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林村

東山林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長坑鄉,在鄉政府駐地東南6公里處。成為獨立村後,命名雲二村。村委會設在東山,轄3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林姓。

簡介

東山林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長坑鄉,在鄉政府駐地東南6公里處。四面山峰,東有雞冠山、丁割嶺、風吹旗帶山,西有九頭格,南有石頭光山,北虎蹄石山。成為獨立村後,命名雲二村。村委會設在東山,轄3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林姓。

氣候特點

屬南、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由於地形地貌之差異,形成內明顯不同氣候特點。東部屬南亞熱帶,年平均溫度19~21℃,年降雨量1600毫米,夏季長而炎熱,幾乎占近半年時間,冬季短暫而無嚴寒,農作物一年可三熟;西部內山巒起伏,地形錯綜複雜,受西北方氣流影響較大,加上山脈走向各不相同,坡谷地形成複雜氣候狀況,夏秋局部多雷陣雨,故有“隔山不同風,同時不同雨”之說。年平均溫度在16~18℃,年降雨量1800毫米,全年四季分明,夏季不酷熱,秋季冷得較早,春季來得稍遲,農作物常受“三寒”(春寒、梅寒、秋寒)危害,一般一年只有兩熟,生長比普遍遲一個節氣。

氣溫

境內年平均溫度在16~21℃之間,一年中七月份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在22~29℃,一月份溫度最低,月平均氣溫在7~12C。最高氣溫的7月份該地區平均為34.2℃,極端最高氣溫在37~39℃,1967年6月29日最高達39C。內的蘆田月平均為29.2℃,極端最高氣溫在32~34℃,1975年7月27日最高氣溫達34.8℃,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該地區為8.7℃,極端最低氣溫在1~3℃,1967年1月17日達0.9℃,內蘆田為5.4℃,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3℃,1967年1月17日最低達零下5.4℃。冷空氣南下,影響該地區,年平均為35次,從蘇聯西伯利亞西部出發,經我國新疆,然後南下到我省沿海一帶,這條路南下次數最多,是冷空氣主力。以10月至翌年5月為最多,平均每月3~4次。1966年3月8日強冷空氣影響,24小時最大降溫值達10℃。

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1782.4毫米,內年平均1854.8毫米,比年平均1637.6毫米多217.2毫米。最多的西坪珠洋年平均降水量2023.8毫米。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最多,該地區平均為280毫米,蘆田達339.3毫米;11月份為最少,該地區平均僅38毫米,蘆田只有39毫米,平均雨量最多月為最少月的8倍多。
全年可分為四個降水季節:春雨季(2~4月)降水量220~290毫米,占全年20%;梅雨季(5~6月),降水量500~650毫米,占全年30~32%;颱風雷雨季(7~9月),降水強度大、雨量集中,一年之中,一日最大降水量也出現在這一季節。這一季(三個月)降水量600~750毫米,占全年37~39%;少雨季節(10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180~250毫米,占全年12~14%。降水的年際間變化不穩定,同一地區,同樣的月份降水量各年間差別很大,該地區年降水量最多的1961年為2446.3毫米,最少的1962年僅1193.2毫米,雨量最多6月份,1965年6月432.4毫米,而最少的1961年僅99.2毫米。
一年中降水日數,內多於。該地區年降水日數平均在140天,占全年總天數的38%,最多的1975年達172天,占全年總天數的47%,而最少的1963年僅109天,占全年總天數的30%。1964年、1966年、1968年、1974年雨量最集中的6月份,最多雨日達24天,而1961年這個月最少僅8天。在雨日最少的11月份,最多的1972年這個月雨日達14天,而最少的1964年、1968年、1971年11月都滴雨未下。

濕度

境內該地區年平均絕對濕度為20.0毫巴。7月份的平均絕對濕度達30.0毫巴,1月僅10.6毫巴。歷年極端最大絕對濕度38.6毫巴(1967年7月20日),極端最小僅1.8毫巴(1963年1月25、26日)。該地區累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極端最大相對濕度82%,出現在6月份,極端最小相對濕度10%,出現在1963年1月25日、2月26日。相對濕度一般內比大5%。
累年平均蒸發量1051.5毫米,1955年最大蒸發量1235.5毫米,1979年最小蒸發量933.8毫米。1962年7月份最大月蒸發量168.6毫米,1959年2月份最小,月蒸發量22.9毫米。

日照

全地絕大部分地區日照充足,但地形複雜,山谷較多,日照時間長短有很大差別,(該地區)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30小時,占全年可照時數的46%,而內該地區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57小時,占全年可照時數的42%。該地區與蘆田相比,日照時數年平均少173小時。一年中3、4、5、6四個月實際日照時數最少,平均月日照141.3小時。7、8、9三個月實際日照時數最多,平均月日照227小時。

霜雪

境內霜期短。初霜1月5日,終霜1月25日,年平均霜日4天,最多年17天;內初霜1.1月28日,終霜3月8日。年平均霜日21天,最多年35天,最少年4天。
境內多年見雪。1656年、1718年、1721年、1728年、1751年的1月各出現一次降雪。1975年12月14日全地普降一次鵝毛雪,四周皆白,高山平地積雪1~2寸,蘆田雨夾雪總量2.15毫米,三天才溶化。

雲霧

地境內年平均總雲量為6.8成(指雲量占天空成數),月平均最多是6月份8.5成,最少是12月份5.6成,年平均低雲量為4.9成。按總雲量觀算,全年晴天49天,陰天為177天,按低雲量觀算,全年晴天102天,陰天98天。
該地區年平均霧日只有3天左右,內蘆田年平均霧日為18~20天。

氣壓

年平均氣壓為1004.2毫巴,年際變化不大,一年之中8月份氣壓最低,平均為995.9毫巴,而1月份氣壓最高,平均為1011.9毫巴。

境內風速小,各地的風向和風速具有地方性,在四周開闊,地形顯露的高山頂上常有大風出現,祥華佛耳山麓秋冬季常有偏北大風出現。該地區地區常年偏東風。全年各月平均風速在2~3米/秒,盛夏悶熱。颱風對該地區影響較集中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平均每年四次,最多的1961年有8次,最少的1974年僅有1次。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金田鄉還二里,民國時期屬長卿鎮南斗保。1949年後屬第十一區南斗鄉,1958年屬長坑公社雲集大隊東林自然村,1984年從雲集村委會析出稱長坑鄉雲二村委會。

交通位置

該村系泉州市安溪縣長坑鄉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安溪縣西南部,距縣城約65公里,東與青苑村接壤,西與雲集村交界,北連雲一村,南鄰尚苑鄉銀坑村。

人口土地

現轄有東山、西山、蘇塘3個自然村落,主要為林姓。設10個村民小組,334戶,1301人,面積3900多畝。主要生產種糧、種茶。

肇基後裔

境內居住著林氏一姓,祖先由大田梓溪林戴惠的第四子林肇福,由梓溪移居永春縣福鼎井頭。林肇福的五世孫林七六移居福鼎厚坪。林戴惠四子林肇福的七世孫林興傑,由永春福鼎厚坪遷入安溪縣還集寨東山(今長坑鄉雲二村)肇基。
林戴惠四子林肇福的七世孫林興傑,由永春福鼎厚坪遷入安溪縣還集寨東山(今長坑鄉雲二村)肇基。(林興傑公的後裔有分為東山和西山,蘇塘),系春福鼎厚坪林氏始祖林興傑。

古築遺產

大顯殿,坐落於該村東北部,內供奉五穀帝仙、保生大帝、楊公真仙、玄天上帝。約始建於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當地信眾於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奉神像巡境,二月十五日做“佛生日”。遠近聞名,八月間,四方信眾到殿朝拜祈夢。安溪縣的官橋及台灣省等地建有分爐。

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突出自然村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載體。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大部分已硬化路面(其中主幹道蘇塘至新溪格沒有硬化路面,必須投入改造);距離最近的車站7.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5公里。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部分居住磚混結構住房。
該村 因學齡兒童的學習條件差,1997年創建了國小教學樓,(2010年撤銷)學生沒有學習場所。

茶葉發展

該村茶葉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大力調整最佳化茶葉結構,繼續圍繞“一線兩片”的整體規劃,打造村茶葉基地、村公路兩側茶葉基地示範茶葉的大格局。深入實施茶葉優質茶葉工程,落實現代化茶葉管理技術,實現茶葉生態化、設施現代化、管理規範化。加快省級旱作高效茶葉示範項目建設,按照在示範區內建設茶葉基地茶葉的規劃,積極引進推廣茶葉價值品種500畝,初步形成村公路兩側發展高效設施栽培茶葉的基本框架。搞好標準化茶葉基地建設。

招商引資

該村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責任體系,堅持多渠道招商,強化企業招商主體作用,提高招引成功率,發揮優勢擴充外向型經濟規模。利用茶葉等外向型企業為橋樑,有針對性地接觸外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資責任感,營造濃厚的招商引資範圍。培植一批新的經濟成長點。按照培大培強培優的工作思路,突出”規模擴大、招商引資、運行質量、發展環境。深入挖潛,合理規劃,進一步膨脹企業規模,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最佳化產業結構,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後勁。

社會事業

村注重統籌兼顧和協調並進,社會各項事業有新進步。始終加強計畫生育目標責任管理,強化基層基礎,最佳化服務手段,保持了一等水平。不斷加強對教育工作的投入,要集中力量落實校舍改造任務,切實改善教育教學條件。搞好教育師資改革。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進,切實提高了農民的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黨政建設

村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貼近農村基層實際,強化教育、制度、監督三個機制,促進了全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強化教育機制。針對農村居住分散、生產季節性強、管理體制相對鬆散的特點,採取村輪訓、黨紀政紀專題講座與集中普法教育相結合等方形式,增強教育的效果。對在村兩委換屆中新任職的農村黨員幹部和提拔幹部進行廉政教育培訓,以此帶動對全基層黨員幹部的廉政教育。推行提出決議、徵求民意、確定議案、組織把關、民主決議、組織實施的“六步決策”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絕決策上的不廉潔行為;加強財務管理,杜絕用錢上的不廉潔行為。切實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管,積極推行村級財務帳目、集體資金由“雙代管‘制度,進一步規範報帳程式,並加大村務公開力度,從源頭上減少了村黨員幹部不廉潔行為的發生;強化監督機制。進一步深化村務公開,讓村民監督。制定了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章一約四項制度”,建立了黨員代表議事會、村民代表會議和民主理財小組,為黨員民眾參與村務監督管理提供有效載體;在各村設立監督員,實行專職監督,實行定期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對村兩委的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