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來

李泰來,男,漢族,1930年7月生、1953年畢業於東北地質學院地勘系,先後在鞍山、海南、德興等地從事地質勘查工作,1955年調入南京地質學校任教,2000年南京地質學校併入東南大學。曾提出的“推翻五大物理定律”並未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同。

人物介紹

2000年的6月4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NEC研究院的華裔科學家王理軍博士主持了一項驚人實驗。在實驗現場,他把一個光脈衝發射向充滿了“特殊處理”的有色氣體的容器,令人吃驚的是它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在進入容器之前就穿透了容器而且向前前進了60英尺。
王理軍對此的解釋是,這個光脈衝行進的速度是光速的300倍。
目前參加這項實驗的科學家們雖然對這個創舉的細節進行保密,但是已經有訊息表明他們已經向權威的科學雜誌《自然》通報了研究成果,“準備在有關人員檢驗後再公開發表。”這個許多環節還秘而不宣的訊息當
即引起全球的轟動。因為如果這一實驗結果得到證實,那么傳統的物理學理論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果論和相對論都將受到極大的挑戰,而這兩大理論代表著愛因斯坦的最高科學成就。
同一時間,南京,看見這一訊息的李泰來卻沒有其他人的那種振奮,因為早在1998年的4月,他就已經通過權威部門的鑑定以事實推翻了五大物理學傳統定律。
但是兩年過去了,這個完全有資格問鼎諾貝爾獎的理論結果直到目前為止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又讓李泰來感到很遺憾。難道,外國的理論就吃香?
推翻五大物理定律
七十年代,學地質出身的李泰來來到南京地質學校教書。
細心的李泰來在教學中發現的兩個問題始終在他的腦海中翻騰。
問題一:大量的資料顯示,在深海里存在著大量的沉積物(又稱深海軟泥)。根據傳統的物理理論,水越深物體受到的壓力越大,物體在水下10米深就已經承受到1公斤的壓力,可是非常令人費解的是在幾千米的大海深處,深海軟泥中居然完好無損地保存著史前微生物的遺體,一些海底生物也沒有因為海水的壓力而消亡。
這是為了什麼?
問題二:恐龍作為7000萬年前的生物,它早已經成為化石沉入地底,隨著地層而下降。同樣,每下降4米,它的遺體就承受到1公斤的壓力。若干世紀過去,根據傳統的物理理論,它們早已成為粉末了。可是,如今的考古學家居然可以發掘出完整的恐龍骨架。
這又是為了十么?
為了解開疑問,李泰來幾乎在開始教書的同時開始做實驗。在1989年以前的十幾年時間裡,他為了了解水壓的問題就已經做了無數個實驗。把不同的物質放進水中,然後測算它們所受到的實際壓力。
最後,大量的實驗過後,李泰來得出結論——
水其實只對比重比它小的物體有壓力;對於比重和它一樣的物體是沒有壓力的;而對於比重比自己大的物體,水不僅自己產生不了壓力,而且反過來被對方“壓”,我們把一塊石頭投向河流,就會產生水花就說明了這一點。
這和當時教科書上的理論完全背道而馳。
結論得出後,李泰來自己都有點懷疑,這是真的嗎?
他繼續做起了實驗。
1979年的時候,李泰來有機會帶學生去山東實習。在實習的地方恰巧有潛水隊在修碼頭,出於好奇,李泰來找來了隊員們的潛水衣。看著看著,他突然發現潛水衣實際上並不是把人全部“包”起來,比如人的手就露在外面。
如果是在水底,處於保護自己的目的不受到水壓的威脅,那么為什麼要把手放在外面呢?潛水隊員對此的解釋是這樣一來“在水底下工作方便些”。
可是,李泰來想道的是,這和自己的理論不正不謀而合嗎?手的比重比水大,所以不用擔心水壓的威脅。但是水對人肺裡面的空氣卻是有威脅的(空氣的比重比水小),為了保護潛水員的肺,所以潛水衣在設計上就把身體部分緊密包起來了。
當然,潛水衣在李泰來的實驗結果出來之前已經使用了很多年了,當時的設計者也不可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更多的是自己在使用中的體會。
難道,這是一種巧合?
李泰來不這么認為,在做水壓實驗的同時,繼續尋找論證自己理論的機會。
1988年的2月13日,他請出國考察的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梁居庭研究員合作,在西北太平洋水深4600米處進行了世界上第一例深水水壓實驗。在這樣的深度,被抽成真空的熱水瓶膽由於比重比海水小,被輕易地壓的粉碎;但是,一塊普通的豆腐乳由於比重比海水大,居然毫髮無損!(在地面上,僅用一個裝滿水的寶特瓶(4500克)就可以把這種豆腐乳壓碎壓扁。)
同樣,海水深處的生物在成千上萬米的深處盡情的游弋沒有被海水壓成肉醬,不是因為他們耐壓,實在是由於它們的比重比水大。這個若干年前被很多報刊稱為“尚未解開的奧秘”在李泰來的水壓理論前全部迎刃而解了。
基於新的比重理論,李泰來又開始了大量的實驗。在此基礎上,十幾年的時間過去,所有的實驗都變成了精確的數據,所有的實驗都得出驚人的結論:物體自由落體理論、單擺振動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和流體靜壓定律、浮力定律等五大經典物理定律全部在精密的實驗面前得到了推翻!
李泰來為自己的實驗結果興奮不已,這在當時絕對是領先世界的科學發現!
1993年4月11日《光明日報》以《比薩斜塔再試自由落體》為標題報導——
昨天上午10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一些科學家在比薩斜塔重複了400年前加利略進行的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他們以精密的自動投卸儀器,將烏檀木、塑膠及鋁等不同材料製成的小球,從塔身44米高處投下,取得了加利略當年認定的結果,所有小球以同一速度落地。
李泰來看見訊息後又有點“著急”。哪裡來的“所有”,烏檀木、塑膠及鋁球的比重相差無幾,但是它們不代表自然界的所有物質,哪怕在當時放一個裝有沙子的汽球得出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根據報導,科學家還宣布在2002年還將進行另外一項特殊的實驗:在無引力空間試驗自由落體。“這項試驗將在由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共同發射的衛星上完成”。
想起自己在已經通過二十年中不間斷的實驗所得出的比重理論已經推翻了自由落體理論,而國外科學家不僅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準備繼續花費巨大投資來做太空實驗,“這件事情該讓大家知道了。”李泰來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給當時的地質礦產部宋瑞祥部長寫了一封信,其中講述了自己在自由落體理論方面的重大發現。
當時宋瑞祥部長收到信後非常重視,專門請地質科學院的陳毓川院長安排有關專家聽取意見。很快意見就傳達過來了:1、準予科研立項;2、委託李泰來所在的南京地質學校以此進行課題研究;3、將來可以在此基礎上出版一本專著。
但是,由於經費在幾個部門之間踢皮球的緣故最終沒有到位,學校為此成立的課題組最後不得不解散。
李泰來沒有因此灰心。上面不撥錢了,課題組也解散了,但是,該做的實驗還是要做。(這項實驗後來總稱“物體自然升落法則的發現與套用”)
與此同時,他開始向中國科學院反映情況。
1994年1月6日,李泰來向中國科學院周光召院長寫了這樣一封信:
“南京地質學校內部刊物《科學與教研》最近一期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題為《論自由落體和自由升體的加速度》(附後)。我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我願將它貢獻給中國人自己的科學院。貴院無需花費一分科研經費,即可得到這項超一流的‘基端’(李泰來對基層研究出的尖端技術的簡稱)研究成果。
如果貴院接受這一成果,就請以中國科學院的名義向世界發布,加利略的自由落體加速度的觀點是錯誤的,用以結束中國的科學研究總是跟著洋人的腳印走,中國的科學家總是要洋人來圈定的時代。這也是您的一貫主張。
如果貴院不接受,請於退回。我們也就當真不如小小瑞典科學院的一個指頭。
先進和落後,只是時間之差。在一個月之內我等待您做出英明決斷。”
1月21日,李泰來收到了中國科學院的回信。很奇怪的是這封信是由中國科學院信訪處回的。信的內容很簡短——
李泰來同志:
你信中所提的問題,我院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建議你與當地有關科研部門或研究所聯繫。現將信退回,
請查收。
李泰來到今天也不知道周光召院長是不是看見了這封信,為什麼是信訪處回的呢?另外,堂堂的中國科學院都說“我院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工作”,那么,哪裡又可以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5年6月10日,沒有“死心”的李泰來又提筆給中國科學院主管工作的路甬祥院長寫信:
“我的研究成果‘論自由落體和自由升體的加速度’1993年在《科學與教研》雜誌上發表了以後,本想把它無償的奉獻給中國科學院,為中國的科學研究在世界上爭得一席之地,為此,我曾經多次寫信給科學院領導,不是被中途退回,就是石沉大海,……
這種做法是要誤大事的。從這封信開始,我將每周將此信抄寫一份,直到收到您的親筆回信為止(這是第一封信)。我並不想在抄信寄信的次數上創吉尼思紀錄、製造轟動效應,只想發揮一點餘熱,為國爭光。
隨信寄上:《發現自由落體法則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影響》一文,請查收。”
儘管李泰來聲明“並不想在抄信寄信的次數上創吉尼斯紀錄”,但是“事與願違”,以後每周一李泰來都準時發出同樣的一封信,但是遲遲不見回音。
終於有了聽眾
1996年的6月20日,在李泰來每周“習慣”地發出第33封信之後,他終於等到了中國科學院的回信:“寄來的材料都已閱,中國科學院評審或者鑑定我院下屬單位或個人申報的成果。不是我院的單位或者個人申報的成果,可以向當地省科委有關部門或者有關學報發表,特來信告訴。”
等到的雖然不是路甬祥院長的親筆回信,回答也是避重就輕,但是卻讓李泰來看見一個希望:為什麼不以此向省科委有關部門去申報,一旦申報成功,不就等於給自己的理論取得了“合法地位”?或者推薦到有關學報上去?
李泰來開始了又一次的努力,但是依舊遇到不少挫折。
著名的《科學通報》雜誌在收到他的文章後表示“由於我刊稿件積壓較多,周期長,不利於論文的及時發表,……我們建議您的這篇論文改投其他刊物為宜。”
另一家《物理學報》好歹有編輯親筆回了信,“我們是以凝聚態(物質的一種構成方式)為主的學術刊物,你的稿件偏離我刊的徵稿範圍,無法採用,建議改投其他刊物。特將稿件還給你。”
李泰來沒有因此失望,他繼續不停的尋找機會。
1996年8月,地質界的國際性大會“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在北京召開。同時大會開始向全國徵集相關論文。李泰來得知訊息後馬上以對五大物理法則的推翻作為理論基礎寫作《第二代地質學的基本觀點》一文。非常幸運的是,這篇論文被大會的組委會從全國的6千多篇論文中挑出,和其餘的233篇收錄在大會堂會刊中向所有與會代表發放。
由於論文中獨特的觀點,李泰來還被邀請到北京參加大會。不僅如此,還在大會上做專題演講。出乎組織者和李泰來本人的意料,代表們的反應非常強烈,結果破例加講五場,經常是李泰來上午講完之後都沒有時間去吃飯和休息,在會場吃完同志們帶來的飯後繼續回答代表們的提問。
這讓李泰來覺得非常興奮,他象遇到了知己一樣高興。
與此同時,李泰來開始了為自己的科研成果進行申報。1997年12月,李泰來所在的南京地質學校正式向省科委提出申請;1998年4月28日,江蘇省科委組織專家進行成果鑑定。
1998年7月27日,鑑定結果出來了——一致通過!
在1998年第10期的《江蘇科技成果通報》上,對於李泰來的理論有這樣一段介紹——
江蘇科技成果公告 G981047-10
物體自然升落法則的發現與套用
鑑定證書編號 蘇科鑒字(98)第207號
主題詞物體自然升落法則套用研究
物體自然升落法則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對“自由落體”、“單擺振動”、“流體靜壓”、“浮力”和“萬有引力”的認識,與此有關的科學技術將全面更新。……該項理論已成功地運用於研究地質學,改變了地質學的基本觀點,建立了全新的“第二代地質學”,並出版了有關專著。
……
也許是李泰來的理論對傳統理論挑戰的火藥味太濃,鑑定證書中最終沒有出現“推翻五大物理經典定律”的字樣,但是這已經讓李泰來很滿足了。
畢竟,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承認。
在1999年第2期的《教學與科研》雜誌上,李泰來的《五大經典物理定律的改正》也終於發表。
誰承認他在挑戰權威
採訪時我們的話題不由談到6月4日華裔科學家王理軍博士的驚人發現上。“如果說我的研究成果和王理軍博士的有相似之處,那應該是我們對傳統理論的勇於否定。”
“其實也不能說傳統理論就完全錯了。科學是永無止盡的,其中由於現實條件的限制也有一個盲人摸象的過程。加利略當年的實驗有沒有錯?沒有,在場的人全部親眼看見了兩個重量大小不等的鐵球同時落地。但是,他得出的結論卻是錯的。為十么?以偏蓋全。兩個鐵球不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物體。當時的實驗條件也無法證實這一點。”
“我也不認為自己的理論就100%正確了,若干年後也許會有其他的人出來挑戰,這是很正常的,只有這樣科學才會發展,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才會走出盲人摸象的怪圈。舉個例子,人們以前對宇宙的認識也有偏差,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可以發射宇宙飛船了,才發現當時的很多觀點都是錯誤的。以後人們還將發現很多關於宇宙的錯誤觀點,在不斷否定的過程中對宇宙才看得更清楚。”
但是,和國外相比,李泰來挑戰傳統理論的道路卻由於某種原因而顯得漫長。
 2000年的5月26日晚上10點,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調查》節目做了《諾貝爾獎離我們有多遠》的專題。看過節目後,李泰來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提筆給節目組寫了一封信——
“看了貴台5月26日《新聞調查》欄目播出的《諾貝爾獎離我們有多遠》以後,感慨萬分,我的良知促使我立即動筆給你們寫這封信。諾貝爾獎近在咫尺,就在你們眼前,中國人已經推翻了五大經典物理定律,拿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附《推翻五大物理經典定律》一文)。
……
你們怎么一點也不知,而用半個小時去討論“有多遠”。這反映了某些科學權威從心眼裡就不相信,一個普通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能夠推翻五大經典物理定律,能夠問鼎諾貝爾。中國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外國人樂得不給你諾貝爾獎,這才是中國人不能問鼎諾貝爾獎的真正原因……
五大物理經典定律都是由實驗推翻的,現在我可以做到通過實驗只需3分鐘就能推翻傳統的自由落體理論,只要13分鐘就可以推翻所有的五大經典物理定律,是真是假,來看看實驗就知道了。希望你們對此也作一個“新聞調查”。
見信後,請給個回音。”
當晚的10點,李泰來就寫好了這封信。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寄出了信並且在信中留下了自己的地址和電話。但是,直到記者去採訪的時候,李泰來都沒有收到回信和電話。
這讓他覺得有點失望。
  因為這使他想起了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推翻宇稱守恆定律的情景。那是1957年1月9日的凌晨2時,當兩位物理學家的實驗圓滿成功的時候,他們在實驗室中打開了一瓶法國美酒來慶祝這次變革的勝利。1957年的1月16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就正式宣布了他們的實驗報告。也就是說,從1925年量子力學創立的時候開始,一直被人們人為不容置疑的定律被兩個年輕人推翻了。第二天,美國各家報紙便以“物理定律錯了”為題報導了這一重大發現。
美國人遵循實驗是決定對錯的唯一原則的精神,為十么在中國做不到!
楊振寧1997年來到南京時就曾經說過,“我一生最大的貢獻並不是獲得了諾貝爾獎,而是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尋找出新的科學規律。”
李泰來今年已經70歲了,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他也希望自己的發現能夠為祖國的科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可是,他也遇到了太多的阻力,但願這一天可以早日到來。

相關條目

科研 物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