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28年李健生由上海回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在校時受到鄧演達的接見,並加入鄧演達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也就是農工民主黨的前身。鄧演達被國民黨當局殺害後,李健生憤然帶人前往國民黨北京衛戍司令部,張貼反蔣標語。
1933年,李健生再次棄學南下參加民主革命運動,並與章伯鈞結為連理,從此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她先是參加了福建人民政府的反蔣抗日活動,此後,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引下,投入到團結抗日的革命活動中。她先後赴武漢、重慶等地協助章伯鈞聯繫進步人士,商談工作,安排生活,結識了許多著名愛國人士、學者、教授以及共產黨的重要人物。在重慶,參加了鄧穎超組織的“中國婦女聯誼會”,積極從事抗日救亡活動。
解放戰爭時期,她與其他同志一起成立了港九聯誼會、婦女生產合作社,做了許多有利於民主革命和婦女運動的工作。
全國解放後,李健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政權的建設中。她出席了第一屆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參加了第一次赴朝慰問團和土地改革工作團,並出訪了蘇聯、印度、緬甸等國。
作為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北京市紅十字會會長,她為北京市的衛生事業也作出了貢獻。
1957年反右運動,李健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更嚴重的衝擊。
1987年始李健生先後擔任農工民主黨中央常務委員、中央咨監委員會副主席,民盟中央婦女委員會副主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一、二、五屆執委等職。
1990年,李健生女士去世後,新華社的訊息稱她為:著名愛國人士、中國共產黨的老朋友。讚揚她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和祖國的統一作出了貢獻。
1993年,李健生的子女捐出名人字畫321件、人民幣20萬元在她的家鄉懷安縣建立李健生教育基金,支持發展教育事業。懷安縣在柴溝堡鎮設立了李健生生平展室,以紀念這位巾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