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桃仁油

杏桃仁油是一種基礎油,成份與甜杏仁油相似,產地義大利,成份與甜杏仁油相似,極富營養,滋潤,只是價格略高於甜杏仁油,有舒緩,滋潤,放鬆功效,適合各種膚質,早衰,敏感,發炎和乾燥皮膚也可與其他基礎油調和使用。

基本信息

杏桃仁油杏桃仁油

杏桃仁油 Apricot Kernel Oil
成分:維生素A、B1、B2、B6、C,以及礦物質及GLA
特質:淡黃色、較甜杏仁油濃稠,粘膩一些,具有營養、緩和、治療的特性
概說:取自杏桃核仁,多產於中亞、土耳其一帶。經常和甜杏仁油混合使用。
適用:膚色蠟黃或是臉部有脫皮現象的人非常適合;對重病以及身體虛弱的皮膚也很有助益;幫助舒緩緊繃的身體、早熟的皮膚、敏感、發炎乾燥,可添加10-50%。

產品簡述

杏桃仁杏桃仁

杏桃仁油:源於杏桃核仁,淡黃無味,與甜杏仁油相同,特適合早衰,乾敏皮膚,百分之百使用,臉部及身體。Apricot Kernel,產地義大利 ,成份與甜杏仁油相似,極富營養,滋潤,只是價格略高於甜杏仁油,有舒緩,滋潤,放鬆功效,適合各種膚質,早衰,敏感,發炎和乾燥皮膚也可與其他基礎油調和使用,更以“長壽果”而聞名於世。

適用

適合所有的肌膚,尤其敏感性或乾性肌膚,可以保濕和改善膚質。對臉部保養是很好的一種油,也適合用來調配身體油或乳液。很富營養和滋潤。 有益早衰,敏感,發炎紅腫,及問題或者乾燥的皮適用濃度:100%,但是通常用10-50% ,病黃色皮膚者使用,因其具有營養、緩和治療的特性。按摩時用杏挑仁油可幫助舒緩緊繃的身體而且對皮膚特別有親和性。

配方參考

  的

女性成熟皮膚
橙花油 (2滴) + 玫瑰(2滴) + 迷迭香 (1滴)
玫瑰 (2滴) + 乳香 (2滴) + 熏衣草 (1滴)
基底油:杏桃仁油 2ml + 葡萄籽油 2ml + 月見草油 1ml
油性皮膚(有暗瘡問題的皮膚)
依蘭依蘭 (2滴) + 香橙 (2滴) + 佛手柑 (1滴)
鼠尾草 (2滴) +檸檬 (1滴) + 熏衣草 (2滴)
基底油:杏桃仁油 2ml + 葡萄籽油 2ml + 甜杏仁油 1ml
缺水皮膚
羅勒 (1滴) + 香橙 (3滴) + 迷迭香 (1滴)
羅勒 (1滴) + 茉莉(3滴) + 玫瑰 (1滴)
基底油:杏桃仁油 2ml + 甜杏仁油 2ml + 荷荷芭油 1ml
敏感皮膚
甘菊(2滴) + 熏衣草 (2滴) + 檀香木 (1滴)
尤加利(1滴) + 橙花油 (2滴) + 熏衣草 (2滴)
基底油:杏桃仁油 2ml + 甜杏仁油 2ml + 紫蘇籽油 1ml

桃仁的作用功效

桃仁
(《本草經集注》)
【異名】桃核仁(《本經》)。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種子。
【植物形態】①桃(《詩經》)又名:毛桃(《綱目》),白桃、紅桃。
落葉小喬木,高達8米。小枝綠色或半邊紅褐色,無毛,冬芽有細柔毛。葉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中部最闊,長8~15厘米,寬2~3.5厘米,先端長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7~12毫米,具腺點。花通常單生,直徑約2.5~3.5厘米;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紅色,外面有絨毛;花瓣5,倒卵形,粉紅色;雄蕊多數,著生於萼筒邊緣;子房1室,花柱細長,柱頭小,圓頭狀。核果近球形,直徑5~7厘米,有短絨毛;果肉白色或黃色;核極硬,有不規則的凹點及深溝。種子1枚,扁卵狀心形。花期4月,先葉開放。果熟期6~7月。
全國各地普遍栽培。
②山桃(《爾雅》),又名:榹桃(《爾雅》),山毛桃、野桃、花桃。
落葉小喬木,高5~9米。葉互生;托葉早落;葉柄長1.5~3厘米;葉片卵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2~3.5厘米,中部以上漸尖,近基部最寬,基部呈廣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細鋸齒。花單生;萼片5,多無毛;花瓣5,闊倒卵形,粉紅色至白色。核果近圓形;黃綠色,表面被黃褐色柔毛,果肉離核;核小堅硬,表面有網狀的凹紋。種子1枚,棕紅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多生於石灰岩的山谷中。分布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等地。
以上兩種植物的根及根皮(桃根)、去掉栓皮的樹皮(桃莖白皮)、嫩枝(桃枝)、葉(桃葉)、花(桃花)、成熟的果實(桃子)、未成熟的果實(碧桃乾)、樹脂(桃膠)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6~7月果實成熱時採摘,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乾。放陰涼乾燥處,防蟲蛀、走油。
【藥材】乾燥種子呈扁平長卵形,長1~1.6厘米,寬0.8~1厘米,外表紅棕色或黃棕色,有縱皺。先端尖,中間膨大,基部鈍圓而扁斜,自底部散出多數脈紋,臍點位於上部邊緣上,深褐色,稜線狀微突起。種皮菲薄,質脆;種仁乳白色,富含油脂,2子葉之結合面有空隙。氣微弱,味微苦。以顆粒均勻、飽滿、整齊、不破碎者為佳。
主產四川、雲南、陝西、山東、河北、山西、河南等地。
【化學成分】桃仁含苦杏仁甙約3.6%,揮髮油0.4%,脂肪油45%;油中主含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亞油酸甘油酯。另含苦杏仁酶等。
【藥理作用】苦杏仁甙之藥理見"杏仁"條。桃仁的醇提取物有抗血凝作用及較弱的溶血作用。對正常大鼠有降壓作用,乃中毒所致。桃仁提取物0.5克(相當生藥4.0克)溶於1毫升水中,每日飼餵大鼠,共1周,對血糖、血清蛋白、肝功能檢查,及肺、心、肝、脾、腎及腎上腺的組織學檢查,皆無異常。
【炮製】除去硬殼雜質,置沸水鍋中煮至外皮微皺,撈出,浸入涼水中,搓去種皮,曬乾,簸淨。
【性味】苦甘,平。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甘,無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甘辛,平,無毒。"
【歸經】入心、肝、大腸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足厥陰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大腸二經。"
③《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
【功用主治】破血行瘀,潤燥滑腸。治經閉,癥瘕,熱病蓄血,風痹,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
①《本經》:"主瘀血,血閉癥瘕,邪氣,殺小蟲。"
②《別錄》:"止咳逆上氣,消心下堅,除卒暴擊血,破癥瘕,通脈,止痛。"
③孟詵:"殺三蟲,止心痛。"
④《醫學啟源》:"治大便血結。"
⑤李杲:"治熱入血室,腹中滯血,皮膚血熱燥癢,皮膚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綱目》:"主血滯風痹,骨蒸,肝瘧寒熱,產後血病。"
⑧《現代實用中藥》:"治高血壓及慢性盲腸炎,婦人子宮血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宜忌】孕婦忌服。
①《醫學入門》:"血燥虛者慎之。"
②《綱目》:"香附為之使。"
③《本草經疏》:"凡經閉不通由於血枯,而不由於瘀滯;產後腹痛由於血虛,而不由於留血結塊;大便不通由於津液不足,而不由於血燥秘結,法並忌之。"
【選方】①治婦人室女,血閉不通,五心煩熱:桃仁(焙)、紅花、當歸(洗焙)、杜牛膝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楊氏家藏方》桃仁散)
②治產後腹痛,乾血著臍下,亦主經水不利:大黃三兩,桃仁二十枚,蟅蟲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金匱要略》下瘀血湯)
③治產後血閉: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塊。水煎服之。(《唐瑤經驗方》)
④治產後惡露不淨,脈弦滯澀者:桃仁三錢,當歸三錢,赤芍、桂心各錢半,沙糖三錢(炒炭)。水煎,去渣溫服。(《醫略六書》桃仁煎)
⑤治血癥,漏下不止:桃仁(去皮、尖,熬)、芍藥、桂枝、茯苓、牡丹(去心)各等分。上五味為末,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金匱要略》桂枝茯苓丸)
⑥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結: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炙)二兩,芒硝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傷寒論》桃核承氣湯)
⑦治傷寒蓄血,發熱如狂,少腹鞕滿,小便自利: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水蛭(熬)、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傷寒論》抵當湯)
⑧治熱邪乾於血分,溺血蓄血者:桃仁三錢(研如泥),丹皮、當歸、赤芍各一錢,阿膠二錢,滑石五錢。水煎服。(《瘟疫論》桃仁湯)
⑨治上氣咳嗽,胸膈痞滿,氣喘:桃仁三兩,去皮、尖,以水一大升,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食醫心鏡》)
⑩治老人虛秘:桃仁、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烙白蠟和丸如桐子大,以少黃丹湯下。(《湯液本草》)
⑾治里急後重,大便不快:桃仁(去皮)三兩,吳茱萸二兩,鹽一兩。上三味,同炒熟,去鹽並茱萸。只以桃仁,空心夜臥不拘時,任意嚼五、七粒至一、二十粒。(《聖濟總錄》)
⑿治從高墜下,胸腹中有血,不得氣息:桃仁十四枚,大黃、消石、甘草各一兩,蒲黃一兩半,大棗二十枚。上六味,細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絞去滓,適寒溫盡服之。當下,下不止,漬麻汁一杯,飲之即止。(《千金方》桃仁湯)
⒀治瘧:桃仁一百個,去皮、尖,於乳缽中細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黃丹三錢,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當發日用溫酒吞下,如不飲酒,井花水亦得。(《證類本草》)
⒁治風勞毒腫攣痛,或牽引小腹及腰痛:桃仁一升,去皮、尖,熬令黑煙出,熱研如脂膏。以酒三升,攪和服,暖臥取汗。(《食醫心鏡》)
⒂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氣虛竭:燒桃核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⒃治小兒爛瘡初起,膘漿似火瘡:杵桃仁面脂敷上。(《子母秘錄》)
⒄治聤耳:桃仁熟搗,以故緋絹裹,納耳中,日三易,以瘥為度。(《千金方》)
⒅治風蟲牙痛:針刺桃仁,燈上燒煙出,吹滅,安痛齒上咬之。(《衛生家寶方》)
⒆治女人陰戶內生瘡,作痛如蟲咬,或作癢難忍者:桃仁、桃葉相等搗爛,絲綿納裹其中,日易三、四次。(孟詵)
【名家論述】①成無己:"肝者血之源,血聚則肝氣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桃仁之甘以緩肝散血,故張仲景抵當湯用之,以治傷寒八、九日,內有蓄血,發熱如狂,小腹滿痛,小便自利者。又有當汗失汗,熱毒深入,吐血及血結胸,煩躁讝語者,亦以此湯主之。與虻蟲、水蛭、大黃同用。"
②《用藥心法》:"桃仁,苦以泄滯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須用。又去血中之熱。"
③《綱目》:"桃仁行血,宜連皮尖生用;潤燥活血,宜湯浸去皮尖炒黃用,或麥麩同炒,或燒存性,各隨本方。"
④《本草經疏》:"夫血者陰也;有形者也,周流夫一身者也,一有凝滯則為癥瘕,瘀血血閉,或婦人月水不通,或擊扑損傷積血,及心下宿血堅痛,皆從足厥陰受病,以其為藏血之髒也。桃核仁苦能泄滯,辛能散結,甘溫通行而緩肝,故主如上等證也。心下宿血去則氣自下,咳逆自止。味苦而辛,故又能殺小蟲也。""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瀉而無補,過用之,及用之不得其當,能使血下不止,損傷真陰。"
⑤《藥品化義》:"桃仁,味苦能瀉血熱,體潤能滋腸燥。若連皮研碎多用,走肝經,主破蓄血,逐月水,及遍身疼痛,四肢木痹,左半身不遂,左足痛甚者,以其舒經活血行血,有去瘀生新之功,若去皮搗爛少用,入大腸,治血枯便閉,血燥便難,以其濡潤涼血和血,有開結通滯之力。"
⑥《本經逢原》:"桃仁,為血瘀血閉之專藥。苦以泄滯血,甘以生新血。畢竟破血之功居多,觀《本經》主治可知。仲景桃核承氣、抵當湯,皆取破血之用。又治熱入血室,瘀積癥瘕,經閉,瘧母,心腹痛,大腸秘結,亦取散肝經之血結。熬香治頹疝痛癢,《千金》法也。"
⑦《本草思辨錄》:"桃仁,主攻瘀血而為肝藥,兼疏膚腠之瘀。惟其為肝藥,故桃核承氣湯、抵當湯、抵當丸治在少腹,鱉甲煎丸治在脅下,大黃牡丹湯治在大腸,桂枝茯苓丸治在癥痼,下瘀血湯治在臍下。惟其兼疏膚腠之瘀,故大黃蟅蟲丸治肌膚甲錯,《千金》葦莖湯治胸中甲錯,王海藏以桂枝紅花湯加海蛤、桃仁治婦人血結胸,桃仁之用盡於是矣。"

相關詞條

橄欖油澳洲堅果油葡萄籽油荷荷芭油小麥胚芽油甜杏仁油

網址

杏桃仁油 ;http://www.zhong-yao.net/shu/54407.ht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