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笠[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笠[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笠(1894~1962)文獻學家,語言文字學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時任中山大學教授的李笠先生曾名作孚、樂臣,字雁晴,浙江瑞安(歸溫州市管轄)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時任中山大學教授的李笠先生時任中山大學教授的李笠先生

李笠(1894~1962)文獻學家,語言文字學家,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時任中山大學教授的李笠先生曾名作孚、樂臣,字雁晴,浙江瑞安(歸溫州市管轄)人。1914年畢業於瑞安私立中學堂(今瑞安中學)。因無力升學,靠自學成才。歷任國立廣東大學(即後來的中山大學)、中州大學(今河南大學)、廈門大學、私立之江文理學院(即之江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龍泉分校、國立英士大學(當時在溫州)、上海暨南大學、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私立江南大學(在無錫)、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校中文系教授,並曾兼任中州、廈門、中山、江南等大學中文系主任及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研究院語言文學部主任等職。圖書館學家張秀民、語言文字學家於安瀾、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胡守仁及詹安泰、經濟學家陳征等均曾受業於他。

1921年夏,曾與同鄉金嶸軒、周予同、伍叔儻、薛祀光、李孟楚、洪特民、陳逸人、林煒然、林鏡平等創立“知行社”,聯絡青年知識分子,進行教育普及工作。1930年,在瑞安縣城建立藏書樓“橫經室”,藏書達5萬冊以上。1933年11月,與陳謐、林慶雲、池志澄、林損、孫延釗、李翹、宋慈抱、張揚(以上瑞安)、劉紹寬、王理孚(以上平陽人)、黃武蘇、高誼(以上樂清人)、梅冷生(永嘉人)等16人在瑞安利濟醫學院求志堂發起組織“甌風社”,並編輯出版《甌風雜誌》。曾躋身於“瑞安十大才子”(洪錦龍、薛鍾斗、周予同、李笠、宋慈抱、李孟楚、伍叔儻、鄭劍西、許達初、陳逸人)和“永嘉七子”(薛鍾斗、宋慈抱、李笠、李翹、陳仲陶、夏承燾和李薏園)之列。

學識淵博,著作等身。畢生致力於語言文字、校勘、訓詁學的研究與教學,還涉及古漢語文獻目錄學、史學和經學等範圍。對《史記》之研究,更是畢其一生。1925年,曾以木刻版出版《史記訂補》八卷,受到當時學術界的重視。之後數十年,又廣為研究考訂,陸續發表《史記》研究專著多部。2001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初版了由李繼芬(李笠之女)整理的《廣史記補訂》,該書是根據李笠1925年出版的木刻本史記訂補及以後陸續發表之《史記訂補二續》、《史記訂補之餘》、《史記訂補札余》與有關手稿整理而成的。亦愛好古詩文創作。2008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了《李笠詩文選集》。

部分著作目錄

專著:
《史記訂補》(八卷),1925年自刻本
《定本墨子閒詁校補》(二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年初版
《三訂國學用書撰要》,北平朴社1927年初版,1931年再版
《中國文學述評》,上海雅宬學社,1928年
《中國目錄學綱要》,武漢大學印刷,民國19年(1930)
《校勘學》,中山大學出版部,民國25年(1936)
《韓愈文選》,李笠選注,上海北新書局,民國26年(1937)
《殷契探釋》(甲編),中山大學研究院語文專刊,民國29年(1940)
文學概論講義》,商務印書館函授學社國文科的函授教材,無出版日期
《顏氏家訓廣注》,廈門大學
《尚書偽古文斟注》,中山大學出版部
《漢書藝文志箋評》,武漢大學印刷
韓非子集解校注》
《墨經集解》(稿本)
論文:
《墨辨止義辨》,載於《東方雜誌》第21卷5期,1924年3月
《國學用書概要》,載於《東方雜誌》第21卷9-10期,1924年5月
《史記訂補敘例》,載於《東方雜誌》第22卷6期,1925年3月
《評宋墨庵<書籀廎遺文後>》,1925年10月石印本
《讀文心雕籠講疏》,載於《圖書館學季刊》(北京)第1卷2期,1926年6月
《由文字的意符研究“孝”字之根據》,署名李雁晴,載於《廈大周刊》1928年
《中國文字學發凡》,載於《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民國18年(1929)
《圖書目錄之緣起》,載於《圖書館學季刊》第5卷2期,1930年6月
《史記訂補之餘》,載於《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第1卷1期,1930年1-3月
《目錄學之名稱及其內涵》,載於《中國文學會集刊》第1期,民國22年(1933),該刊由之江文理學院中國文學會編輯。
《校勘學之旨趣》,載於《文瀾學報》(杭州)第1卷1期,1935年
《論編制中國目錄學史之重要及困難》,載於《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第1卷2期,1936年4-6月
《校勘材料之鑑別》,載於《文瀾學報》第2卷2期,1936年
《廣段玉裁論校書之難》,中山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語言文學專刊》第1卷第2期,1937年6月;後收入程千帆、徐有富著《校讎廣義•校勘編•附錄》,齊魯書社1998年出版。
《誤文之原因》,載於《讀書通訊》第2卷45期,1942年
《誤文之偽裝》,載於《讀書通訊》(重慶)第3卷63期,1943年4月
《段玉裁與諸同志論校書之難篇疏證》,載於《國文月刊》(昆明)第22期,1943年7月;後收入程千帆、徐有富著《校讎廣義•校勘編•附錄》,齊魯書社1998年出版。
《中國語文的反訓現象》,載於《廈門大學學報》,民國32年(1943)
《卜辭字例隅釋》,載於《嶺南學報》第7卷第2期,民國35年(1947)
《我對樸學大師孫仲容先生的認識》,載於浙江省圖書館《圖書展望》復刊第5期“孫仲容先生百年紀念專輯”,1947年10月;又見《文史周刊》第3期,1947年1月31日。
還有《誤文之種類及其孳乳》、《誤文之影響》、《叢書子目索引》、《漢語辭彙發展史》、《讀<文心雕龍講疏>》、《文選難字音釋》、《爾雅字源》等論文。

詩作欣賞

《飛雲渡》:“渡口日斜渡客喧,輕舟搖曳望江村;劃開白浪亞亞櫓,飛去黃雲滾滾源;高義千秋懷佛子,慈航萬古濟王孫;低回小立亭邊路,對此茫茫感正繁。”(飛雲渡位於瑞安飛雲江下游)
《登探花樓》:“探花何處所,我上探花樓。細雨牛蹄滑,微風鳥語柔。伊人空渺渺,吾恨自悠悠。試問飛雲浦,狂瀾何日休。”(探花樓今位於瑞安中學內)

附:陳中凡撰《李雁晴君(李笠)小傳》

李雁晴君小傳
君名笠,字雁晴,姓李氏,浙之溫州人。父世鴻,賃舂米市,所入僅足供饘(讀zhan——編選者注)粥。笠賴戚黨貲助,就讀溫州中學(指瑞安中學——編選者注),無力備置課本,則手自繕寫,雖巨帙之西文通史及附圖表之理化生物,並摘其都凡,識其要旨。修業卒事,教讀家塾,與鄉之專長接,得聞緒論。耽心舊典,從識字始,治說文,溯源於殷商,著《殷契探釋》、《卜詞字例隅釋》、《文字學總凡》,時有創穫。
由是治目錄,著《國學用書撰要》、《中國目錄學綱要》並《論編制中國目錄史之重要及其困難》。及於校勘,疏證段玉裁《論校書之難》,著《校勘學》。進而治群經,從《尚書》始,著《尚書偽古文斟注》,次及《毛詩》,著《讀詩隨筆》、《評丁以此<毛詩正讀>》。以治經必須明詞例,注釋俞樾《古書疑義舉例》,推之於古訓,著《正確認識古典文的詞義》、《中國語文中的反訓》、《誤文之原因》、《誤文之影響》、《誤文之偽裝》及《誤文之種類與其孳乳》,多所闡發,足補俞、劉諸氏之所未備。探究辭彙,著《漢語辭彙發展史》,窮原溯委,卓然成一家言。
旁及諸子,讀王先慎《韓非子集解》,著《札記》,讀孫詒讓《墨子閒話》,著《校補》並《墨辨止義辨》,見稱耆宿。終致力於乙部,讀《太史公書》,著《史記訂補》、《敘例》、《訂補二續》、《訂補之餘》、《史記札余》。更據上列五書,增益修正,成《廣史記訂補》若干卷。餘力及於文藝,擬編《中國文學史》未就而病卒,逐輟業
歷任中山、中州、廈門、武漢、暨南、中央、南開、復旦各大學教授,深得諸生推重。並以樸學著海內,為人亦樸厚忠貞,識者無不起敬。居平不善持論,每臨講席,操溫州語,訥訥如不出諸其口。遇事則堅定不移,在武漢大學,以左袒聞一多忤當局,即拂袖去。在暨南大學,值“五•二O”諸生反內戰,手草宣言,譴責國民黨,群小不見容,立去職。其耿介多類此,先民所謂“木訥近仁”者非歟?茲不備著,著其學行之犖犖者。
以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卒於復旦大學,距生於一八九四年一月,享年六十有九。配黃氏,子繼漢、女繼芬,能讀父書。次子繼延、三子繼朗,服務工程界雲。
(作者陳中凡是李笠在中央大學任教時的好友,該文原載於《瑞安文史資料》第三輯,1985年9月;後載於《古典文獻研究》第三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