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是台灣台北市的一座公立動物園,隸屬於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創立於1915年,當時設定於尚屬郊區的圓山地區,另稱圓山動物園,與兒童樂園(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相鄰。1986年,由於圓山原址無法擴建,故於遷至文山區木柵地區,改稱木柵動物園。
簡介
搬遷至木柵後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園區總面積165公頃,為全世界都市型前十大動物園。園內包含8個戶外展示區、6個室內展示館、5個環境教育教學場所,現有動物數量457種、約3,154隻(不含昆蟲)。整個園區被自然次生林地所圍繞,是一處結合自然景觀形成具生態特色之休閒場所。全園最大的特色是展示環境的布置上採用“地理生態展示法”,依照動物原先的生存環境加以布置在新的環境內,使動物脫離鐵籠的束縛,有自由的活動空間,並創造出與動物原生地最接近的生活環境,使動物不必去改變其生活習性,也讓遊客更能了解動物。其內還有兒童遊樂場和野餐區,是一座具有教育、研究、保護及娛樂功能的動物園。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1914年-1944年)
1914年,日本人大江氏在圓山開設一處供民眾觀賞花木與動物的園地。
1915年,台北廳政府將之收買,改為官營動物園,當時以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為主,台灣本土動物比例甚高。根據報載,開幕之初展出動物有70種148隻,周日的參觀人數可達800人,以當時台北市僅17萬人口,算是非常熱鬧。
1944年,台北開始遭空襲,因恐其在欄舍毀損後逸出傷人遂將其處死。據當年市府人員描述,熊等動物系以電殛,均拍照存證,但今皆散佚。唯一可見之第一手資料為當年之槍枝執照記錄1945年3月3日以7發子彈擊斃二獅。
圓山時期(1945年-1986年8月15日)
戰後初期,動物園剛從戰火中走出動物量少,但戰火併未嚴重損及動物欄舍,因此光復後的建物大致沿襲過去的規模。1950年代開始擴建並大量引進新動物,新增獸欄園區,並開始以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吸引遊客。
1946年底,動物園的紀錄動物共178頭,職員只有4人。
1951年-1979年,開始以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等吸引遊客。其中動物表演因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演出的固定節目,曾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山娘及鸚鵡等。動物表演持續近30年,於1979年謝幕。
1952年,大量購置一批動物,包括象、豹、熊、獅。隔年陸續修建獸醫室、擴建園門。
1961年,開始與日本動物園界有相當多的動物交換及贈、購等接觸。
1967年,改建、興建綜合大樓等10項工程是光復後最大的工程,當時動物園的編制已有30人。
198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社教機構志工團隊-動物園志工隊。
木柵時期(1986年10月31日-)
1986年9月14日,圓山的動物們在數十萬民眾的夾道歡送下,一路南下走了14.3公里到木柵新園。遊行隊伍除了20輛運送動物車外,還有警車開道,國旗、市旗、園旗車以及醫護、動物親善大使車,總計38輛。沿途在圓山動物園門口、中正紀念堂前廣場、台大校總區門口及木柵新園廣場並有定點表演活動。
1995年,奉核置園長、副園長、秘書統籌園務,下設四組六室推行相關業務。
2003年,與台東池上牧場合作建立動物衛星族群,是第二保育繁殖中心。同時新增東部地區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據點。
歷任首長
主任(1944年-1995年)
蔡清枝(1957年9月-1970年4月)
曾光偉(1970年4月-1973年7月)
王光平(1973年7月-1992年12月,任內病逝)
陳寶忠(1992年12月-1993年9月,副主任代理)
朱錫五(1993年9月-1995年,改制)
園長(1995年改制設立園長)
朱錫五(1993年9月-1998年2月)
楊勝雄(1999年2月-2002年9月)
陳寶忠(2002年9月-2008年4月1日)
葉傑生(2008年4月1日-)
動物展示區及知名動物
動物園展示區可分為戶外展示區及室內展示館。
室外展示區
貓熊館
兒童動物園
2004年11月開幕,是由原本的可愛動物區改建而成,系針對中、國小生的的自然教學而設,以埤塘、水田等濕地與郊野生態造景為主。由“田野生態展示區”、“本土農村生態展示區”、“農莊動物展示區”、“寵物主人教室”所組成,點出人類與動物間的密切關係,提供學童、家長與老師一處共同體驗與學習的空間。
台灣鄉土動物區
展示台灣的原生動物與棲息環境,展場模擬動物原生棲地的生態環境。知名動物有梅花鹿、台灣黑熊、台灣獼猴、台灣山羌、台灣野豬、白鼻心、赤腹松鼠、水獺、台灣長鬃山羊、大冠鷲。展示20餘種本土野生動物,以高比例的台灣特有種與亞洲種著稱,其中不乏幾近絕跡的珍貴品種,如雲豹、藍腹鷳、梅花鹿等。
亞洲熱帶雨林區
1998年落成,模擬東南亞熱帶雨林的生態景觀,依展示動線規劃成河口生態、密林生態及林緣生態三大展示區,是國內首座兼具雨林景觀與活體動物的生態展示場。知名動物有鱷魚、人猿、長臂猿、老虎等。
大象:亞洲象林旺1954年入園,2003年2月26日過世,享年86歲。林旺的妻子馬蘭也是亞洲象,1952年入園,2002年10月14日過世,享年54歲。
沙漠動物區
以隨風搖曳的棕櫚樹模擬中東地區的熱帶沙漠環境,展示最具沙漠動物代表性的單峰駱駝及雙峰駱駝,另有劍角羚羊、弓角羚羊、阿拉伯直角羚羊。
澳大利亞動物區
展示澳大利亞特殊的生態環境和動物,本區栽種許多澳大利亞特有的桉樹,展示僅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大灰袋鼠及體型名列世界第二和第三的走禽 - 鴯鶓、食火雞。袋鼠更是本區最具特色的代表,展示種類多達六種。
非洲動物區
模擬非洲草原的生態環境,展示以中大型動物為主,大多數采混群展示,以鄰近水塘的樹蔭與灌叢來模擬東非莽原動物聚集的情境。本區展示動物中有數種列名於華盛頓公約,受國際貿易管制的瀕危珍稀物種,包括非洲象、斑馬、河馬、長頸鹿、犀牛、黑猩猩等。
獅子:非洲獅獅忠,原為英國皇家大馬戲團所豢養,1990年至台灣巡迴演出時遭遺棄,1991年由台北市立動物園所收留,在園期間長達16年,由於曾長期受過馬戲團訓練,性情溫馴聽話,2007年4月22日過世,享年26歲。
溫帶動物區
本區主要展示棲息於溫帶草原和森林中的動物,包括蒙古野馬、美洲野牛、大衛神父鹿、棕熊、亞洲黑熊、山獅、林曳、河狸、水獺、浣熊、小貓熊等。其中蒙古野馬、美洲野牛和大衛神父鹿,都是早已在野外銷聲匿跡的大型動物。
鳥園區
位於動物園東南方,占地約4公頃,包括鳥類形態區、雉類與珍禽區、鶴園、鸚鵡房、生態鳥園及水禽區,展示鳥類約140種。知名動物有紅鶴、鴕鳥等。
水鳥觀察區:為一湖泊,用以吸引許多鳥類遷徙過境或定居。
濕地生態園:有完整的濕地生態體系的展示。
蟲蟲探索谷:為一天然的溪谷,適於觀察自然生態。
室內展示館
貓熊館
兩棲爬蟲動物館
館內設計分為濕地、熱帶雨林、溫帶森林和沙漠四大類,以不同的生態系展示各種兩棲爬蟲活體動物。除了模擬棲息地之外,館內還規劃了“演化”、“形態與構造”、“棲息環境”、“行為”、“生活史”、“多樣性”、“兩爬與人”、“保育”、“小心毒蛇”等主題的圖文教育及標本解說,並重視本土物種的典藏,推出一系列以台灣為主題的特展。
夜行動物館
夜行動物館於1989年開放。利用光線控制營造黑夜的環境,使遊客能夠觀察欣賞到夜行性動物的生活。此館展示區共兩樓。一樓展示大廳可觀察貓頭鷹、絨鼠、巨水鼠、白鼻心、肆貓、蜜熊、浣熊等小型靈長類及小型貓科動物,二樓則以軟骨魚、硬骨魚、兩生類、爬蟲類、鳥類、有袋類、貧齒總目為主,二樓後半區尚有台灣溪流原生種淡水魚及古代魚的展示。
無尾熊館
1999年8月由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庫倫賓保護區引進兩隻公無尾熊,命名為哈雷和派翠克,母無尾熊麗琪和夏娃於2001年9月來到動物園,2003年10月,麗琪為動物園新添了一隻無尾熊寶寶,命名為Q比(公),2004年10月又引進一對無尾熊,分別是珍珠和Matty(公)。無尾熊哈雷於2004年診斷出患有鼻癌(侵犯上顎骨、鼻中膈及鼻腔的軟骨及骨混合瘤),經獸醫建議於同年11月1日上午安樂死。
企鵝館
位於溫帶動物區,展示國王企鵝和黑腳企鵝,有量身訂製的房間和水池,以及完整的企鵝生態圖文解說。2001年九月,由園方培育出第一隻小企鵝,由民眾投票命名為黑麻糬。
昆蟲館
昆蟲館於2005年4月24日開幕。此館共有兩層樓,一樓包括網室生態區、食草栽培溫室、昆蟲未來館、昆蟲特展室,二樓則有序幕展示室、多媒體教室、台灣區昆蟲、台灣區溫室、夜行昆蟲區。
教育推廣場館設施
酷Cool節能屋
位於沙漠動物區入口處,於2004年7月18日開幕,共有兩層樓,是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工業研究院執行台北市立動物園建築節能計畫的成果。以三隻小豬童話故事做為背景,探討三隻小豬如何利用各種建材和發電方式,讓住屋達到冬暖夏涼、節省能源的目的。為了將這些觀念深植在小朋友心中,節能屋中設計了許多遊戲式的設備,例如太陽能發電、人力發電腳踏車等,在二樓有圖書區,主要介紹各式建材與納米塗料的運用。
教育中心
定期舉辦各種教育推廣活動,並配合中國小的校外教學提供教學資訊。
雨撲滿
利用區內廁所屋頂、涼亭屋頂等集水面積,將雨水收集至雨撲滿內做為澆灌之用途,為一推廣實行資源重複利用的裝置。
參考資料
[1] 官方網站 http://www.zoo.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