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瑞,博士、副教授。1986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針灸系。此後一直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從事中醫、針灸的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對中醫針灸的經典理論及腧穴有較深入的研究。
主編中醫針灸專著30餘部,撰寫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及參加各級科研課題10餘項,曾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中醫藥學會三等獎,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一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術特色
其一直從事針灸的理論研究及臨床實踐,學術特點是注重傳統中醫理論,致力於繼承傳統理論的精髓,以《內經》等中醫傳統經典理論為圭臬,從中醫古代哲學思維方法入手,對中醫理論溯本究源,去偽存真。例如對腎為先天之本、腎無實證認識的糾正,闡發命門、命水等中醫傳統理論。
潛心研究經絡腧穴理論,尤對特定腧穴的理論及臨證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心得,如對採用五行互藏理論對五輸穴的主治作用進行深入的論述,認為《難經》中“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對應於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的主治作用,應從五行之中復有五行的角度認識和理解,如此才能對五輸穴中不同經脈、不同五行屬性的治療有著較為合理的解釋。五輸穴向心性的流注方向與十二經脈的半離心半向心不同,究其原因是兩者是兩種不同的理論淵源,五輸穴的向心循行體現了四肢為本,陽受氣於四末的傳統理論,同時,陰經五輸穴的以輸代原也證實了五輸穴與原穴的密切聯繫,兩者都是以原氣循行為依據,因此,在人體之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循行體系,即十二經脈如環無端的營衛氣的流注,以及十二經脈自手足末端向軀幹部的原氣的向心性循行。在交會穴理論上,交會不是交叉,因此交會穴不是經脈之間的交叉點,而是經脈脈氣盛大融合之處,而交會穴中80%以上為正經與奇經的交會,而大部分交會穴亦分布於頭身軀幹部,這也正是奇經蓄溢調節、統率作用的反映,是氣街理論的在經脈中的實際體現,等等。
其也長時間從事腧穴的教學研究,對腧穴的取穴、定位、穴性功能等有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認為現行的許多腧穴定位不符合臨床實際,注重取穴的實際操作性,不能單從骨度上量取穴位,穴位在不同的人體、不同的疾病都存在著不同,因此,穴位的尋取應以實體為主,以揣、攝等手法尋找取穴的手感,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取穴的目的,提高針感和療效。另外,對於腧穴主治作用的理解應從穴性入手,深入研究穴位的不同特定,如此才可與臨床證相結合,切實套用適當的腧穴。
在針刺方面,認為針感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層次,不同層次的針感決定了不同療效,而現在的迎隨補瀉法只是傳統迎隨補瀉的一部分。其十分注重臨床,認為臨床是中醫、針灸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靈魂,因此十數年一直堅持臨床診療,採用針灸、推拿、中藥治療各種疑難雜病,對臨床常見的病因病機進行深入分析,提出其治療的宜忌,如面癱的病機為任督失衡,治療當以任督為主,頭為諸陽之會,陽有餘而陰不足,故不可妄用灸法。腰痛可從經脈、病因等角度辨證,但更應注重從骨傷方面辨證,如此才能達到治本的目的。將傳統理論應於臨床辨證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
主要成就
(1)獲獎情況:
《針灸腧穴彩色圖譜》(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三等獎。
(2)論文主要著作:
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如:
1)《中醫雜誌》:通陽法在針灸臨床中的套用、通腑法在針灸臨床中的套用;
2)《中國針灸》:從中醫發生學考證經絡之實質、十二經脈氣血流注與五輸穴向心性循行方向相悖的探討、從五行互藏理論探討五輸穴的五行屬行及其主治規律、髓海虛實探析及臨床套用。
3)《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迎隨補瀉古今異同辨析、中醫方證客觀化研究初探;
4)《針灸臨床雜誌》:嘔吐從腎論治的探討、試論經氣的內涵與組成等。
5)《中國中醫藥學報》:命門位置爭鳴的思考。
6)《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試論“腎無實證”與腎命學說的理論淵源
主編中醫、針灸專著20餘部,參與編寫10餘部。
如《針灸腧穴彩色圖譜》(中國中醫藥出版社);《針灸學》(工人出版社);《執業中醫師臨床診療禁忌叢書》--《針灸科分冊》、《骨傷科分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袖珍針灸快速取穴圖卡》(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等。
(3)課題:
主持及參與校級及國家和部局級課題10項。
主持中醫藥大學校級課題:“針灸治療戒斷綜合徵的臨床觀察及機理探討”、“針灸醫案中古代針灸臨床思維方法研究”。
參加國家重大科研項目(973課題)“方劑配伍中關鍵問題”(第四名);
國家科技部“方證對應的方法學研究”(第四名);
國家教委博士點課題“腧穴三維結構”(第五名);
中國中醫藥管理局“艾灸足三里預防流感的多中心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第四名);
北京市科協科研課題“針灸腧穴學多媒體教學系統”(第二)等。
影響
於國醫堂從事臨床診療十數年,善長用針灸、推拿、中藥等方法治療各種疑難雜證。對頭痛、胃痛、三叉神經痛、頸肩腰腿痛、膝關節病、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痛經等各種痛證,以及眩暈、近視、鼻炎、頸椎病、胃下垂、腹脹、便秘、失眠、面癱、半身不遂、陽萎、前列腺炎、痔瘡、脫肛、糖尿病、小兒遺尿、小兒消化不良、肢體麻木發涼等病症,臨床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