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妙福,推廣技術改造經驗,使河北省紡織工業迅速發展,產品結構改善,出口貿易不斷提升。從1995年起,致力於國產清梳聯的推廣、套用工作,系統總結提出清梳聯工藝規律。為促進全國棉紡織企業技術進步作出了貢獻。
履歷
李妙福,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由學校安排提前進廠工作,任上海振興毛紡廠技術員。1950年赴河北參加石家莊紡織廠的建設,先後任技術員、車間主任、織布分廠副主任,1956年任工程師。他致力於建立健全技術管理制度,使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顯著提高,1956年在布場實行“不拆布”、“零分布”,當年在華北紡織系統廠際競賽中獲“紅旗工場”的稱號,被評為河北省輕工系統先進工作者。1958年任石家莊市紡織管理局工程師。他深入基層,善於總結經驗,組織交流推廣,使各廠基礎性技術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石家莊市棉布質量位於全國先進行列。他還針對布機高速中出現的問題,組織總結了“快、小、松”的經驗,有效地降低了梭子、皮結消耗,並在全國交流,為當時的高速化起到積極作用。他參與總結“仇鎖貴工作法”,在全國掀起了學習“仇鎖貴工作法”的熱潮。他還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有關單位、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共同進行軍布改革的研究,取得良好的服用效果和經濟效益。
1966年任石家莊國棉七廠總工程師。棉紡七廠是個擁有500多檯布機的自紡、自染、自織的色織廠,“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領導處於癱瘓狀態。他依靠老工人加強基礎性技術管理,使生產逐步正常。在全國色織布出口很難交貨的情況下,國棉七廠90%的布機生產出口產品,並基本做到按時交貨,受到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的讚揚。
1975年起任河北省輕工廳副處長、處長、副總工程師,1983 年任總工程師。1982年評為高級工程師,1983年晉升為教授級高工。河北省紡織工業是出口大省,為改善出口產品的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李妙福組織有關處室,全面編制河北省紡織行業發展規劃,積極組織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在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全省各地市的努力下,有計畫地新建了一批高質量的棉紡織廠,使全省棉紡織行業迅速發展,並帶動了針織、複製、印染等下游企業;同時組建了秦皇島腈綸廠、邯鄲錦綸廠,改造和擴建了保定化纖廠,擴大了化纖生產品種和能力,使河北省紡織行業的生產能力和花色品種有較快的發展。為提高出口產品質量,針對市場要求,他突出抓了高檔精梳紗,擴大無結紗、無梭布、清梳聯以及氣流紡紗和試驗儀器;為解決引進設備資金,他和外貿密切配合,採取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合資、合作辦廠等方式,共建設合資、合作企業10個,約15萬紗錠,氣流紡紗5000頭,無梭織機300餘台,針織大圓機40台;此外,還利用政府貸款、租賃貿易等多種形式,共引進清梳聯生產線16條,高效精梳機105台,自動絡筒機50餘台及針織、印染等先進設備,為提高河北紡織工業的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91年退休後,仍關心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並將工作的重點轉向紡織工程學會的工作。1993-1999年擔任陳維稷優秀論文評審委員會委員,1991年後為河北省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顧問;1995年起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棉紡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顧問。他十分關注國內清梳聯的發展,在1996年第一條國內清梳聯生產線試驗成功後,積極參與清梳聯設備的改進和提高,探索清梳聯工藝的規律。2003年提出清梳聯工藝的一個矛盾、三個規律,概括了清梳聯工藝的精華。他還十分關心紡織學術活動,努力辦好學會紡織工藝技術研討會,並曾多次在全國性紡織學術活動中做學術報告,深受與會者歡迎
主要著作
1.李妙福編.棉紡織實用手冊.石家莊:石家莊市紡織工程學會,1986
2.李妙福編著.國外新型棉紡織設備手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3.張永椿、李妙福、榮鴻昌等(以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河北省紡織工程學會、北京市紡織工程學會名義編著).棉紡織技術改造方案剖析.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94
4.李妙福.國產清梳聯的發展和使用管理.棉紡織技術,2002(7)
5.李妙福.深化開清工藝研究,推進清梳聯技術發展.清梳聯技術文獻彙編.棉紡織技術
6.李妙福、蘇馨逸.清梳聯的工藝矛盾、規律和若干問題探討.中國紡織工程學會2003年全國清梳聯、精梳工藝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7.李妙福.清梳聯的工藝質量指標和工藝原則探討.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2004年全國棉紡織行業紡紗技術年會“中國棉紡織企業總工程師論壇”論文集
8.李妙福.清梳聯設備剖析和趨勢.紡織工藝設備,20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