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祚家族墓地
朱昌祚家族墓地位於高唐縣梁村鎮朱樓村西南約2公里處,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當地農民種地除鹼,不斷把田間地表面鹼土往墓地堆積,至使該墓地逐漸形成高80cm的台地,現墓地(即台地)東西長75m ,南北寬38m。墓地共有墓冢九座,依次是:1號朱仲卿墓,2號朱美先墓,3號朱弘祚墓,4號朱昌祚墓,5號朱朱先墓,6號朱東朴墓,7號朱德祚墓,8號朱錫祚墓,9號朱茂祚墓。
朱昌祚二世祖朱仲卿是明朝時期從山東青州府遷到高唐縣朱樓村,到朱昌祚已是第四代。朱昌祚,字雲門,生於1628年前後,自幼天資聰穎。清兵第一次入關至高唐,將他掠走,編入漢軍鑲白旗,因為他既懂漢文,又懂滿文,很快官至宗人府啟心郎。
順治十八年(1661)朱昌祚由工部侍郎遷任浙江巡撫,平盜賊、減稅賦、免欠餉、撫難民、除兵役,人稱名宦,享譽頗遠。大旱年間,他勸說富戶獻糧,請朝廷賑濟,自己也捐出俸祿救濟災民。由此得以救活民眾達數十萬人。3年後,朱昌祚又遷升江西總督,但未到任。後再遷升兵部尚書,督冀、魯、豫3省,人稱“朱三省”。此時輔政大臣鰲拜,以鑲黃旗地畝瘠薄,要圈換鑲白旗地畝並開墾成熟的民地,要將旗內漢人全部逐出,弄得民不聊生,朱昌作調查審理上疏反對,卻被鰲拜誣陷絞死。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帝將鰲拜治罪,為朱昌祚平反,詔復原職,賜祭葬,謚“勤”。此事在《清史稿》等古代史書中均有詳細記載。朱昌祚之子朱紱,官至大理寺卿,政績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