方大量設定僑州郡縣。僑置情形至為複雜。僑州郡縣設立後﹐又多遷徙不定﹑省置無常。在僑州郡縣著籍者﹐可以減免賦役﹔加之僑實混雜﹐戶籍紊亂﹐難於管理﹐影響政府賦稅收入﹐故僑州郡縣設定後不久﹐即不斷實行土斷。土斷後的僑州郡縣﹐領有實土﹐其戶籍和賦役與一般州郡縣相同。
此外﹐還有雙頭州郡﹑左郡左縣﹑僚郡﹑俚郡等。雙頭州郡即兩州﹑兩郡同治一地﹐一人帶兩州刺史﹑兩郡太守。這主要起源於僑寄﹐即一州一郡本土淪亡﹐寄治他州他郡﹐如南秦為僑州﹐寄治梁州治南鄭﹐由一人任刺史﹐稱為梁﹑南秦二州﹔又如巴西為僑郡﹐寄治梓潼郡治所涪縣﹐由一人任太守﹐稱為巴西﹑梓潼二郡。亦有兩郡本土並未淪亡﹐但合治一處者﹐仍可稱為雙頭郡﹐如宋泰始(465~471)以前﹐淮北的陳﹑南頓二郡﹐皆有實土﹐但南頓帖治陳郡﹐即雙頭郡。南朝時﹐又在邊地民族聚居區設定左郡﹑左縣和僚郡﹑俚郡。當時習稱“蠻民”為“蠻左”﹐左郡﹑左縣即因蠻左而置﹐有南陳﹑邊城﹑光城等二十多個左郡和太湖﹑南陳﹑呂亭等十多個左縣。僚郡﹑俚郡則置於僚族﹑俚族聚居區﹐如東宕渠僚郡﹑越嶲僚郡﹑沈黎僚郡及吳春俚郡等。
州置刺史﹐郡置太守(唯丹陽郡以京師所在稱尹)。與郡同級的有王國和公國﹐置內史和相﹐縣置令﹑長(宋廣建公﹑侯﹑伯﹑子﹑男諸國﹐因諸縣之地而封建﹐置相﹐任同令﹑長)。自宋以後﹐令多於長。
州郡縣有大小﹑高卑之差別。揚﹑荊二州地位最重﹐號稱“二陝”﹔江﹑南兗﹑南徐諸州皆屬重鎮﹔交﹑廣﹑寧等州遠處邊陲﹐地位較卑。梁制諸州佐吏“各因其州之大小而置員”。天監(502~519)中﹐諸州佐吏以班多者為貴。其中以揚州最多﹐南徐州次之﹐荊﹑江﹑雍﹑郢﹑南兗五州又次之﹐湖﹑豫﹑司﹑益﹑廣﹑青﹑衡七州又次之﹐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又次之﹐越﹑桂﹑寧﹑霍四州又次之。陳代諸州中﹐揚﹑南徐﹑東揚三州為三品﹐荊﹑江﹑雍﹑郢﹑南兗﹑湘諸州四品﹐豫﹑益﹑廣﹑衡﹑青(領冀州)﹑北兗﹑北徐﹑梁(領南秦)﹑司﹑南梁﹑交﹑越﹑桂﹑霍﹑寧等州五品。郡亦有大小遠近之異。梁制﹐郡守及丞各為十班﹐丹陽﹑吳郡﹑會稽等郡﹐同太子詹事﹑尚書班﹐高涼﹑晉康等小郡﹐三班而已。陳制亦丹陽﹑會稽﹑吳郡﹑吳興四郡﹐地位特高﹐為五品﹐其它郡﹑國領戶萬戶以上者六品﹐不滿萬戶者七品。縣也有品級之分。
疆域與政區東晉偏安江左﹐南北構兵﹐疆域廣狹無常﹐政區建置亦因而有增減。太元八年(383)肥水之戰前﹐前秦統一北方﹐奄有淮河以北及巴蜀之地。東晉唯有揚﹑荊﹑江﹑廣﹑交﹑豫﹑徐﹑兗﹑青﹑冀﹑司﹑幽﹑並﹑益﹑寧十五州。其中兗﹑青﹑冀﹑司﹑幽﹑並﹑益諸州本土淪亡﹐為僑州﹔其它諸州﹐也有僑郡縣。義熙(405~418)中﹐北滅南燕﹐西定譙蜀﹐西北滅後秦﹐東北有今山東半島﹐西北有關中﹐北抵黃河﹐西南至今越南橫山﹐統有揚﹑北徐﹑幽﹑冀﹑東秦﹑青﹑並﹑兗﹑豫﹑江﹑北青﹑司﹑荊﹑北雍﹑秦﹑東益﹑寧﹑交﹑廣﹑北並﹑北冀﹑雍﹑梁﹑徐﹑北兗等二十五州。其中幽﹑冀﹑東秦﹑青﹑並﹑兗﹑秦﹑雍等州為僑州﹔其它諸州中﹐也有僑郡縣。
南朝宋初﹐基本保持東晉末疆域﹐此時關中已為夏所據。永初三年(422)以後﹐河南州郡﹐又漸入於魏。此後疆域政區﹐大致以泰始為界。泰始以前﹐有揚﹑東揚﹑南徐﹑徐﹑南兗﹑南豫﹑豫﹑江﹑青﹑冀﹑荊﹑郢﹑湘﹑雍﹑梁﹑秦﹑益﹑寧﹑交﹑廣﹑兗二十一州﹐其中南徐﹑南兗﹑南豫﹑冀﹑秦為僑州﹔其它各州中也有僑郡縣。其版圖西至秦嶺以南﹐東至淮河以北﹐有今河南南部﹑江蘇﹑安徽兩省北部及山東半島。泰始以後﹐宋多內亂﹐魏大舉南侵﹐加以邊將降魏﹐淮北四州(徐﹑兗﹑青﹑冀)及豫州淮西之地﹐一時俱沒﹐版圖遂蹙。東以淮水為界﹐僑徐﹑兗二州於淮南﹐青﹑冀二州於贛榆縣之郁洲﹐有揚﹑南徐﹑徐﹑南兗﹑兗﹑南豫﹑豫﹑江﹑青﹑冀﹑司﹑荊﹑郢﹑湘﹑雍﹑秦﹑梁﹑益﹑寧﹑交﹑廣﹑越二十二州。
齊州郡建置﹐初有揚﹑南徐﹑豫﹑南豫﹑南兗﹑北兗﹑北徐﹑青﹑冀﹑江﹑廣﹑交﹑越﹑荊﹑巴﹑郢﹑司﹑雍﹑湘﹑梁﹑秦﹑益﹑寧二十三州。其中巴州乃建元二年(480)分荊﹑益二州置﹐永明元年(483)即省﹐存在時間極短﹐基本上仍是二十二州之制。及建武(494~498)末﹐失雍州沔北諸郡。永元(499~501)中﹐又失淮南豫州之地﹐疆域更見減縮。
梁五十餘年(502~557)中﹐州郡設定和疆域變化都很大。天監初﹐大體因齊之舊。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縣一千零二十二。中大通(529~534)時北伐﹐曾達到河南﹐後雖敗退﹐仍有淮北之地。又開拓閩﹑越﹑平俚洞﹐破牂柯﹐以舊州遼闊﹐多有析置。至大同五年(539)﹐有州一百零七。其時州名雖多﹐但大小不等。又以邊境鎮戍﹐雖領民不多﹐欲重其將帥﹐皆建為郡﹐或一人領兩三郡太守。侯景之亂﹐建康陷落﹐梁元帝蕭繹建都江陵﹐詔令所行﹐不及千里﹐民戶著籍﹐不滿三萬。平定侯景以後﹐江北﹑淮南之地﹐悉陷北齊﹔漢中﹑巴蜀﹐則沒於西魏。蕭又引西魏兵南下﹐攻陷江陵﹐殺梁元帝﹐建立政權﹐史稱後梁﹐為西魏附庸﹐江陵附近地區﹐亦不為梁有。
陳朝疆域以太建(569~582)時為最廣。太建五年伐北齊﹐得和﹑南司﹑衡﹑巴﹑羅﹑定﹑揚﹑霍﹑合﹑江﹑西楚﹑東廣﹑淮﹑涇﹑南譙﹑東豫﹑光﹑建﹑譙﹑仁﹑潼﹑安﹑朔﹑青﹑冀等州﹐不僅恢復了淮南故土﹐而且也恢復了淮北的部分州縣。但至十一年底﹐江北之地﹐又盡沒於北周。十二年﹐北周相州總管尉遲迥與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等起兵反楊堅﹐司馬消難以郢﹑隨﹑溫﹑應﹑土﹑順﹑沔﹑澴﹑岳九州及魯山﹑甑山﹑沌陽﹑應城﹑平靖﹑武陽﹑上明﹑溳水八鎮歸附於陳﹐陳又得江北﹑淮南部分地區。鏇因司馬消難失敗﹐仍入北周。至於陳末﹐史稱“土宇彌蹙﹐西亡蜀漢﹐北喪淮﹑肥﹐威力所加﹐不出荊﹑揚之域。州有四十二﹐郡唯一百零九﹐縣四百三十八”。
隋平陳後﹐改陳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結束了自東漢末以來﹐歷時四百餘年的州﹑郡﹑縣三級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