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聯

李文聯

李文聯,男,1956年2月出生,襄樊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現從事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套用的教學、研究以及多媒體教學的研究工作。長期從事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多次獲省級和院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基本信息

李文聯老師的基本信息

姓  名 李文聯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56.2
最終學歷 本科
職  稱 教授
電  話 0710-3591008 3591797 3276277
學  位 學士
行政職務 教研室主任
傳  真 3591008
所在院系 教育科學與技術系
E-mail [email protected]
通信地址 襄樊市隆中路7號(441053)
研究方向 電子技術 多媒體教學

教學之路無盡頭 不懈探尋有蹊徑
——襄樊學院教學名師李文聯教授的事跡材料

李文聯,男,1956年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襄樊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襄樊學院教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科學與技術系科學教育教研室主任。現主要從事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套用課程、多媒體教學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愛與責任,使他堅守三尺講台,不輟耕耘二十六載

李文聯李文聯老在實驗室
李文聯老師學源本校,而非名校“豪門”。也許是天性使然,從留校參加工作的那天起,他就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深情地愛著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已故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大師有句名言:“戲比天大”,套用在李文聯老師身上那就叫“課比天大”。在他看來,講好每節課,就是一個教師比天還大的責任。他愛校愛系愛實驗室愛每一個求知的學生,他的愛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責任。所以,為當好一名稱職的教師,李文聯老師二十六年如一日,從沒停止過潛心鑽研與辛苦耕耘,孜孜不倦,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他從一個普通教師成為一個教授,成為一個學科帶頭人,成為一個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其中的艱辛與甘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曾經作為李文聯教授當年老師的退休老教師這樣評價:他渾身有一股鑽勁和韌勁,乾什麼事都很用心,鍥而不捨;
——學校教務處評價他是一個把工作當事業,為了學校、為了學生、為了教學而無私奉獻,甘願付出一切的人;
——教學督導組評價他治學嚴謹、諳熟教學內容,勇於教改和創新,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講授得心應手,充滿激情;
——系裡青年教師評價他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進步,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積極引導他們大膽進行教學研究、科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在課程建設中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使電子電工類課程教學形成了良好的教學梯隊;
——學生評價他第一課堂善於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同一門《現代教育技術》課程,他的講授能受到文理科專業學生同樣的歡迎,並激發學生同樣強烈的求知慾;在第二課堂他適時保持第一課堂的溫度,認真組織指導學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及其它各類科技活動,連續幾年多次參加全國、全省大賽,屢獲殊榮,這在同類學校是少見的;在此之外,他作為高年級指導老師,善做學生思想工作,諄諄誘導,誨人不倦,幫助各類困難學生,化解心理危機,使他們重拾生活信心,被學生視為良師益友。
在襄樊學院,無論是學校領導、部門負責人,還是李文聯老師所在系和其它相關院系的師生,都對他有很好的口碑。在教師這一平凡的崗位上,他曾多次獲得如“優秀教師”、“優秀科技園丁”、“電子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大學生科技成果優秀指導教師”、“教育實習優秀帶隊教師”、“三育人先進個人”、“師德標兵”、“科研標兵”和“教學標兵”等榮譽稱號。
鞭揮日月,規尺方圓,辛勤園丁收穫教學改革與科研碩果
在李文聯老師看來,教學業務之路本無盡頭,若路有盡頭,則盡頭之處應還有路。他從不滿足於既有經驗的重複,他需要做的事情是教案周周寫,教改時時新,盡己所能教好教活每一門課程,為的是緊貼知識前沿,培養創新人才。
李文聯李文聯老師編寫的著作
2002年以來,李文聯老師一直致力於教學改革、教學研究和科研工作,多項成果在省內外同行中產生重要影響,這在地市州院校是少有的。作為教授,他始終堅守教學一線,承擔多門本科課程教學任務,每年完成300多學時 。在此同時,他精心設計製作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工電子技術》、《電磁學》、《電工學》、《CAI課件設計與製作》、《現代教育技術》、《攝影攝像基礎》、《中國現代文學》和《古代漢語》等多門課程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其中電子技術系列多媒體教學軟體獲得2005年湖北省高等學校課件評比二等獎;先後主持或參加與完成了8項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和2項廳級科研項目,在研廳級科研項目2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智慧型化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於2003年被批准為實用新型專利;2004年又主持完成了由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組織的國家級重點項目“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電氣信息與電工信息類子課題項目《電類專業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手段和方法的創新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在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創新與實踐》的研究任務。在從事以上項目研究中,他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ISTP收錄1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主編或參編教材5部。
教學改革無禁區,有探索就有發現,有發現就有收穫。近年來,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李文聯老師圍繞培養學生在電子技術套用方面的發明創造思維能力、實用電子電路設計製作能力的目標,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大膽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改革,力求做到課程的教學內容能反映更新的科技成果,教學過程貫穿創新方法和科學思維,重視實踐環節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最佳化《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體系,成功地探索研究出多媒體實驗教學的新方法。李文聯老師將代表著儀器儀表發展的最新潮流的虛擬儀器與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用虛擬儀器進行多媒體演示實驗和探索性實驗教學,解決了一部分傳統演示實驗效果差、不能顯示動態過程的難題,發表研究論文多篇,多次在國際、國內會議上進行交流。以基於虛擬儀器的多媒體演示實驗為主要創新點的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模擬電子技術遠程教學系統》,2003年通過了省級鑑定,2005年獲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以基於虛擬儀器的多媒體演示實驗為重要內容的國家級重點項目“21世紀中國高等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與實踐”之電氣信息與電子信息類子課題項目——《現代教育技術在套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創新與實踐》,2005年獲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成功完成上述重要教學研究項目之後,李文聯老師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數位化物理實驗的教學研究工作之中,用基於虛擬儀器的計算機實測技術改造一些傳統的物理實驗,以實現物理實驗的數位化和計算機化,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這一教研項目作為一亮點和特色,為我校建設省級基礎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贏得了一定優勢,受到有關專家的好評。
平凡崗位,默默奉獻,教書育人,“哲理馬夫”追求一種高尚的師德境界
熟悉李文聯老師的人,無不稱道其高超而精湛的教學藝術以及許許多多的項目成果和榮譽,難怪同學們都這樣認為:無論是畢業論文、省大學生“挑戰杯”,還是全國的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只要有李文聯老師指導,想不獲獎都不可能,李老師神了!難道李文聯老師真有“點石成金”之術?其實他一點也不神,他很平凡也很普通,只不過是他在指導學生過程中比他人更捨得付出心血和汗水。同學們都說,每指導一次全國或省級電子設計競賽活動,李文聯老師要瘦下幾斤來,一點也不為過,賽前準備他可以做到連續10多天泡在實驗室,與參賽同學同吃、同住、同做實驗,白天餓了吃便當,夜裡餓了啃速食麵,困了累了趴在實驗台上小憩一會兒,同學們若有疑問,他隨叫隨答;一時短缺晶片和元器件,他多方為同學們尋找,有時還自己掏腰包購買或驅車回家拿……
李文聯老師深知經濟拮据對一個好學的陝西貧困學生的心理和精神意味著什麼,於是,他沒有簡單地給予金錢救濟,而是想方設法安排這位同學做實驗室工作助理,並吸納其參與教改科學研究項目,讓貧困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換取應有的報酬。事實上,這位貧困生現在已基本衣食無憂,但更有收穫的是通過參與李老師的項目或課題,還鍛鍊和培養了他一定的科研能力,目前已有多篇論文發表和幾項專利申報。師恩厚重,無以為報,樸實的陝西學子想在自己的論文和專利申報書上署上李文聯老師的名字,但被婉言謝絕……
李文聯老師在2003年評上教授,在常人看來,該歇歇腳,是享受的時候了,但他並沒有片刻的停息,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精力時有不濟,他常常做出許多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作為核心成員,2003年為我校義務研發完成的《學分制教學管理系統》,至今仍在運行,但在投入使用之初的幾年,遇到諸多阻力,要求停止使用此軟體,重新招標購買專業軟體公司現成品的呼聲很高,軟體購置費用也只有10餘萬元,但以李文聯老師為代表的軟體研發小組仍頂住壓力,向學校領導慷慨陳辭:儘量使用學校自己的軟體智慧財產權,他校的經驗只能借鑑,不能照搬,各校都有自校具體情況的特殊性,我們採用自己的軟體,可以邊使用,邊修改,邊完善;況且,購買市場軟體還須大量軟硬體支持和匹配,費用高達50-60萬元,而我們可以不計任何報酬……

——他義務協助教務處、網路中心為我校所有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上網以及物理和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做了大量技術工作;
——他連續幾年義務為全校教師和崗前青年教師進行多媒體課件製作培訓,前後總計有600多人次,200多學時;
——他利用節假日,到我校設在保康、谷城、棗陽等縣市的教育實習基地,義務為當地中國小教師、教育行政管理幹部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多達1000餘人次,為我校山區資教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極大地促進和鞏固了教育實習基地建設;
——他在2005年被同時評為學校師德、教學和科研三項標兵,而他卻主動提出,只選擇其中一項,把另外兩項榮譽留給其他有成績和有貢獻的教師。

千秋業,看講台世界,五彩斑斕;蠟炬燃,盡一生心血,青勝於藍。披星荷鋤,培桃育李;端品為先,最講奉獻。
這,就是名師李文聯教授的風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