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才朝

朱才朝

朱才朝,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力學學會流控專委會委員,齒輪製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齒輪傳動與摩擦材料研究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98年獲機械學博士學位,2003年破格聘為教授,2004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05年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7年入選重慶市中青年骨幹教師,2008年被聘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011年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交流訪問,2012年入選重慶市首批學術學科領軍人才。長期從事新型傳動及振動噪聲分析與控制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主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等項目30餘項。以第一獲獎人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主研人獲省部級二等獎4項、其他獎勵4項。在《ASME 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130餘篇,被SCI/EI收錄100餘篇,申請和獲權國家專利26項。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朱才朝,男,1967年8月生,湖北麻城人,工學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 ,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 ,兼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齒輪製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流體控制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齒輪箱傳動與摩擦材料研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力學學會委員、重慶市金屬學會委員、重慶市科協高級會員、重慶大學博士後聯誼會理事長、重慶市博士後聯誼會理事。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重慶市十佳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 ,2007年獲選“重慶市高校青年骨幹教師” ,2008年獲選“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 ,2012年入選重慶市首批“百名學術學科領軍人才”培養人選 。

1998年獲重慶大學機械學博士學位,2000年至2004年在重慶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從事兩站博士後科研工作。長期從事機械傳動和機械系統動力學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參加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及重慶市重點攻關計畫項目等在內的科研課題30餘項,省部級鑑定10餘項。先後以第一獲獎人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作為主研人獲重慶市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其它省部級獎勵4項。在《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機械工程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近60篇,申請和獲權國家專利18項,軟體著作權登記1項,制定行業標準1項,培養博後、博士、碩士近100人 。

教育經歷

1985.09~1989.07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一系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9.09~1992.07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一系冶金機械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5.09~1998.07 重慶大學機械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2000.09~2002.07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後工作站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

2002.09~2004.09 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後工作站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

工作經歷

1992.09~1995.07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一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95年被聘為講師;

1998.09~2000.07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2000年被聘為副教授;

2000.09~2002.10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任職機械設計系副主任兼支部書記;

2002.10~2008.09 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教學科研工作,2003年被聘為教授,2004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8.09~至今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任職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

2011.07~2012.01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齒輪傳動、機械學、動力學、精密傳動、測試診斷

學術兼職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產工程分會齒輪製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流體控制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齒輪箱傳動與摩擦材料研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市力學學會委員、重慶市金屬學會委員、重慶市科協高級會員

負責或參加的研究項目

主持或參加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及重慶市重點攻關計畫項目等在內的科研課題30餘項,省部級鑑定10餘項。

部分論文、著作、成果

[1] Dynamic analysis of heavy duty marine gearbox with gear mesh coupling,Proc.IMechE PartC:J.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09, 223:2531~2547

[2]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Helical Conical Gears Used for V-drive Marine Transmissions.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Proc.IMechE Part C:J.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11, 225:216~224

[3]Modal Predicti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Wind-Turbine Planetary Gear System with Flexible Planet Pin,Advanced Science Letters,2011, 4(3)1219~1224

[4]Geometry design an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of crossed beveloid gears for marine transmissions,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1, 24(5): 1~9

[5]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pulley-drive CV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2010, 11, 257~261

[6]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gove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pulley-driv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Proc.IMechE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2010,224, 775~784

[7]Analysis on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w axis-fixed cycloid gear,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0, 91-101:60~63

[8]大功率船用齒輪箱系統耦合非線性動態特性研究,機械工程學報,2009, 45(9): 31~35

[9]新型環式減速機的動態特性,機械工程學報,2008,44(4): 58~62

[10]基於流變應力特性的鋁合金淬火殘餘應力數值模擬及試驗研究,機械工程學報,2010,46(22): 41~46

[11]新型平行動軸少齒差環式減速機,農業機械學報,2007, 38(12):165~168

[12]小傾角船用齒輪箱系統固有特性研究,振動與衝擊,2010,29(5): 123~127

[13]大功率船用齒輪箱系統熱彈耦合分析,船舶力學,2011,8: 898~905

[14]大功率船用齒輪箱模糊可靠性最佳化,船舶力學,2010,8: 915~921

[15]新型定軸擺輪減速傳動分析,重慶大學學報,2010,33(4):7~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