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壩祭母”簡介
祭母是新平縣卡多山區哈尼族的一項有悠久歷史的活動。它有專門的地方,哈尼族叫“東壩”,故也叫東壩祭母。每年農曆二月第一個屬牛日舉行,這天山寨一般都不搞農事活動。早上,各家都要安排小伙子捕雀打鳥,婦女捉魚,還專門派人殺豬宰羊。中午,各家按一個兒子繳大米和酒各一公斤給經辦人,連同早上捕捉到的東西,便著手備辦宴席。太陽偏西時,大家聚集在祭母樹前,當主持的長者宣布開始,大鼓和鍩鑼齊鳴。隨著,大家便齊唱《思母歌》,唱畢,全寨入席飲酒吃飯。東壩祭母
實際是進行一次傳統的道德教育,它是這樣來的:相傳,從前哀牢山卡多寨子有一個寡婦領著一個兒子過活。母親把兒子視為掌上明珠,冬天,怕孩子冷病,半夜三更還要起來燒火塘;夏天又怕娃娃熱傷風,就領著孩子到萬年青樹下做針線。孩子吃少,母親咽不下;孩子多吃一口,母親就 笑得合不攏嘴,日子一年年過去,孩子長成了壯小伙子。兒子上山做活計,母親都要給兒子送飯,可是兒子心腸很壞,飯送得早,他破口就罵,送遲動手就打。一天早上,兒子看見一隻老雀給全身光禿禿張著大嘴卿卿嘈嘈要食的小鳥餵食的情景,深感內疚,下決心痛改前非。這時,正好母親送飯來了, 他急忙迎上去。老人以為兒子又要來打,放下籃子,轉頭就跑,她十分傷心,心一橫就跳下河,兒子趕到後,連忙也跳下河去救,但只撈到一筒木頭。他把木頭扛回家,雕成母親的像供在門前的台子上,天天祭祀,據說這天是農曆二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因此“祭母”的日子就定在這天。
人們認為這種做法很 好,“祭母”活動也就興起來了,並且各個村寨都指定了一棵樹 作“母親樹”,代表母親的化身。在那裡祭奠。
“祭母”的起源和意義
東壩祭母實際是進行一次傳統的道德教育,它是這樣來的:相傳,從前哀牢山卡多寨子有一個寡婦領著一個兒子過活。母親把兒子視為掌上明珠,冬天,怕孩子冷病,半夜三更還要起來燒火塘;夏天又怕娃娃熱傷風,就領著孩子到萬年青樹下做針線。孩子吃少,母親咽不下;孩子多吃一口,母親就笑得合不攏嘴,日子一年年過去,孩子長成了壯小伙子。兒子上山做活計,母親都要給兒子送飯,可是兒子心腸很壞,飯送得早,他破口就罵,送遲動手就打。一天早上,兒子看見一隻老雀給全身光禿禿張著大嘴卿卿嘈嘈要食的小鳥餵食的情景,深感內疚,下決心痛改前非。這時,正好母親送飯來了,他急忙迎上去。老人以為兒子又要來打,放下籃子,轉頭就跑,她十分傷心,心一橫就跳下河,兒子趕到後,連忙也跳下河去救,但只撈到一筒木頭。他把木頭扛回家,雕成母親的像供在門前的台子上,天天祭祀,據說這天是農曆二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因此“祭母”的日子就定在這天。人們認為這種做法很好,“祭母”活動也就興起來了,並且各個村寨都指定了一棵樹作“母親樹”,代表母親的化身。在那裡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