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濕地松無性系種子園的創建者
朱志淞,廣東省新會縣人,1910年6月14日生於廣州市。在青少年時期,跟隨其父母在新加坡生活、讀國小,後到香港讀中學。1929年到廣州中山大學預科學習,1931年轉入農學院森林系,專攻林業。不料,在大學二年級時,其父經商破產,斷了家庭的生活供給。他靠自己教書、寫稿來維持生活,繼續學習。1935年7月畢業,獲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後,朱志淞曾任香港農殖訓練所農場主任、廣東省農林局北區林業區主任、中山大學農學院助教、副教授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廣東省農林廳、林業局(後改為林業廳)科長、副總工程師,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85年任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顧問。朱志淞是國家科委林業專業組成員,國際林學會聯合會會員,國際生態學會常委,中國林學會第四、五屆理事,廣東省林學會第三屆副理事長,廣東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朱志淞是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籌建負責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全國第一個面積最大的濕地松無性系初級種子園,並在指導德慶縣水土流失地區植樹造林和湛江沿海沙地營造木麻黃防護林帶,以及廣東省直播馬尾松和濕地松大面積造林技術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朱志淞在50多年的林業生涯中,從事科學研究工作30餘年,成績卓著。50年代,他主持的“木麻黃海防林帶的營造技術”成果,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60年代,他主持的“濕地松種子園營造技術的研究”及“引種馴化和推廣15種優良速生用材樹種”成果,獲1979年廣東省科學大會獎;70年代,他主持的“濕地松人工林的綜合栽培技術”和“台山濕地松種子園高產綜合管理技術的研究”兩項成果,獲1984年廣東省林業廳科技成果一等獎。他主編的《海南主要經濟樹木》一書,1979年獲廣東省科學大會獎;他和丁衍疇、王觀明編著的《加勒比松》一書,獲1988年廣東省林業廳科技成果二等獎。1985年獲中國林學會頒發的從事林業工作五十年榮譽證書。此外,他還翻譯和編輯《國外松》、《桉樹》等科普小冊子26種。到了晚年他帶病堅持主持《濕地松》一書的編寫工作。
試驗與推廣馬尾松直播造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廣東省宜林荒山荒地面積806萬公頃,水土流失面積100萬公頃,採取什麼方法加快荒山、崩山的綠化速度呢?1950年,朱志淞根據馬尾松耐瘠薄、耐乾旱的特性,提出採用先鋒樹種馬尾松直播造林綠化荒山的主張,並親自在廣州市郊等地設立試驗點,開展馬尾松直播造林試驗,獲得成功,為後來廣東全省大面積推廣馬尾松直播造林提供了科學依據。1951年,朱志淞深入到廣東德慶縣馬圩等地設立崩山治理試驗站,並親自負責技術指導,開展了植樹造林控制水土流失的研究,為崩山造林提供了多快好省的方法。其要點是:(1)馬尾松直播造林,治理水土流失;(2)在崩山口實行“崩口台階化,台階上造林綠化”;(3)“造林綠化與谷坊攔沙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進一步治理水土流失。在各級黨政領導和廣大民眾的支持下,他積極推廣馬圩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經驗,奮戰30多年,使原有崩崗2萬多處、土壤侵蝕極為嚴重的德慶縣,水土流失面積的89%得到治理,森林面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5.3萬公頃發展到1989年的12.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4.5%,不少鄉鎮出現了青山常在,松脂長流,水土保持,農田穩產,五業發展的局面。
致力於木麻黃海岸防護林的營造
50年代,廣東省西南方的海岸上,出現了一道綠色的長城。它是用樹木,主要是木麻黃構成的。這就是廣東省西南方濱海沿岸的防護林帶。
面對著南中國海,這道林帶抗拒颱風、捍禦飛沙、固定沙丘、防止乾旱、保護農田,同時也供套用材和燃料,從而改善了當地700萬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狀況。
在林帶建立之前,這裡沙荒地鹽鹼含量高,從不長林木,僅有稀少的雜草零星分布,風、沙、潮災嚴重,受風沙為害的農田達13.3萬公頃。那兒的居民,過著艱苦的生活,他們要么等待飢餓和死亡,要么背井離鄉,往外地逃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地人民採用過“築牆”、“圍籬”、“種蔓”等方法,力求阻擋狂風和飛沙,但成效甚微。1954年春季,朱志淞肩負著“植樹造林、防風固沙、造福人民”的重任,帶領科技人員在湛江市南三島、吳川縣限口、電白縣博賀等地設立試驗點,開展沿海防護林的營造技術的研究。他們開始採用桉樹、木麻黃、台灣相思等幾個樹種作對比試驗。從中發現了木麻黃最耐鹽鹼,能經受一定時間的乾旱,而且有豐富的根瘤,生長迅速。這些特性,使之成為濱海沙荒地營造防護林最理想的樹種。栽植的技術也逐步改進,開始的時候,是用1—1.2米高的苗木來栽植,植穴寬深40厘米,先用糊狀的泥漿傾人植穴內,然後植苗其中。這個方法雖可獲得較高的成活率,但以後卻證明這不是一個理想的方法。到了較長的乾旱季節,植穴內的泥漿結成硬塊,抑制了苗木根系的生長,特別是妨礙了根瘤的發展,有些苗木轉趨衰弱,有些枯萎至死。他們吸取了這一教訓,就改用容器育苗,即以紙袋、聚乙烯、竹筒、土磚、稻草和泥的土缽等作容器,培育苗木,然後移植在更大的竹筐上,繼續培育到苗高達到1.2—1.5米時,連竹筐一起栽植。這種苗叫竹筐苗,造林成活率可達100%。他們及時進行總結分析,把木麻黃林帶的營造技術概括為4個方面:(1)選用耐鹽鹼性強、生長迅速的木麻黃作為林帶的主要樹種;(2)種苗從裸根苗改為容器苗,最好是用竹筐苗;(3)適當深栽,保證海灘地表高溫和多風條件下造林成活;(4)造林密度由1×1米改為2×2米,並用海泥施肥。
點上開紅花,面上結碩果。試種木麻黃林帶的成功經驗,通過廣為宣傳,很快推廣到湛江全區及粵東、海南島等地。沿海各地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堅持年年營造防護林。從1955年至1977年統計,湛江全區已建成木麻黃林帶900多公里,面積29萬公頃;廣東全省已營造了同類林帶2100公里,面積8.8萬公頃,林木蓄積量達130多萬立方米,林帶效益極為顯著。湛江地區沿海木麻黃林帶建成後,改變了這一地區的自然面貌,控制了流沙,保護了村莊,復耕和擴大耕地面積1.3萬公頃,改善了民眾生產、生活,並有利於捍衛海防。吳川縣限口大隊建林帶173公頃後,被沙埋掉的26.7公頃農田得到復耕,一熟改三熟,1974年起糧食畝產由100多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博賀港口大隊建林帶153公頃後,10年來為國家、集體提供用材8000多立方米。湛江市建南三島林帶3600公頃後,改變了缺柴區的面貌,原來每年需從外地運人柴草215萬公斤,而從1977年起,每年卻調出薪柴2550萬公斤,並上調木材1萬多立方米,林業年收入270萬元。
“木麻黃海防林帶的營造技術”這項科研成果,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1年,朱志淞總結這項科研成果,用英文撰寫了《南中國的綠色長城》文章,在美國《林業》雜誌(1981年5月)發表,介紹廣東省海岸木麻黃防護林的成就,引起世界各國林學家的關注。聯合國糧農組織不少國家的林學家和生態學家來華考察廣東省海岸木麻黃防護林,並作了文字報導。
創建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
廣東省林科所的前身是一個造林站,1956年改為廣東省林業試驗場。1959年2月廣東省林業廳派朱志淞負責主持在此籌建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當時,全所員工44人,其中科技人員16人,只能開展林木育種、栽培技術等幾個課題的研究工作。建所以來,朱志淞一直擔任副所長、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顧問的職務。經過他精心地設計,辛勤地耕耘,如今該所已發展成為廣東全省林業科學研究、測試和情報的中心。現有職工194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6人,工程師46人,助理工程師37人;所內設有林木育種、林木栽培、森林保護、林產工業、林業情報等5個研究室。建所30年來,該所獲得國家級、省(部)級、廳級獎勵的科研成果48項。其中,朱志淞本人就有獲獎成果8項。與此同時,在朱志淞的具體指導下,該所還建立起“一園四室”,即建起樹木標本園1個,面積6公頃,栽有104科、422屬、971種樹木,試驗林87塊,12.8公頃;蠟葉標本室1個,現有標本8344號,包括214科、977屬、2362種;木材標本室1個,現有木材標本2817號、2156種(其中本省975種,外省357種,國外824種);昆蟲標本室1個,現有昆蟲標本11個目、5000多種;圖書資料室1個,現有圖書及資料各2萬冊。此外,該所還在全省各地設試驗點30多個,營造起濕地松、馬尾松、杉木、竹子、油茶等樹種的種子園、子代測定林,以及混交林、防護林等,總面積共約1800公頃。
引種馴化、推廣15種優良速生用材樹種
為了擴大樹種資源,滿足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從1960年開始,朱志淞親自組建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林木引種課題組和建設引種溫室,開展國內外優良速生用材樹種的引種馴化試驗。他遵循引種馴化——建試驗林——生產上推廣的技術路線,通過多年來的引種馴化試驗和分析研究,初步篩選出一批材質好、生長快、適應性強、經濟價值高的國內外樹種和本省的鄉土樹種,進行適生範圍試驗和栽培技術的研究,最後從近百種引種樹種中篩選出15種樹種,其中包括從國外引進的優良速生用材樹種濕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落羽杉、南洋楹、大葉相思、桃花心木、大葉桃花心木、非洲楝、石梓、柚木和國內優良速生用材樹種川楝、火力楠、紅錐、麻楝等,在全省適應地區推廣。“引種馴化和推廣15種優良速生用材樹種”的科研成果,1979年獲廣東省科學大會獎。
原產北美洲的濕地松,通過引種馴化和適生範圍試驗,在廣東省境內低丘地區生長表現良好,具有早期生長快、乾形直、產脂量高、抗性較好、經濟效益高等優點,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為了提高林木種子的遺傳品質,生產大量優質種子,朱志淞於1964年到台山縣籌建濕地松種子園,親自抓選擇園地、主持設計和選優定站工作,1965年開始採用髓心形成層貼接法進行嫁接,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濕地松無性系初級種子園,面積達120公頃。該園從1970年開始收穫種子,產量逐年增加。80年代以來,在朱志淞的指導下,該園採取鬆土、施肥、樹體管理、人工輔助授粉、及時防治蟲害等一系列有效技術措施,促進了種子園高產穩產。近年來該園年均生產種子超過7500公斤,其中有26.7公頃豐產母樹,平均年公頃生產種子最高達150公斤,已達到同類種子園的世界高產水平。到1989年底止,該園生產種子累計9。1萬公斤,成效極為顯著。台山縣紅嶺濕地松種子園,在同類種子園中,論建園先後、面積大小和種子產量都是全國第一。該園生產的濕地松種子除供應本省大面積造林外,還提供給全國10多個省、市和有關科研單位試驗和造林。據不完全統計,到1990年底止,該園提供的種子在全國可營造濕地松林104萬公頃(廣東省濕地松林達80萬公頃),並為國家節省購種外匯300多萬美元。“濕地松種子園的推廣”成果,1982年獲得國家科委、國家農委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廣東省濕地松林的崛起,已經使造林地區的民眾生活、生態景觀等發生了深刻變化,帶來的多方面效益是非常顯著的。
朱志淞在林木引種過程中,堅持“一切經過試驗”的原則,也是難能可貴的。60年代末,中國從阿爾巴尼亞引種的油橄攬,幼樹生長表現良好,上級希望大量推廣種植。從1972年起,廣東鄰近省(區)曾大面積推廣種植,而朱志淞卻認為油橄欖幼樹生長良好不等於開花結實良好,因油橄欖樹的花芽要經過低溫分化階段,而廣東地處熱帶、亞熱帶,不具備低溫促進花芽分化的條件。他認為廣東不能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種植油橄欖;在林木引種推廣上不能搞“三個一”(即領導一人說了算、一刀切、一哄而上)的做法,實踐證明,由於朱志淞堅持“一切經過試驗”的原則,廣東沒有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油橄攬,為國家避免了一筆巨大的損失。
朱志淞工作上勤勤懇懇,而生活上卻艱苦樸素。1981年以前,他家居住的地方離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較遠,所領導鑒於他年事已高,提出派車接送他上下班。但他婉言謝絕,堅持騎腳踏車上下班。1982年10月上旬,這位72歲高齡的老專家,由於積勞成疾,患了腦血栓後遺症,半身癱瘓。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住院期間,他還念念不忘台山紅嶺濕地松種子園試驗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全省濕地松子代林試驗點及濕地松的推廣情況。1984年夏天,朱志淞在步履艱難的情況下,仍然參加林木良種引種的研究和濕地松種子園的研究工作,積極參加國外專家來華的學術交流活動,還帶病乘車出差佛山、台山、電白、茂名、陽江等地,深入到濕地松種子園和子代林造林試驗點,觀察、指導研究工作。
朱志淞在病危時立下遺囑,教育子女在他去世後,將他一生的藏書贈送給研究所,死後不開追悼會等等。
朱志淞先生簡歷
1910年6月14日 出生於廣州市。
1927—1930年 在中山大學預科學習。
1931—1935年 在中山大學農學院林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35—1937年 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林學系助教。
1937—1938年 任湖南南嶽墾殖會(林墾局)技士。
1938年 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林學系助教。
1938—1941年 為香港《星報》及《星島時報》副刊譯文撰稿,1940年在香港錨中學任生物教員半年。
1941年 任香港農殖訓練所農場主任。
1942—1944年 任廣東省農林局北區(在韶關)林業區技十兼主任。
1945—1948年 任廣東省建設廳農林處技師兼科長、中山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副教授兼中山大學農學院農場技師。
1948—1949年 任中山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副教授。
1949年 任廣州市眾賢中學英文教員。
1949—1952年 廣東省農林廳林墾科科長。
1953—1955年 任廣東省林業局營林科科長。
1955—1959年 任廣東省林業廳副總工程師兼技術室負責人。
1959—1984年 任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林學會理事、廣東省林學會副理事長等。
1985—1988年 任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所顧問。
1989年4月20日在廣州逝世。
朱志淞先生主要論著
1 朱志淞.海南主要經濟樹木.北京:農業出版社,1964.
2 朱志淞.南中國的綠色長城美國《林業》雜誌,1981,87(5).
3 朱志淞.加勒比松.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