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宣[明朝官員]

李日宣[明朝官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日宣 (生卒年不詳) 字晦伯,江西省吉水縣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御史。天啟元年(1621),清軍攻下遼陽,日宣上疏,請熹宗面見大臣,共同處理政務;又請廣開言路,起用被斥退的正派官員。熹宗認為其濫薦,停薪三月。不久出任河東鹽政。還朝後,以族父李邦華任兵部侍郎,避嫌而歸。天啟五年七月,李邦華、李日宣被宦官倪文煥彈劾為“東林邪黨”而削職。

基本信息

崇禎帝即位,李邦華復職,李日宣避嫌不出。崇禎三年(1630)復官,巡按河南。還朝後掌管河南道事。宦官王坤詆毀大學士周延儒,日宣與同僚認為內臣職在監軍,不應侵擾輔臣。後歷任大理寺丞、太常卿。崇禎九年冬任兵部右侍郎,鎮守昌平,後進左侍郎總督戎政。因功晉升兵部尚書。崇禎十三年擢吏部尚書。崇禎十五年主持廷推,崇禎帝以其廷推不公而加以譴責,日宣奏辯被下刑部獄,發配戍邊重慶,赦還後病逝。著《敬修堂全集》30卷、《太僕志》22卷、《祀戎奏議》16卷、《按豫勿喜錄》20卷、《枚卜始末》1卷。

明代名人(一)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說亡於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復興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