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獅舞

瑤族布袋木獅舞是一種集歌、舞、樂為一體的綜合藝術,由“木獅舞”、“遷獅調”兩部分組成。 “報”――即報恩。 年近古稀的程善苟,是布袋木獅舞的傳承人,他從14歲開始跟伯父程金養學習72象舞蹈動作和“遷獅調”,整整學了兩年。

簡介

連州市三水瑤族鄉的瑤族布袋木獅舞是廣東省乃至中國境內獨一無二的道具舞蹈,是連州瑤族人在千年長途遷徙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集歌、舞、樂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表現了瑤民勤勞勇敢的本性和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
在2005年首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上,神秘古樸的布袋木獅舞首次在國內外遊客面前展演,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因其濃縮表現了當地瑤族的文化藝術及風情習俗,其多元的文化特徵頗具學術研究價值,故被稱為“連州瑤族歷史的活化石”。
隨著老一輩藝人的不斷離世,了解和能表演木獅舞的藝人逐年減少,布袋木獅舞如今亟待搶救和保護。2009年木獅舞成功申報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

歷史淵源

瑤族早在隋唐時期就已遷徙至連州,目前有6100多人,主要為過山瑤,集中分布在瑤安和三水兩個民族鄉。連州的過山瑤自古以來就有唱山歌、跳長鼓舞的習慣,而在三水鄉掛榜村盛行的一種罕見的道具舞――布袋木獅舞,尤為獨特。
據三水鄉掛榜村老藝人趙永富口述,其祖先趙朝生之妻犯事,受到軍官治罪,三水鄉十二姓瑤人打著長鼓,舞著神犬到衙門請罪,受到軍官討伐,瑤民便四散奔逃,打長鼓者走得不知去向。舞神犬者趙朝生逃到南嶽山,得到道長保護。因趙朝生武藝高超,被封為南嶽獅一祖,但他願領受改犬為獅,不願受為一祖,故為南岳木獅二祖。
從那時起布袋木獅舞就流傳下來,成為當地瑤族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年近古稀的布袋木獅舞傳承人程善苟介紹,以前每到正月或盤王節,寨子裡的舞獅隊就會到相鄰的瑤族村寨去表演:首先燒香燃蜡祭拜,隨後打起鑼鼓,吹起嗩吶、橫簫等開始舞獅,意在祭奠祖先,祈求人丁安泰、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藝術特色

瑤族布袋木獅舞是一種集歌、舞、樂為一體的綜合藝術,由“木獅舞”、“遷獅調”兩部分組成。其中舞蹈動作有72象,充滿了生活氣息。遷獅調則有三首,包含著先知告誡、民間故事、人生箴言等,演唱方式有獨唱和合唱,配有鼓、嗩吶、笛子等樂器伴奏,氣氛濃烈。全部表演下來要7個多小時。
布袋木獅造型獨特,獅頭是用泡桐木雕鑿而成,長約40厘米,寬約25厘米,稍成長方形狀,分上下兩塊,上為獅子面部,頭上有五個圓頂圓錐體形狀的角,下為獅子下齶唇齒;獅被用一黃布做成布袋形狀,內可藏若干人舞動。木獅舞動時,木獅頭按樂曲節拍往前一甩,兩唇一合,發出“��”的響聲,獅被則變幻莫測,情趣盎然。
程善苟介紹,木獅由若干人舞動,每構成一個圖形為一象(亦叫一景),總共有72象,歸納為喜、悲、護、想、報、形、反等七類,主要是表現瑤民千年遷徙中飄洋過海的艱辛,以及勤勞勇敢的本性和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
“喜”――即喜慶。如“變四方桌”、“變條台”、“變板凳”、“獅子掛扁”等動作,以慶賀他們“漂洋過海”的勝利和重建家園的情景。
“悲”――即悲哀。如“獅子變墳”、“盤王翻身”等動作,意思是說盤王還沒完成他的事業便已逝去,在臨死的時候還想掙扎站起來。
“護”――即好防衛。如“變大、小青山”、“獅子圍身”、“獅子進岩”、“變寶塔”等,表示受到外來威脅時所採取的各種辦法,避免了災難,象徵十二姓瑤人“渡海”後的艱辛。
“想”――即設法。如渡海就要船,故有“獅子扮船”;上岸後種上旱禾,就要“變舂凹”舂米。
“報”――即報恩。說是渡海七天七夜遇到龜、蚌、鯉魚的相助,故木獅有“變大鯉魚”、“金龜上岸”等動作,藉以不忘其恩情。
“形”――即形態、象徵。如“青蛙過江”、“獅子洗澡”、“貓子曬日”、“獅子朝陽”、“開蓮花”、“變梅花”和“坐蓮花”等,象徵瑤民“渡海”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望。
“反”――即反抗。如“獅子扮旗”、“變青龍”、“獅子現爪”等動作,表現了瑤族反抗封建王朝的精神。
當地學者認為,布袋木獅舞的題材、內容、藝術形式都反映著族內事件,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濃縮表現了當地瑤族的文化藝術及風情習俗,其多元的文化特徵頗具學術研究價值。因此,布袋木獅舞又被稱為“連州瑤族歷史的活化石”。

現狀

解放後不久,布袋木獅被當作“牛鬼蛇神”銷毀。直到改革開放後,當地旅遊局在三水鄉掛榜村建設了“民俗村”,布袋木獅舞得以重見天日;1992年布袋木獅舞受邀參加了連南的瑤族盤王節慶典,1994年參加了連州撤縣設市慶典的巡遊。
在2005年舉行的首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上,布袋木獅舞大放異彩。首次在中外遊客面前展演的布袋木獅舞以其神秘、古樸、原生態的風韻,震撼了中外的攝影師和嘉賓。隨後在歷屆攝影年展期間,掛榜村瑤寨每天都有上百名攝影師、遊客前往採風,一睹布袋木獅舞風采。
三水鄉文化站站長高旺嬌告訴記者,由於布袋木獅舞表演的方式比較複雜,加上經濟的不斷發展,三水掛榜村的年輕人對傳統民間技藝也缺乏熱情,間接影響了木獅舞的傳承和發展;而且老一輩的民間藝人也不斷離世,能了解和表演木獅舞的藝人逐年減少,民間藝人隊伍青黃不接,瑤族布袋木獅舞的傳承面臨著嚴峻形勢,亟待搶救和保護。
年近古稀的程善苟,是布袋木獅舞的傳承人,他從14歲開始跟伯父程金養學習72象舞蹈動作和“遷獅調”,整整學了兩年。“現在願意學習布袋木獅舞的人越來越少。”程善苟透露,前些年在攝影年展帶動下,他教了9個徒弟,但他們大部分時間在珠三角打工,只有逢年過節回來,72套舞蹈動作他們沒有一個能跳完的,更別提那連唱3個小時的“遷獅調”。
為了使瑤族布袋木獅這一傳統民間藝術得以更好的傳承發展,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小組近年對瑤族布袋木獅舞進行了一次全面細緻的普查、發掘,完成了瑤族布袋木獅舞全過程的文字資料和影像記錄。
當前,連州正加大對瑤族布袋木獅舞的傳承和保護力度,投入經費補貼民間藝人助其傳承技藝,幫助製作、購買木獅頭、木獅被及樂器等。2009年,瑤族布袋木獅舞成功申報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