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大圖書館

北師範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46年,前身為東北大學圖書資料室,館址在佳木斯,1948年學校遷往吉林市,正式成立東北大學圖書館。1949年7月,圖書館隨學校遷往長春,1950年4月1日隨校名改為東北師範大學圖書館。

簡介

1958年10月,因隸屬關係改變,圖書館再次隨校名易名為吉林師範大學圖書館。1978年,學校重新劃歸教育部領導,1980年,圖書館恢復現名。

東北師大圖書館是一所為教學科研服務、文獻資料豐富的大型圖書館,現有藏書260萬冊,各種資料庫56種。其中古籍46萬冊,內有善本書1200餘種、明版書800餘種、清代禁毀書數十種、鈔本近百種,較著名的有翟金生泥活字《修業堂集》、明版袁氏嘉趣堂翻宋本《文選》、殿版《八旗通志》等,叢書2000餘種、詩文集5000餘種、地方志2000餘種,近年來出版的影印本大套古籍《文淵閣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大藏經》等均已入藏。 外文圖書40萬冊,其中日文圖書12萬冊,建校初期,我館先後接收了偽長春大學、長白師範學院等校的部分藏書,日偽時期東北地方文獻有較多收藏,成為我館藏書的一個特點。 普通中文圖書180餘萬冊,教育、語言、文學、歷史、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等基礎學科的圖書收藏比較系統。期刊收藏1萬餘種,合訂本27萬冊,解放前的重要期刊較多,東北解放區出版的期刊收藏較全。近幾年每年訂購圖書1萬餘種3萬餘冊,訂中文現期期刊3140種,外文期刊200餘種。 有中文電子圖書56萬冊,外文電子圖書8000冊。

其他介紹

1995年9月,學校通過了“211工程”預審,進入首批重點建設的行列,學校各個方面建設速度加快,圖書館從此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1998年5月,作為“211工程”立項內容之一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啟動,1999年,該系統全面開通,業務管理和讀者服務工作實現了計算機管理。電子閱覽室的建立為廣大學生上機和瀏覽網上文獻創造了必要條件,購入的“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外文科技期刊文摘資料庫”、“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資料庫”、“中國期刊網鏡像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及sciencedirectOnSite(SDOS)和Expanded Academic ASAP 國際版等電子出版物已被廣大讀者廣泛利用。

校本部圖書館新館舍建築面積24600平方米,2002年9月試開館,2003年10月16日正式開館。圖書館有讀者閱覽座位2904席,設有第一中文文科圖書借閱室、第二中文文科圖書借閱室、中文理科圖書借閱室、東北文獻中心和研究生學位論文閱覽室、西文圖書借閱室、日文圖書借閱室、線裝古籍閱覽室、新版古籍借閱室和特藏書刊閱覽室、中文文科參考圖書閱覽室、中外文期刊閱覽室、工具書閱覽室和新書閱覽室、合訂本報紙閱覽室、電子閱覽室、OPAC檢索廳、視聽室、總還書處、總諮詢台,為讀者服務的各種設施比較完善。 圖書館設9部1室1中心,分別為:辦公室、業務部、采編部、借閱部、期刊部、參考諮詢部、系統部、特藏部、技術服務部和數位化部、東北文獻中心。

淨月校區圖書館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有閱覽座位1739個,2003年2月試開館,2003年10月16日正式開館。淨月校區圖書館下設3個部:辦公室、借閱部和參考諮詢部。

隨著新館的落成,圖書館的網路環境和設備配備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兩校區圖書館設有計算機信息點1735個,提供讀者使用的計算機近800台,圖書館區域網路與校園網以光纖相連線,閱覽室的電腦到桌面的網速可達百兆,主伺服器和集成管理軟體已經更新,軟體採用以色列ALEPH500集成管理系統,供讀者使用的中外文數據資源進一步增加,圖書館正朝著全面實現從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轉變的宏偉目標前進。

東北師大圖書館的管理理念是以人為本,突出開放性,處處體現對讀者的方便和體貼,本校讀者通過門禁機驗明身份後,即可在館內任意一間閱覽室查閱資料,除個別閱覽室外,大多數閱覽室都允許讀者背包進入。圖書館每周開館7天,周一至周五從早8:00至晚10:00不間斷開館,周開館時間達86小時。總諮詢台由部主任及副高職以上職稱的資深館員管理,可以解答讀者各類疑難問題。網上諮詢台,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接受讀者諮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