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絲綢之路

東北絲綢之路簡稱東北絲路,是指從陸海兩路至東北亞的絲綢之路。“在國衣尚白,白布大袂,袍、褲,履革轄。出國則尚繒、繡、錦、廚。”

東北絲綢之路簡介

1403年-1424年,明朝永樂年間,中國的絲綢之路出現了兩個偉大的壯舉:一個是鄭和七下西洋,開創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因而名垂青史;另一個是亦失哈九上北海,趟出了一條“東北亞絲綢之路”,卻淹沒於文獻。

今天對“東北亞絲綢之路”的研究與發掘,是為了將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遺產貢獻於全人類,讓全人類分享它的歷史功勳,進一步推動這一區域各國的民間文化交流,加強東北亞五國(中國、俄羅斯、蒙古、韓國、日本)政府之間的合作,繁榮東北亞區域經濟發展,為人類和平做出新的貢獻。

我們知道中國絲綢最富魅力,與陶瓷比肩,是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重要符號。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隨著人類的足跡迅速擴散到世界各個角落於是,一條條絲綢之路從中國輻射于海外四面八方。(2200年前——1368年前)東北亞絲綢之路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漢、魏、唐、宋、金、元”六個重大演變歷史時期。  

漢魏東北絲綢之路

中國絲綢進入東北亞,可追溯到中國歷史上漢魏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65年)。《三國志·魏志·夫余傳》載:“在國衣尚白,白布大袂,袍、褲,履革鞜。出國則尚繒、繡、錦、罽。”夫余國與中原存在商業貿易,已被史學界公認。尤其是龍潭山和東團山之間出土的大量漢代五銖錢、漢代白銅鏡殘片,以及印有王莽貨泉花紋的陶片,就是最好的明證。可惜,這條絲綢之路,史籍未載。而後來的高句麗,由於與漢朝以及中原王朝保持著“藩附”關係,不僅通過貿易,而且通過貢賞、恩賜、掠奪,獲得中國絲綢。《資治通鑑》載,白岩城主降時被俘,唐太宗憐其有義,“賜帛五匹,為長史造靈輿,歸之平壤。”“八十以上賜帛有差。”《後漢書·高句麗傳》生動地記錄了高句麗貴族階層對絲綢的酷愛,“其公會,衣服皆錦繡。”  

唐代東北絲綢之路

渤海國貢道是東北亞絲路的第一次高潮(公元698年——925年)公元696年(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唐朝營州發生了少數民族起義,居住在營州的粟末靺鞨首領率部東逃。公元698年(唐聖曆元年),大祚榮在今吉林省敦化縣敖東城建立了震國,自稱震國王。對此,唐朝採取了靈活的政策,迅速承認其屬國地位,並授予大祚榮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榮隨即去靺鞨號,以“渤海”為國號和族稱。從此,渤海國全面效法大唐文明,開疆拓土,創造了“海東盛國”的輝煌。其疆域東臨日本海;西至吉林省乾安、長嶺和雙遼縣;南至朝鮮龍興江;北抵黑龍江省依蘭。最後定都於上京忽汗城(今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立國長達200餘年。

作為屬國,渤海有向唐朝貢的義務。黃維翰《渤海國記下篇·朝貢中國》載:“渤海在唐營州之東二千里,自國都忽汗州西至長安,史言八千里。而遙遣使如中國,有朝貢、謝恩、祈請、賀正、進奉端午諸名。貢道:陸行,渡遼入幽州境;水行,渡海入青州境。”唐朝也非常重視渤海國的殷勤臣服,為渤海等國等東北亞地區的使臣設定了接待官員。開元二十八年,以平盧軍節度兼渤海黑水等彎府經略處置使,代宗大曆初,改以淄青節度使領檢押新羅渤海兩蕃使,穆宗踐祚,又加平盧以檢押新羅渤海兩蕃使。

有朝貢就有恩賞,中國歷代皇帝對四方來朝的屬國使臣基本採取賞大於貢的政策。唐朝對渤海使臣,不僅有在上朝時根據其品級給以衣冠袴褶的恩典,而且還加授官職。《渤海國記下篇·朝貢中國》載:“又有賜金魚袋者,二品以上服也;紫袍金帶,三品以上服也;緋袍銀帶,五品以下服也。”於是,這些身穿用絲綢做成官服的渤海人,興高采烈地回到故鄉,不經意地踩出了一條絲綢之路。當然,他們不僅身上穿絲綢,而且要攜帶大量賞賜的絲綢、錦袍、絹帛、錦采、襲衣、綾羅、繡綢、絲布等。

據統計,渤海國共向唐朝朝貢140餘次。此外,還向後梁、後唐朝貢了10次。在不完全的朝貢記錄中,明確賞給絲綢的就有數十條。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朝廷的恩賞,還有民間貿易。《渤海國志》載:高王十六年(唐玄宗開元元年),“遣王子朝唐,十二月至長安,奏請就市交易,入寺禮拜,玄宗許之。”就市交易什麼?沒有具體說明。但從當時的文獻看,渤海國的商品有良馬、珍珠、熟銅等,唐朝的商品主要是各類的絲綢。《冊府元龜·卷九十九·外臣部》載:建中元年十月六日,敕諸錦罽(絲織品和毛織品)、綾羅、□繡、織成細綢、絲布、□牛尾、真珠、銀、銅、鐵、奴婢等並不得與諸蕃互市。

這裡的諸蕃,是指當時的新羅、渤海、契丹。在開列的商品目錄中,包括了多種絲綢。這條禁令,反證了絲綢交易的存在。

唐代兩條絲綢之路(公元618年——907年)

1.一條是營州陸路貢道,從上京忽汗城西渡遼河,至營州而入幽州境,一路西行,至長安。《渤海國記下篇·雜識》載:“營州西北百里曰松陘嶺,其西奚,其東契丹。距營州北四百里,至涅水。營州東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經汝羅守捉,渡遼水,至安東都護府,五百里,府,故漢襄平城也。東南至平壤城,八百里。西南至都裏海口,六百里。西至建安城,三百里,故中郭縣也。南至鴨淥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縣也。自都護府東北經古蓋牟新城,又經渤海長嶺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臨忽汗海,其西南三千里,古肅慎城;其北經德理鎮,至南黑水靺鞨,千里。

2.一條是登州海路貢道,從上京忽汗城取道遼東半島,渡渤海而入青州境之登州。《渤海國記下篇·雜識》載:“登州東北海行,過大謝島、龜歆島、末島、烏湖島,三百里,北渡烏湖島,至馬石山東之都里鎮,二百里。東傍海壖,過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駝灣、烏骨江,八百里,乃南傍海壖,過烏牧島、浿江口、椒島,得新羅西北之長口鎮。又過秦王石橋、麻田島、古寺島、得物島,千里,至鴨淥江唐恩浦口,乃東南陸行,七百里,至新羅王城。自鴨淥江口舟行百餘里,乃小舫泝流東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九都縣城,故高麗王都。又東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陸行四百里,至顯州。天寶中,王所都。又正北如東六百里,至渤海王城。”

走在這條古驛道上的人,不僅有渤海國人,還有黑水、拂涅、越喜、鐵驪等靺鞨諸部的朝貢者。  

遼代東北絲綢之路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稱帝,建立了契丹國。公元925年,渤海國滅亡,這條絲綢之路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有人把這條絲綢之路稱之為“東方絲綢之路”的,我們認為,從地域範圍看,它應該是“東北亞絲綢之路”的第一次高潮。

宋代歲幣之納形成東北亞絲路的畸形繁榮期(公元960年——1276年)

改朝換代,並不影響中國絲綢的誘惑力。契丹立國後,後晉兒皇帝石敬瑭為了同後唐抗衡,不惜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同時,輸歲幣三十萬帛

而後,北宋步石敬瑭後塵,於公元1004年,與契丹(後改稱遼國)簽訂了“澶淵之盟”,此後一百多年間,每年向遼交納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後增至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兩國還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貿易。《宋史·食貨志》載:“景德初,復通好,請商賈即新城貿易。詔北商齎物貨至境上則許之。二年,令雄、霸州、安肅軍置三榷場,北商趨他路者,勿與為市。遣都官員外郎孔揆等乘傳詣三榷場,與轉運使劉綜並所在長吏平互市物價,稍優其直予之。又於廣信軍置場,皆廷臣專掌,通判兼領焉。三年,詔民以書籍赴沿邊榷場博易者,非《九經》書疏悉禁之。凡官鬻物如舊,而增繒帛、漆器、粳糯,所入者有銀錢、布、羊馬、橐駝,歲獲四十餘萬。”宋仁宗、英宗之世,北宋與契丹互市不絕。

於是,東北亞絲綢之路的路線發生了變化:在開封與遼上京間,形成了一條以歲幣為主要形式的半官半商絲路。

宋朝大量絲綢無償地湧入遼地,極大地改變了契丹人的民俗時尚。《遼史·儀衛志二》的記錄,反映了當時契丹貴族對絲綢的依賴。在“國服”條下,涉及到絲綢的名目有:白綾袍,紅帶,紅克絲龜文袍,紅帕,絡縫紅袍,雙同心帕,絡縫紅袍,錦袍金帶,紗冠,紫帶,紫窄袍,紫皂幅巾,紫窄袍,紅襖,幅巾,紫衣,綠花窄袍等。在“漢服”條下有:玄衣,纁裳,白紗中單,絳紗袍,朱襈裾,絳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襪舄,黑介幘,皂領褾,絳紗蔽膝,白襪黑舄,青緌導,絳紗單衣,青緌,九環帶,白練裙襦,柘黃袍衫,幞頭,紫袍,綠袍等。

1954年,內蒙古赤峰遼駙馬墓中出土的絲綢,生動地證明了契丹貴族與絲綢的關聯度。其中有織金錦、平金繡、金粉畫繢等絲織品。服飾紋樣有龍、鳳、孔雀、寶相花、纓絡等。遼寧法庫葉茂台遼墓出土的棉袍,上繡雙龍、簪花羽人騎鳳、桃花、鳥、蝶,與北宋人裝飾紋樣風格完全一致。

遼廷除了自己享用宋朝的絲綢,還有賞賜給平民、屬國、部族的跡象。《遼史·道宗五》載:大安三年“夏四月戊子,賜中京貧民帛”。“丙申,賜隈烏古部貧民帛。”大安七年二月,“壬寅,詔給渭州貧民耕牛、布絹。”《遼史·禮志四》載,高麗使入見遼主時,在進奉貢物後,就能獲得“宣賜衣物”、“賜衣物”、“仍賜衣物”三此獲得絲綢衣物的機會。西夏使也有一次“賜衣物”的待遇。其他屬國、部族的使者有沒有?不得而知。可見,在遼國,絲綢的普及是不爭的史實。

公元1115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崛起於白山黑水,北宋撕毀“澶淵之盟”,聯金滅遼。但是,由於北宋沒能按約定攻下燕京,不得不答應將每年輸送給遼國的歲幣轉贈金國,還要答應每年交100萬貫作為“代燕稅”。這樣,東北亞絲綢之路轉而指向東北,目的地為黑龍江省阿城市的金上京古城。

然而,兩國關係迅速惡化,金人以北宋背盟為藉口,入侵中原。在時人編撰的《大金吊伐錄》里,節節敗退的宋人用絲綢等物品賄賂、討好金朝將帥的文字筆筆可見,歸納起來有:雜色表緞一百萬匹,里絹一百萬匹,雜色表緞一百萬匹,里絹一百萬匹,緊絲五十匹,金錦五十匹,素絲綾五十匹,紅錦五十匹,錦一百匹,金錦一百匹,緊絲一百匹,青絲綾一百匹,青絲綾五十匹,金錦五十匹,合錦五十匹等。當兵臨城下,亡國在即的北宋君臣,仍乞求“再造”,向金帥表示“金帛已嚴令根括,接續供應。”(《大金吊伐錄·宋主許面議書》)

北宋滅亡,偏安一隅的南宋,於公元1141年與金國劃淮河為界,臣服朝貢。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每年春季搬送泗州交納。到了金世宗大定年間,兩國出現了長達40年的和平時期,互市貿易空前繁榮。《金史·食貨志五》載:“四年,以尚書省奏,復置泗、壽、蔡、唐、鄧、穎、鳳翔、秦、鞏、洮諸場。”榷場互市的規模也迅速擴大,以泗州為例,大定年間,歲獲53467貫;承安元年,增至為107893貫。民間交易十分活躍,數量大大多於榷場,南宋的主要商品是絹、布、麻、絲綢之類。  

金代東北絲綢之路

金代絲綢之路使女真人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公元1115年——1234年)史料表明,自金太宗天會二年至金宣宗元年,90餘年間,宋朝共向金交納絲絹2558萬匹。假如把它們展開,總長度約33266萬米,可從淮河岸邊鋪到金上京,摺疊140餘層。在宋朝貢獻的大量絲綢支持下,女真人的傳統衣服形制發生了重大改變,日趨豪華,富貴之家的奴婢都得以服羅綺。

1988年,黑龍江省阿城巨源鄉城子村發現的金齊國王墓,讓我們看到了女真貴族的絲綢服飾之美。棺內合葬一男一女,男性8層17件,女性9層16件,衣裳、冠履、腰帶的主體皆為絲綢。絲綢的種類有:金錦、絹、暗花羅、綾、紗等。衣著種類有:幞頭、冠、袍、帶、短衣、蔽膝、抱肚、裙、吊敦、靴、衫、褲、中單、護胸、腹帶、襪等。織造工藝有:織金、織紋、暗花、針繡、盤絛、結系、印金、敷彩、剪接、編絛、釘綴等。服裝紋飾圖案有:團龍、夔龍、雲龍、團雲龍、全枝梅、雲鶴、黃菱、棕黃小朵暗花、如意雲頭、靈芝雲、萱草團花、牡丹卷草、朵梅暗花、忍冬雲紋夔龍、黃彩蝴蝶、黃地小雜花、黃地朵花、黃地散搭花、苔綠地梔子花、朵梅鸞章、褐地翻鴻、朱地鴛鴦、抽象袍襴紋等圖案。這些服飾華貴精美,色澤鮮艷,製作精緻,具有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特點和風格。

金代絲綢之路的最後路線:泗州-臨淮-青陽驛-虹縣-靈璧-靜安鎮-宿州-靳澤鎮-柳子鎮-永城縣-酇陽鎮-寧亭鎮-谷熟縣-南京(河南省開封市)-寧陵縣-拱州-雍邱縣-封邱縣-胙城縣-沙店河南鋪-滑州-濬州-裴家莊-湯陰縣-相州-豐樂鋪-磁州-台城鋪-邯鄲縣(河北省邯鄲市)-臨名鎮-沙河縣-邢州-都城店-內丘縣-范縣店-柏鄉縣-江店-趙州-欒城縣-靈店鋪-真定府(河北正定市)-古縣南鋪-新縣-中山府(河北省定縣)-望都縣南定七里店-楊店-保州-梁門-故城店-黃村鋪-澤偉鋪-涿州(河北省涿州市)-劉李店-良鄉縣-盧溝河鋪-燕京-交亭-潞州-三河縣-下店-邦軍店-薊州-羅山鋪-玉田縣-沙流河-永濟務-榛子店-七個嶺-赤峰口-平州(河北省盧龍)-雙望店-新安-舊榆關(山海關)-潤州-千州-南新寨-萊州-石家店-隰州-楊家館-桃花島-童家莊-胡家務-麻吉部落-新城-茂州-惕隱寨-軍官寨-顯州-沙河-兔兒堝-梁漁務(遼寧省黑山)-大口-廣州-瀋州(遼寧省瀋陽)-蒲河-興州-銀州南鋪-銅州南鋪-鹹州南鋪(遼寧省開原)-宿州北鋪-安州南鋪-夾道店-楊柏店-奚營西(今天的西豐縣)-沒瓦鋪-木阿鋪-信州-威州-小寺鋪-勝州鋪-濟州-濟州東鋪-北易州-賓州-混同江-報打孛堇鋪-來流河-阿薩鋪-會寧二鋪-會寧頭鋪-上京(黑龍江省阿城)。史稱總計5094里。

這條絲路隨著金朝的滅亡而結束。元朝利用原來的驛路,從來流河起,直抵黑龍江入海口,改建為“海西東水陸城站”,其主要作用在於軍事。  

明代東北絲綢之路

東北亞絲綢之路的巔峰時期(公元1403年——1911年)東北亞絲綢之路進入中國歷史上“明、清”500年巔峰時期,十五世紀我國歷史上的明朝是東北亞絲綢之路進入巔峰時期(1403年-1424年)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奪取皇位後,銳意進取,積極擴張。為此,他改變祖訓禁絕之旨,幾乎同時開闢了可與“張騫絲路”媲美的兩條絲綢之路:一條是著名的“鄭和七下西洋”的海上絲綢之路;另一條就是“亦失哈九上北海”的東北亞絲綢之路。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自幼習練兵事,在對北元作戰中屢建奇功,對黑龍江流域的戰略地位格外重視。他篡位後的第三年(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便在黑龍江下游設奴兒乾衛,招撫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首領歸附,初步完成了明朝對東北的統一。從這年起,他先後六次派遣宦官鄭和率舟師出使西洋諸國,經營中國南海諸島。同時,為了鞏固東北領地,又設立了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管轄黑龍江、精奇哩江(今俄羅斯結雅河)、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庫頁島(今俄羅斯薩哈林島)等地土著居民。為此,他派遣女真宦官亦失哈九次前往巡視,從而使沉寂了近百年的東北亞絲綢之路再度復甦、輝煌。

永樂皇帝朱棣為什麼有此動議呢?這要從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說起。據《明實錄》載:“永樂二年二月,忽剌溫等處女真野人頭目把剌答塔來朝,置奴兒乾衛,以把剌答塔、阿剌孫等四人為指揮同知,古驢等為千戶所鎮撫。”永樂七年,朱棣決定設奴兒乾都司,以東寧衛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給兵二百護印,千戶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管轄奴兒乾及海外苦夷諸民,歲貢海東青鷹、貂皮等物。

亦失哈,又叫亦信,海西女真人,是明廷的宦官。為了完成這次遠征,他在今天的吉林市南郊松花江畔一個叫阿什哈達的地方,費時一年,製造了25艘巨船。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春,他統率千餘官兵,乘坐著滿載布帛絲綢、糧食器具等物資的巨船,乘著春天的季風,揚帆起航,浮江而下。從松花江駛入黑龍江,不捨晝夜,直下奴兒乾。

這次遠征,相當順利,沒有遭遇任何反抗的記錄。抵達奴兒乾後,亦失哈召見了當地居民,“賜男婦以衣服、器用,給以穀米,宴以酒食”。宣布“敕諭”,“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齎而還。依上興立衛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並與康旺、王肇舟、佟答剌哈等官員在一個叫特林的地方(今俄羅斯蒂爾)開衙設府,設立了明朝最北部的官府——奴兒乾都司。當時的盛況,後來被他們自己刻在了永寧寺碑上:“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以前餘人,巨船二十五艘,……開設奴兒乾都司。”

公元1412年(永樂十年),永寧寺碑記載:“冬,天子復命內官亦失哈等載至其國。”剛從奴兒乾回京分亦失哈,風塵僕僕重返阿什哈達造船,於次年春第二次巡視奴兒乾。這次,他不僅帶去大批衣服器用等物品,而且做了兩件永載史冊的大事:一件是“親抵海外苦夷”,登上了庫頁島,巡察了大明王朝最東端的領土。並以朝廷欽差的身份,接見“自海西抵奴兒乾及海外苦夷諸民”,宣示朝廷對苦夷的關懷。另一件是帶去一批工匠,在滿涇站修建了一座永寧寺,勒石建碑,上刻“敕修永寧寺記”。記載了明朝建立奴兒乾都司、興建永寧寺和自己巡視該地區的經過。

明代史料表明,從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到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的二十多年間,亦失哈九次(一說十次)奉命巡撫奴兒乾,沒用武力,便征服了奴兒乾及海外苦夷諸民。他的武器不是刀槍,而是糧食、絲綢、器物。

公元1432年,明宣宗宣德七年,亦失哈最後一次巡撫奴兒乾。這是明王朝最為隆重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派使臣到黑龍江下游地區進行宣撫,也是亦失哈人生歷史最輝煌的一頁。此事,《重建永寧寺記》有記載,《明實錄》上也有記載:“遣中官亦失哈等往奴兒乾處,令都指揮劉清領兵松花江造船。”關於劉清造船,還見於阿什哈達摩崖石刻:“宣德七年二月卅日,劉清造巨船五十”這是亦失哈一下奴兒乾船隊的兩倍,所率官兵也是兩倍,即二千人。

五十艘巨船浩浩蕩蕩行駛在江上,逶迤四五十里,每船乘40人,還要裝載朝廷賞賜給奴兒乾各部族頭領與***的物品:布帛綢緞、器具、酒和糧食。根據宣德二年亦失哈第六次下奴兒乾時的記載,一次運往“奴兒乾官兵三千人。人給行糧七石,總為二萬一千石。”(《明宣宗實錄·卷三十一》)每艘船上的貨物重量應不少於60噸,可見明王朝對奴兒幹部族***的賞賚是相當豐厚的。

在奴兒乾,亦失哈見“民皆如故”,獨永寧寺破毀。破壞寺廟者被捉,“皆怵懼戰慄”,以為要被處死。亦失哈表現了大國使者的風範,好生柔遠,進行安撫,“特別寬恕,斯民謁者,仍宴以酒,給以布物,愈撫恤。”(《重修永寧寺記》)維護了奴兒乾地區的穩定。

亦失哈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勸說女真部族首領派使團向明王朝效忠朝貢。他的說服相當成功,當地的酋長們紛紛回響,尋著元朝的海西東水陸城站,在江邊的森林和草原上,趟出了一條更加漫長的絲綢之路。

由於明朝採取了賞大於貢的政策,使朝貢的隊伍日益頻繁,不斷擴大。女真的納貢使團來到中原,不僅得到豐厚的金銀、絲綢、糧食和其他用品的賞賜,還獲得了在中原進行貿易的機會。於是,大批的絲綢、絹、薴絲襲衣、金織以衣等物品,源源不斷地進入黑龍江流域,那裡的人們則與日本進行貿易,中國的絲綢變成了“蝦夷錦”,這種交易持續到清朝中葉。

明代的東北亞絲綢之路路線,南起於雙城市石家古城,走阿城,經賓縣鳥河,沿松花江迤儷北上,於黑瞎子島入黑龍江,直抵黑龍江入海口,共10城45站(在我國境內有8城23個站)。

水路為單行線:江南-北京-開原(絲關)-阿什哈達-松花江-黑龍江-韃靼海峽-庫頁島-日本北海道;

陸路為往返皆可的路線:江南-北京-開原(絲關)-底失卜站(海西東水陸城站第一站,黑龍江省雙城市石家古城)-阿木河站-尚京城(阿城市金上京古城)-海胡站-扎剌奴城和魯路吉站-伏答迷城站-海留站-扎不拉站-伯顏迷站-能站-哈三城哈思罕站-兀剌忽站-脫亨站-斡朵里站-一半山站-托溫城滿赤奚站-阿陵站-柱邦站-弗思木城古佛陵站-奧里迷站-弗踢奚城弗能都魯站-考郎古城可木站-乞列迷城乞勒伊站-莽吉塔城藥乞站(黑瞎子島、狗站第一站)-奴合溫站(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乞里吉站-哈剌丁站-伐興站-古伐替站-野馬兒站-哈兒分站-撒魯溫站-伏答林站-馬勒亨古站(俄羅斯共青城梅奇勒屯)-忽林站-虎把希站-五速站-哈剌馬吉站-卜勒克站-播兒賓站(俄羅斯沙文斯克)-弗朵河站-別兒真站-黑勒里站(俄羅斯特林南)-滿涇站(奴兒乾都司,黑龍江下游亨滾河口)-黑龍江口-渡海-囊哈爾衛(庫頁島北部東海岸)-拉喀-哈剌馬吉站-渡海-拉喀(庫頁島北部東海岸)-兀列河衛(庫頁島北部西海岸)-波羅河衛(庫頁島中部西海岸)-白主(庫頁島最南部)-渡海-宗古(日本北海道稚內)。  

清代東北絲綢之路

清朝賞烏綾:東北亞絲路的最後輝煌(公元1644年——1911年)清朝繼續了東北亞絲綢之路,管理這一事務的是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採取的方式:(1)貢賞制度,號“賞烏綾”;(2)貿易。

烏綾,是滿語“財帛”。賞的對象是赫哲、費雅喀、庫倫、鄂倫春、綽奇楞、庫野、恰喀拉諸部落少數民族的朝貢者。黑龍江中下游的各族人民,定期向清政府貢獻貂皮等土產,清政府在三姓副都統衙門設專職賞烏綾官員,定期到黑龍江下游的奇集(俄羅斯奇集湖)、普祿鄉(俄羅斯波卡羅夫卡)、莫爾氣(俄羅斯共青城)、德楞(俄羅斯利特溫采沃)等地,設臨時“絲城”接受貢貂、賞烏綾。

——盛京將軍絲綢之路路線

第一段A:山海關-涼水河站-東關站-寧遠站-高橋驛-小凌河站-十三山站-廣寧站-小黑山站-二道井站-白旗堡站-巨流河站-老邊站-盛京(瀋陽市)。

第一段B:金州-復州-蓋州-海州-遼陽-盛京。

第二段:盛京-懿路站-高麗屯-開原-棉花街-尼什哈站。
——吉林將軍絲綢之路路線

第一段:棉花街-葉赫站-克爾素站-阿爾灘額墨勒站-伊巴丹站-刷煙站-依兒門站-搜登站-尼什哈站。

第二段A:尼什哈站-額黑木站-額伊虎站-退蛟站-俄莫赫索羅站-畢爾漢河站-沙蘭站(黑龍江省寧安縣沙蘭鎮)-寧古塔(寧安縣)。

第二段B:尼什哈站-騰額爾哲庫站-蒙古卡倫站-拉林多歡站(黑龍江省五常市紅旗鄉)-薩庫哩站-蜚克圖站-塞勒佛特庫站-佛思亨站-富爾琿站-蒙古爾庫站-鄂爾多穆遜站-妙嘎山站-三姓城(絲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喀拉爾噶珊(賞烏綾臨時衙署,以下同。明哈剌馬吉站)、奇集噶珊、莫爾氣(俄羅斯共青城)、敦敦河口(俄羅斯阿紐依河口)、德楞。

——黑龍江將軍絲綢之路路線

黑龍江將軍開通了以齊齊哈爾為中心的南北驛道:北道為齊齊哈爾至璦琿城;南道為齊齊哈爾至茂興站。康熙朝,又開通了齊齊哈爾通往呼倫貝爾(海拉爾)的驛道,以及墨爾根(黑龍江省嫩江市)至雅克薩(今黑龍江上游俄羅斯境阿爾巴津,或謂黑龍江省漠河之興安鎮)的驛道。

從清代文獻和已發現的文物看,賞烏綾和民間貿易的絲綢品種包括:蟒袍(龍袍)、大紅盤金蟒袍、女齊肩朝褂、無扇肩朝衣、朝衣、緞袍、緞衣、藍毛青布袍、無扇肩朝衣所用蟒緞、朝衣所用彭緞、緞袍所用彭緞、各色錦片妝緞、妝緞、閃緞、紅青緞、綢緞、絲緞、綢子、絹里子、白絹、紅絹、綠絹、紵絲、布衣、布被子、被面布、布匹、毛青布、袍子所用藍毛青布、襯衣毛青布、褲子毛青布、白布、高麗布、汗巾之高麗布、家機布、布帛、棉線、棉縫線、棉花、帽子、襪子、帶子、腿帶子、包頭等。數量之巨,極具規模。  

東北絲綢之路總結

中國絲綢的魅力,使它不脛而走。於是,出現了山丹貿易。山丹,是庫頁島、北海道人對黑龍江下游少數民族的稱謂。北海道的阿依努人(蝦夷人)為了獲得中國絲綢,通過換貨等方式,開展了山丹交易。,中國絲綢從北海道流入日本。日本把庫頁稱作“北蝦夷地”,故而把中國絲綢稱之為“蝦夷錦”。

存世於日本博物館的“蝦夷錦”品類很多,從色彩圖案看有:赤地牡丹紋、紺地龍形紋、花色龍形紋、桃色龍形紋、紫色龍形紋、櫻色龍形紋、鼠色龍形紋、***地錦紋、紺色菊色紋、***小龍形紋、白地牡丹形紋、飛色龍形紋。從樣式看有:明黃長毛氈、赤毛氈、大巾縞、袖物、花色綴袖物、古綴袖物、古紺袖物、花色袖物、花色古綴袖物、古袖物、飛色袖物。

從樣式有:赤地蟒袍、龍褂、青地蟒袍、黃地龍紋袍服、紺地蟒袍、青地龍紋服、赤地襖子、紺地襖子、赤地龍紋服、赤地滿洲服、濃綠地蟒袍、山丹錦朝服、蝦夷錦打敷、山丹服、蝦夷錦袈裟、蝦夷錦袖口、赤地龍紋打敷、唐織棺卷、龍紋薄青錦袈裟、龍紋青地錦打敷、龍紋赤地錦打敷、牡丹紋赤地錦打敷、龍紋青地錦、蝦夷錦袱紗、蝦夷錦袋、黃地牡丹錦刀袋、陣羽織(披甲)、掛軸、青地龍紋錦手箱、青地蟒袍等54件。這條絲路一直持續到沙俄入侵前。

東北亞絲綢之路千年歷史,應該讓世界人民了解。正如我國著名的東北亞絲綢之路專家、中國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員楊暘先生所說:讓世界知道,“中華傳統文化是東北亞的主體文化。中華文明遠播東土的光輝篇章,將彪炳史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