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木根

札木根,生於1151年,卒於1225年,輔佐成吉思汗行軍打仗數十年,為成吉思汗及部下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蒙古族性情豪爽,又由於天寒地凍的地域特點,蒙族人天生好飲酒、吃牛羊肉。據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的軍隊戰無不勝,往往在出征前為了鼓舞士氣有喝酒壯行的習慣,凱旋而歸後必定也要暢飲一番,但長期過量飲酒、吃肉會導致肝、胃、腎部病變,最終易引發現代醫學上所稱的眼疾、骨關節病、肝癌、胃癌等。越是英勇善戰的將軍和士兵,眼疾、骨關節病、胃癌、肝癌的發病率越高。
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稱帝,開始發發動全面的征服戰爭,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儘管這個帝國十分龐大,鐵騎征戰到了歐洲,但卻唯獨沒有侵占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據《元史·耶律楚材》記載:促使成吉思汗班師的原因,跟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一種叫“甪端”的怪獸有關。史料稱,成吉思汗為了追擊扎蘭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成吉思汗的大軍並沒有攻進印度境內,而是很快撤回到了阿富汗,其原因在於大部分將領到士兵,在當地感染眼疾(紅眼病),骨痹(骨關節病),蒙古兵本身最擅長的騎馬射箭,在這裡失去了所用,眼疾導致射箭準星差,骨痹導致騎馬難控制,很多高級將領無法領軍打仗,更有部分將領出現面黃嘔吐、返酸、腹痛,甚至死亡,耶律楚材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名叫甪端怪獸,是上天派來警告成吉思汗的,為了保全民命應儘早班師,在耶律楚材的勸說下,成吉思汗班師回國,沒再進攻印度。那個時代由於醫學很落後,很多將士一旦發現眼疾、骨痹後,慢慢的就變得不能吃飯、嘔吐、臉色發黃,關節痛,無法走路,嚴重的不到1個月就死了(實際上這種情況就是現代醫學的胃癌肝癌轉移)。成吉思汗為此甚感焦急,便召集各個蒙古部落的大夫來商討如何治療這類疾病。
1207年左右,跟隨成吉思汗多年的蒙醫札木根,在班師回家的途中,發現運用三顆針(烏日格斯圖-霞日-毛都)、密蒙花等十餘味蒙藥經過研磨,製成了內服湯藥與外用洗目湯藥,治療這類疾病效果俱佳,成吉思汗隨即任命札木根為自己的貼身御用蒙醫,專門為自己和將士們治療(因長期飲酒而導致的)疑難雜症(也就是現代的眼病、骨關節病、胃癌、肝癌等)。
通過札木根的治療,一般患病將士的眼病、骨關節病,快的數月內得到康復,惡性疾病生存期大部分延長1年以上,有的患者甚至完全康復,為成吉思汗後期的遠征保存了實力。在隨後征戰中,成吉思汗的軍隊戰鬥力如此之強,可以說,貼身御用蒙醫札木根為他稱霸歐亞大陸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札木根及其家族也得到了成吉思汗的重重賞識。從此,札木根也成為蒙古人心中蒼天所賜的神醫。札木根認為以一己之力終究薄弱,不能救治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便廣收門徒,將蒙醫發揚光大。
公元1225年,蒙醫札木根與世長辭,但其治療眼疾、骨關節病、胃癌、肝癌等疑難雜症的秘方並沒有流失,通過代代相傳,歷經數百年,這些秘方為蒙古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札木根的後世子孫及門徒依據祖輩們傳下來的蒙醫治病救人的秘方,並結合數百年來蒙古民族的生活環境和個體因素的變化,在原有配方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以適應由於不同因素所造成的差異病變,推出了明目御方等各種方術,成為蒙醫蒙藥的指導方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