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農樂舞”俗稱“農樂”,流傳於吉林 、 黑龍江 、遼寧等朝鮮族聚居區。其歷史可追溯到古朝鮮時代春播秋收時的祭天儀式中的“踩地神”。
藝術特色
“農樂舞”是一種融音樂、舞蹈、演唱為一體綜合性的民族民間藝術。創始於農業勞作,並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鮮族代表性民間傳統活動“農樂舞”,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舞蹈和啞劇形式進行情節性的演出;而另一種,是在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節,以熱烈而豐富的傳統舞蹈為內容所進行的民眾性表演活動。“農樂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疊羅漢”,多人表演的傳統“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長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於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鶴舞”,以及最後壓陣的男子“象帽舞”。象帽舞向來是令人矚目和興奮激動的舞蹈,男青年舞者頭部甩動長達20米彩帶的高難技巧,令人目不暇接,成為“農樂舞”最突出的標誌之一。
歷史
流傳於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的朝鮮族乞粒舞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祈求農業豐收的民俗活動,原是農樂舞的一種,隨著時代發展,逐漸形成融自娛性和表演性為一體的舞蹈。乞粒舞有著相對穩定的傳統程式,但又不受傳統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姑娘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老年的扮演者不僅注重舞之韻味,而且注重姿態,動作變化繁多,能通過即興表演將心底的歡悅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乞粒舞參與人員多,影響廣泛,是朝鮮族農民群體舞蹈的典型代表。
表演傳統
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如作周(一周歲生日)、回甲(六十大壽)、回婚(結婚60周年紀念日)或婚禮、店鋪開張、建造和修繕廟宇時,村里老人都會牽頭,組織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過家族傳承。
現狀
乞粒農樂舞,同用於祈神的“踩地神”農樂舞和用於自娛的農樂舞相比較,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它具有鮮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觀賞的農樂舞形態。其舞蹈形態複雜,動作洗鍊,技藝高超,因此在朝鮮族舞蹈中享有獨特地位。但是,這種古老藝術由於受到現代文明的猛烈衝擊和老藝人相繼離世的影響,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是朝鮮族民眾十分喜愛的自娛性民間舞蹈,主要是在朝鮮族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由村裡有地位的頭面人物牽頭,組織能歌善舞的人進行表演。它不僅吸收了朝鮮族人民喜愛的拔河比賽中“雙層舞”的精華,而且把朝鮮族“乞粒”(乞求豐收)活動中的歌舞部分也融於其中,從而形成獨特的表演形式。現全國僅流傳於遼寧東部桓仁縣橫道川和六道河等地。
表演形式
乞粒舞是供人觀賞的農樂舞蹈,表演時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表演程式相對固定,但也具有很強的應變性。每逢佳節喜慶之時,參加表演的人數眾多,場面宏大,就需要有人出來主持、引導舞隊進入表演場地。從舞隊入場至走出各種隊形變化,直到舞之盡興,表演程式相對穩定。在“做周”、“回甲節”、“回婚節”等活動中,因受表演場地及參加人員的局限,就沒有入場、走隊形的必要,因此,表演程式相應發生變化。因地制宜,因情而變,是乞粒舞表演形式的主要特點。因乞粒舞的表演者年齡、性別等各不相同,所以舞蹈形態複雜,既有體現朝鮮族舞蹈基本風格,表演時整齊劃一、老少皆宜的規範性動作,如:“背手”、“橫手”、“墊步”等;又有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各顯神通,展露舞姿,競相下場獻藝的即興表演,如:頭戴象帽的兩位舞者,靈活地晃動頭部,使象帽頂端的長纓隨之飛旋,畫出各種緩、急、大、小的弧線,變化十分豐富。這些各具特色和韻律的動作交織在一起,使得整個舞蹈場面熱烈、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