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78—1982 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
1982—1987 任教於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
![李象群](/img/1/05f/wZwpmL2MTNycDM3YjN3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2Y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87—1990 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90—2000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員
2000—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2014— 魯迅美術學院任職
魯迅美術學院院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雙聘教授
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遼寧省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副主任
遼寧省文聯副主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高等學校美術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主席
全國城市雕塑指導委員會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第五屆、第六屆北京國際藝術雙年展策委會委員
第十二、十三、十四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獲得中宣部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全國宣傳文化系統 “四個一批”人才
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萬人計畫哲學社科學領軍人才
英國肖像雕塑協會會員
作為中國當代雕塑的領軍人物之一,李象群將“新人文主義”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所表現的肖像人物帶給人震撼與感動,雕塑在他的手中成為歷史的記載與延續,顯示出藝術家思想的強大力量。其雕塑代表作品有《堆雲·堆雪》 、《紅星照耀中國》 、《陽光下的毛澤東》 、《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多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國家歷史博物館、中國現代文學館、國際奧委會等收藏。曾獲第三、四屆全國體育美展特等獎、一等獎,第二屆全國城市雕塑作品展優秀獎,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費瑞克里最佳作品獎、攀格林新人獎等。藝術創作的同時,李象群在30餘年的教學生涯中,培養出了大批的藝術人才。為中國雕塑力量的延續做出了貢獻。
李象群作為人大代表,曾提交了《保護一個老工業建築遺產,保護一個正在發展的文化區》等多項議案,多方奔走呼籲為798藝術園區的保留及發展作出了貢獻。他注重保護文化遺產並提出議案,參與製作設計國家禮品,向教育機構捐贈雕塑。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並將拍賣所有善款捐贈給慈善機構。
任免信息
2018年12月24日,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閉幕,大會選舉李象群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展
2018 再造—-李象群藝術展 嘉善/中國
2017 無我之境——李象群與王易罡雙個展波恩/ 德國
2016 城·象——李象群藝術展 故宮博物院/北京 中國
2015 創意發動——琨廷藝術實驗計畫/北京城建·琨廷/北京 中國
2015 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的另一條線索/賈維茨中心/紐約 美國
2015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FACE2015/倫敦 英國
2015 傳統與革新——中國當代藝術展/查森博物館/威斯康辛州 美國
2015 中國寫意——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2014 藝象青島——中日韓雕塑展/青島雕塑館/青島/中國
2014 造型的方位——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年度展/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上海/中國
2014 第四屆中國長春國際雕塑大會中國寫意雕塑作品展/長春世界雕塑公園/長春 中國
2014 走進亞美尼亞——當代中國美術精品展/亞美尼亞藝術家之家/葉里溫 亞美尼亞
2014 中國意象——當代中國水墨和雕塑藝術展/大皇宮國家博物館/巴黎 法國
2014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FACE2014/倫敦 英國
2013 巨人毛澤東——毛澤東書法與當代名家雕塑繪畫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 中國
2013 寂境——東方美學的當代復興/ZERO(零藝術中心)/北京 中國
2013 巴黎冬季藝術沙龍/蒙特婁藝術中心/巴黎 法國
2013 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孔德杜克宮/馬德里 西班牙
2013 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中國大型獨立項目:文化·精神·生成/莫拉宮殿/威尼斯 義大利
2013 師道——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師生聯袂展/和陽美術館/大同 中國
2012 2012羅浮宮國際美術展/羅浮宮/巴黎 法國
2012 中國當代美術精品展/柏林中國文化中心/柏林 德國
2012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2012 行人——李象群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2012開放與共融——中國當代藝術展/匈牙利國家美術館/佩斯 匈牙利
2012新境界——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坎培拉 澳大利亞
2012 國博百年·中國雕塑百年作品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 中國
2012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FACE2012/倫敦 英國
2012 傳統的復活——中國當代藝術展/倫敦 英國
2011 凝固的旋律/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 中國
2011 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美術作品邀請展/北京 中國
2011 東方既白/中國國家畫院30年院慶展/北京 中國
2011 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大同 中國
2011 第三屆中國長春世界雕塑大會/長春 中國
2011 太陽·從東方升起/零藝術中心/北京 中國
2011 黑白/零藝術中心/北京 中國
2011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FACE2011/倫敦 英國
2011 李象群、張樹國、陳連富聯展/北京 中國
2011 清華大學當代藝術研究所成立暨當代藝術邀請展/北京 中國
2011 具象的720小時 作品/北京 中國
2010 十三陵當代國際藝術展/北京 中國
2010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FACE2010/倫敦 英國
2009 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澳門 中國
2009 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北京 中國2009
2009 向祖國匯報——紀念中國文聯成立6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民間藝術精品展/
北京 中國
2009 觸覺——羅浮宮-中華世紀壇/北京 中國
2009 中國美術世界行/巴黎 法國
2009 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60年/北京 中國
2009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倫敦 英國
2008 視差/北京 中國
2008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倫敦 英國
2007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倫敦 英國
2006 紅旗飄飄飄/798當代藝術展/0工場藝術中心/北京 中國
2006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倫敦 英國
2005 中國雕塑百年邀請展/上海 中國
2005 798藝術節《各玩各的》/北京 中國
2005 798藝術節《臨界》/北京 中國
2002 光州國際雙年展0+1中國六人展/光州 韓國
2001 法國秋季國際沙龍藝術展/巴黎 法國
2000 與摩爾對話雕塑邀請展/廣州 中國
2000 人世間光州國際雙年展/光州 韓國
1999 中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20世紀中國美術/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1999 中國當代雕塑藝術年度展/何香凝美術館/深圳 中國
1998 愚自樂園98國際雕塑創作營/桂林 中國
1998 雕塑五十年/雕塑創作室展/中央美院美術館/北京 中國
1998 第四屆中國體育美展/上海博物館/上海 中國
1997 97中國雕塑藝術大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1997 第四屆中國體育美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1994 第八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1993 第三屆中國體育美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1992 中國當代雕塑家邀請作品展/北京 中國
1992 21世紀中國——中央美院教師作品展/北京 中國
1991 91大子希望雕刻之森/日本國際展/茨城 日本
1989 第七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1984 第六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1982 第二屆中國青年美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獲獎
2015 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北京 中國
2013 法國冬季沙龍泰勒基金會獎/作品《行健》/巴黎 法國
2013 國務院特殊津貼/北京 中國
2011 第48屆英國肖像雕塑協會年度展最佳肖像雕塑作品及最高獎項弗瑞克里獎/作品《莫唯》/倫敦 英國
2011 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北京 中國
2011 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北京 中國
2009 北京朝陽文化創意產業十大精英人物/北京 中國
2009 宜興中國城市雕塑大賽優秀獎/作品《徐悲鴻》/宜興 中國
2009 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作品《永恆的運轉》/北京 中國
2006 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攀格林新人獎/作品《山秀》/倫敦 英國
2004 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作品展優秀作品獎/北京 中國
2003 清華大學教師作品展銅獎/作品《浮》/北京 中國
2001 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優秀獎/作品《接力者》/北京 中國
2001 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優秀獎/作品《上兵伐謀》/北京 中國
1997 第四屆全國體育美展一等獎/作品《接力者》/北京 中國
1994 第二屆全國城市雕塑作品展優秀獎/北京 中國
1994 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作品《春天的微笑》
1993 第三屆全國體育美展特等獎/作品《永恆的運轉》/北京 中國
1991 日本91大子希望雕刻之森優秀獎/作品《等待太陽升起》 /茨城 日本
收藏
2016 元四家系列作品 故宮博物院/北京 中國
2015 《元四家之王蒙》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2014 《元四家之黃公望》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2012 《太行山》國家博物館/北京 中國
2012 《莫唯》中國美術館/北京 中國
2012 《冼星海》國家大劇院/北京 中國
2011 《Burberry 女孩》 中國當代雕塑館/大同 中國
2009 《紅星照耀中國》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中國
2009 《苦難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北京 中國
2009 《陽光下的毛澤東》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中國
2009 《我們走在大路上》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中國
2008 《春天的微笑》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中國
2007 《紅星照耀中國》被列入國家重大歷史題材項目/北京 中國
2005 《巴金》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中國
2003 《融》廣東美術館收藏/廣州 中國
2003 《浮》長春當代藝術館收藏/長春 中國
2002 《寄生》光洲雙年展組委會收藏/光洲 韓國
2001 《接力者》清華大學收藏/北京 中國
2001 《接力者》國立清華大學收藏/台灣 中國
2001 《郭沫若》中華世紀壇收藏/北京 中國
1999 《接力者》(之三)台灣私人收藏/台灣 中國
1998 《流體》“愚自樂園”國際雕刻營收藏/桂林 中國
1998 《接力者》(之二) 中國銀行收藏/北京 中國
1998 《解凍》丹佛美國私人收藏/丹佛 美國
1998 《解凍》(之三)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北京 中國
1998 《巴金》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北京 中國
1997 《接力者》 ( 之一 ) 國際奧委會博物館收藏/洛桑 瑞士
1993 《永恆的運轉》 ( 之一 ) 國際奧委會博物館收藏/洛桑 瑞士
1993 《永恆的運轉》 ( 之二 ) 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中國
1991 《等待太陽升起》日本茨域國際雕刻之森收藏/茨城 日本
作品
代表作品
![李象群作品欣賞](/img/3/bfc/wZwpmL4UTOwAjM3ETO2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xk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當代中國藝術領域,一位從事美術教育,兼事雕塑創作的藝術家的創作經歷愈發與藝術家為人自我定位的“低調”,然而事與願違而受到關注、追捧。他的作品以無可爭辯的感染力征服美育普及者和藝術鑑賞家。他作為初露端倪的實力派創作者,正在穩步走向世界的舞台。他,就是李象群。人所共知,從事藝術創作的基本概念是思想、是哲學、是歷史存在的反映。李象群以他特有的"新人文主義",表現在他所有的作品之中。他所表現的領袖人物、文化名人帶給人震撼與感動,這或許是歷史的記載延續。他對歷史人物的超現實主義意念
--《堆雲·堆雪》所引發的轟動與思考,顯示出藝術家思想的不可動搖。這位辛勤於中國名校高等藝術教育的園丁,責任感令人欽佩。而在藝術實踐的雕塑大師,又為"躋身"798文化產業園的思考者。人們曾試圖問及0工場藝術中心的概念,然而卻無準確的答案。它決不是佛學的空或是虛無主義,也不是"一切從'0'開始"的簡單數字遊戲。作為了解他的人,我終於頓悟出這個"0"即是無極。這是大師的必然之路,他的藝術語言必然通向國際……
(如下擇要摘錄生平、創作年表)
李象群1961年4月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1990年獲得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學位。曾先後在魯迅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任教。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家學會常務理事,英國皇家雕塑協會會員,0工場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1993年,其創作的作品《永恆的運轉》獲第三屆全國體育美展特等獎;1997年,作品《接力者》獲第四屆全國體育美展一等獎。這兩件奧運題材的作品被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瑪蘭奇收藏在國際奧委會博物館中。2006年,作品《山秀》在英國參展時,前英國皇家雕塑學會主席,世界著名雕塑家安托尼·司頓斯先生盛讚:"《山秀》是東方寫意的雕塑風格與西方解剖學風格完美相結合的產物"。並以唯一的一個滿票通過了該學會嚴格的評選,獲得了"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攀格林新人獎"。他是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亞洲人,同時打破了55年來沒有亞洲人獲得過這一殊榮的神話。1998年和2005年,作品《巴金》曾先後被中國現代文學館和中國美術館收藏。2001年,作品《郭沫若》被收藏於中華世紀壇。2007年,《紅星照耀中國》被列入國家重大歷史題材項目。2009年,作品《我們走在大路上》作為主題展品參加了《中國美術世界行》的赴法展出。
藝術創作的同時,李象群在30餘年的教學生涯中,培養出了大量的藝術及學術人才。為中國雕塑人才後續力量的補充,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一名藝術家,李象群從未忘記過自己的社會責任。2002年,當著名的北京城市名片--798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面臨被拆遷的命運時,時任人大代表的李象群,向人大提交了一份《保護正在發展的文化產業》議案,並多方奔走呼籲,為798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保留以及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李象群與他的藝術
雕塑藝術本質上是精神產品,它是雕塑家內心世界表象的產物。因此,精神產品的核心價值就應該引導社會中的人都“奮發向上、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並與自然和諧相處……”。清華美院教授、雕塑家李象群和他的雕塑作品,在社會與人群中正是起到了這種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李象群的雕塑作品,正應和了“和諧”這一鮮明的時代主題。
用主旋律的雕塑作品啟迪人:李象群雕塑作品的選材一向注重時代感,他善於運用藝術作品反映一個時代的人物或相關聯的歷史事件。既如實的記錄時代特徵,又能站在時代的高度客觀藝術的復原歷史真象,讓觀賞者從中獲得認知與啟迪。尤其在偉人題材的創作上更體現了 “真”的原則,真誠地去創作,真實地來表現。他不僅查閱史料,更親自下鄉考察體驗,使自己沉浸在所要塑造的角色中。正是有這樣的忘我創作精神才使得我們能看到一個個更真實,更具個人特色,更多體現人性的偉人形象而非歷史符號一樣的偉人圖示。在塑造《陽光下的毛澤東》他準確把握人物的神態、形體和歷史背景,整體造型突出領袖的凝重,而在局部上對眼神的細節刻畫透出慈祥可敬的人性情懷,眉宇的細節很生動地言明了明媚的陽光正在照耀。可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好像偉人真的在陽光下展開笑顏。李象群在創作偉人雕塑時認為,關注現實中人們如何看待人性的思維觀念問題古至今日,人們習慣帶著社會化的“有色眼鏡”來看待“同為人”的“不同人”時出現的“身份光環”,富貴、貧賤、偉大、平凡等極端“身份符號”象徵的差異。強調的是,從終極的人性本身的角度,身為“不同人”,該有著“同為人”的真實、平等、自由、尊嚴和權力。《布衣鄧小平》雕塑的總體刻畫在於鄧老端坐在藤椅上手持一支香菸,以一位世紀慈祥老的姿態身著布衣,目視前方,其動感的細節部分都集中在手指香菸繚繞的煙霧上,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他睿智思索而又曲折坎坷的一生。親切可敬,平和質樸的平民形象,這就是《布衣鄧小平》。這尊銅像在鄧小平百年誕辰時,由胡錦濤總書記親自揭幕剪彩於四川廣安鄧小平紀念館。
用藝術雕塑作品感染人:無論什麼藝術形式,只要把握住總體輪廓、布局,就算成功了一半,但其細節的處理得當、出彩,才能算成功地完成一件藝術作品。李象群的雕塑創作好就好在他寫實的功底紮實,既能準確的把握住整體造型,又能在細節的刻畫上細緻入微、一絲不苟,其藝術造詣已達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中華世紀壇雕像《郭沫若》出自李象群之手,落成後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在創作之前,多次走訪了郭沫若的家人,查閱了大量資料,確立了塑像之魂。核心聚焦點落在20世紀初葉中國文人普遍擁有的一種向舊制度挑戰的精神氣質,並結合郭老體徵消瘦、偏矮和佩戴眼鏡的幾個特點,創作時將郭老原身長適度拉長,為郭老身著長袍,一隻手拿著典籍,另一隻手背在身後,以突顯那一代文人的裝束與傲骨。畫家吳冠中先生到文學館圍著李象群的《巴金》像繞了三圈之後感嘆道:“喔,偉大的作品,原來是最普通的人寫出來的啊!”詩人王建民在《巴金》像前吟道:一位普通的愛講真話的百歲老人習慣背著手行走著思考著探索著……。作為雕塑家, 塑出人的形象並不難,但是能夠把這人物本身所帶有的文化內在也完美地表達出來,不能不說是李象群將巴金雕像的精神實質塑造出來了,塑得活靈活現、神形兼備。
用偉大的雕塑作品鼓舞人:李象群的雕塑作品獲獎,在業內和愛好者心裡不再是什麼新聞了。雕塑作品《山秀》在英國肖像雕塑年度展上獲獎,確實引起不小的轟動,這個獎填補了亞洲54年空白。李象群的雕塑作品雖然在國內,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屢屢獲獎,但是在雕塑藝術興盛繁榮的歐洲獲獎實屬難得。在《山秀》的創作上他首先智慧地選擇了一個,就形象而言,在中國人看來具有古典美,在外國人看來具有中國特色的普通中國婦女作為原型。作品本身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觀看都可以連成一條優美完整的弧線。這種塑造上的完美安排使得那一雙標誌性的丹鳳眼更加突出地體現了東方女性的特有氣質。這不僅僅是基於寫實更是超越寫實。如此看來獎項花落李象群也是實至名歸了。
李象群的雕塑作品之所以超凡脫俗、不同反響,並躋身國內雕塑大家的行列。就是他的作品寫實與誇張相結合,造型準確、精煉生動,既有細緻入微之妙,又有粗獷奔放之勢,使觀賞者極易感受到他的那種物我兩忘、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
全國各地廣場、主題公園和主要街道兩旁塑雕紛紛落成,不但為城市美化了環境,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與內涵。李象群當選北京人大代表後,在各種會上不只一的宣傳,世界凡是科技發達、文化繁榮的國家,無一座大城市沒有標誌性雕塑的,而這種標誌性雕塑便是這個城市乃至國家的名片。美國紐約的“ 自由女神”、丹麥哥本哈根的“美人魚”、梵蒂岡的“大衛”雕像等等數不勝數。同時他還列舉了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外許多國家政府把注重城市的生存建設轉到注重城市環境的改善上來,歐洲及日本、美國等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立法,要求在所有公共建築的總建造費中拿出百分之一的經費,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的創作和實施基金。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李象群也提交了相關的議案,想必這一題案將對推動我國城市雕塑藝術與和諧社會的發展起到劃時代地積極作用。
![李象群藝術相片](/img/a/32d/wZwpmL1UTMyczM2gzM0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4M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特別是在他的家鄉哈爾濱靖宇公園落成的雕塑《楊靖宇》,那迎風雪而挺立的楊靖宇似仍戰鬥在白山黑水間,揮動衝鋒的手臂頑強地抗擊著入侵者,譜寫了一個英雄英勇奮戰的傳奇。這裡已成為哈爾濱市一處進行抗日戰爭教育的基地。正是這些英雄人物雕塑為記錄那個時代,留下了不朽的歷史與藝術的形象。
此資料僅供參考。
媒體專訪
![李象群[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img/0/96c/wZwpmLxIjMyETN5IjN3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yY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012年,著名雕塑藝術家,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象群接受了中國藝術網的專訪,當記者問到對於您的毛澤東肖像有什麼看法的時候。說:“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經歷了毛澤東的時代,有這么一個情結,是我們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的一種懷念。我們對毛澤東是有感情的,在塑造毛澤東的時候,就像在塑造我們的親人一樣,並不是把他當做一個距離我們很遠很遠的偉大領袖來塑造,這時候就更有一種拉近我們之間距離的感覺。”
中外著名雕塑家
雕塑家指經過一定塑造專業訓練具有一定專業造型能力的雕塑工作者,專業意指專以塑造為主要創作手法的藝術家。現在讓我們來盤點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雕塑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