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李國敏,1963年生。1984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專業,分別於1988年和1994年在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獲得水文地質專業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李國敏 李國敏

李國敏,1963年生。1984年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專業,分別於1988年和1994年在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獲得水文地質專業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94-1996年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水文地質與環境教研室副主任、講師與副教授。1996-1997年在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7-2004年任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究員(地質科學家)。200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委。2003年12月起任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方向

1 地下水資源評價﹑管理及最佳化開採方案設計;

2 地下水動力學;

3 地下水流動與污染物運移數值模擬;

4 地下污染理論與防治對策研究;

5 廢物處置場環境水文地質風險分析與評價。

科研簡歷

1991年赴美國喬治亞大學自然資源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1992-1993年赴德國卡塞爾大學和海德堡大學進行合作研究(交換博士生)。1994-1996年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作,講授地質研究方向專業課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1996-1997年赴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開展博士後研究,從事地下變密度流體運移數值模擬及最佳化決策研究。1997-2004年在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地球科學部工作,主要從事美國Yucca山核廢物處置研究計畫中水文地質與地下水數值模擬,以及裂隙系統中地下水流動與污染物運移研究。

科研成果

通過在國內外大學及研究機構工作,在地下水資源評價﹑地下水動力學﹑地下水污染防治﹑核廢物處置場環境水文地質風險分析與評價等套用基礎研究方面,特別是在推動計算機三維數值模型模擬在該學科的套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參加或主持的科研項目獲得了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特殊貢獻獎﹑全國第六屆優秀勘察金獎﹑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一等獎﹑地質礦產部找礦一等獎﹑廣西區科技成果三等獎﹑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獎等。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

論著

Yanhui Dong,Guomin Li.A Parallel PCG Solver for MODFLOW. Ground Water,2009,47(6):845-850 (國際SCI)

Jinlong Zhou,Guomin Li,Feng Liu,Yiping Wang and XiaojingGuo.DRAV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ssessing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in the Arid Areas:A Case Study of Pore Phreatic Water in TarimBasin, Xinjiang,Northwest China.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2009,10 (國際SCI)

Duo-Xing Yang, Guo-Min Li, De-Liang Zhang.A CE/SE scheme for flows in porous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s.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2009,9(2):226-276 (國際SCI)

DuoxingYang, Yipeng Yang,V.A.F. Costa.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on-Darcian flow through a porous medium, Particuology, 2009, (7): 193-198 (國際SCI)

Zhou Jin-long, Dong Xin-guang, Li Guo-min.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Xinjiang Plain Area.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2009 (國內SCI)

LI Ming,LI GuoMin,YANG Liao,DANG XueYa,ZHAO ChunHu,HOU GuangCai,ZHANG MaoSheng.Numerical modeling of geothermal groundwater flow in karst aquifer system in eastern Weibei, Shaanxi Province.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7, 50(I): 36-41 (國內SCI)

DONG YanHui, LI GuoMin,LI Ming.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regional ground water flow in Beishan area, GansuProvinc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9,54(16): 3112-3115 (國內SCI)

李國敏,黎明,韓巍,TSANG Chin-Fu.裂隙中滯水區對溶質運移影響的模擬分析.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S2: 3855-3860 (EI)

李國敏,趙春虎,郭永海,王駒,黎明.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場甘肅北山預選區區域地下水循環模式與意義.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2007,26卷增刊: 610-611 (中文核心)

黎明,李國敏,楊遼,黨學亞,趙春虎,侯光才,張茂省.陝西渭北東部岩溶熱水運移數值模型研究.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6,36(增刊Ⅱ): 33-38(中文核心)

董艷輝,李國敏,郭永海.SRTM3 DEM 在區域地下水數值模擬中的套用.工程勘察,2008,(11):41-43 (中文核心)

徐海珍,李國敏,張壽全.小型飲用地下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方法套用比較.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8,35: 492-495(中文核心)

趙春虎,李國敏,黎明,肖永吉,樊榮.盆地地下水系統的數值模擬研究-以山西靈石靜升盆地為例.地下水,2008,30(2):14-17(科技核心)

周金龍, 王水獻, 董新光, 王毅萍.新疆平原灌區鹽鹼地改良利用區劃研究.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2008, (2): 34-36 (中文核心)

趙春虎,李國敏,雷奇峰,葉善東.數值模擬技術在地浸采鈾礦山中的套用.工程勘察,2008,(7):27-31 (中文核心)

趙春虎,李國敏,雷奇峰,葉善東.某砂岩型地浸鈾礦地下水水流三維數值模擬.鈾礦地質,2008,24(4): 34-36(中文、科技核心)

尚海敏,李國敏,於進慶.環境同位素技術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套用.地下水,2008,30(2):18-22(科技核心)

韓巍,李國敏,黎明,李廣賀,李洪明,武三三,張應華.大武水源地岩溶地下水開採動態數值模擬分析.中國岩溶,2008,27(2):182-188 (中文核心)

周金龍,吳彬,李國敏,劉豐,王毅萍,郭曉靜.DRAV模型及其在內陸乾旱區地下水脆弱性評價中的套用-以新疆焉耆縣平原灌區為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8,增刊:313-319(中文核心)

吳文強, 李國敏, 呂鍇, 賈小平, 尚海敏.工業經濟主導型城市社會發展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 (9):52-54(中文核心)

喬小娟,李國敏,都潔,周金龍,杜成元,孫中惠,巫潤建,周鵬鵬.太原市西山岩溶水系統水文地球化學特徵分析.中國岩溶,2008,27(4):353-358 (中文核心)

巫潤建,李國敏,黎明,許志剛,曾榮樹.松遼盆地鹹含水層埋存CO2儲存容量初步估算.工程地質學報,2009,17(1): 100-104 (中文核心)

徐海珍,李國敏,張壽全,董艷輝.地下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方法研究綜述.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9,29(2): 80-84 (中文核心)

喬小娟,李國敏,王宏義,黎明,樊榮,肖永吉,趙春虎,徐海珍.利用 CFC定年數據計算靜升盆地含水層滲透係數.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9,(3): 21-24 (中文核心)

周金龍, 董新光, 王毅萍.內陸乾旱平原區水土資源開發與鹽分再分布的關係.水資源保護, 2009, 25(2): 23-24,86 (中文核心)

吳文強,李國敏,陳求穩.地下水數值模擬中分散式水文模型的耦合套用.勘察科學技術,2009,(5): 48-51 (中文核心)

巫潤建,李國敏, 董艷輝,黎明,喬小娟.錦州某地下水封洞庫工程滲流場數值分析.長江科學院院報,2009,26(10): 87-91(中文核心)

董艷輝,李國敏,趙春虎,葉善東.套用水力層析法刻畫含水層非均質性.工程勘察,2009,37(12): 58-61 (中文核心)

Li G. and C. F. Tsang, Seepage into drifts with mechanical degradation, J. Contaminant Hydrology, V.62-63: p. 157-172, 2003.

李國敏 C.F. Tsang,地下非均質非飽和帶中隧道的滲流問題數值模擬——介質參數的靈敏度分析,地球科學,2003年第5期

成建梅 李國敏 陳崇希,2003,濱海、海島海水入侵模型研究——以山東煙臺廣西北海為例,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Li G., Tracer mixing at fracture intersections, Environmental Geology, 42(137-144), 2002.

Birkholzer J., Li G., Tsang C.F. and Y. Tsang, Modeling studies and analysis of seepage into drifts at Yucca Mountain, J. Contaminant Hydrology, V.38(1-3), p.349-384, 1999.

陳崇希 李國敏 1996,地下水溶質運移理論及水質模型,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李國敏 石欽周 馬英傑,鄭州北郊地下水三維流動數值模擬研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6年第5期,P4~7

李國敏 陳崇希,含水層系統地下水溶質運移三維有限元模擬軟體設計與套用,地球科學,1996年,V21 No1, P103~107

李國敏 陳崇希 沈照理 蔣同根,潿洲島海水入侵模擬,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5年第5期,P1~5

Li G. and C. Chen, Determining the length of confined aquifer roof extending under the sea by the tidal method, J. Hydrology, 123, 97-104,199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