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狀況
木子鄉境內以中低山為主,最高山峰海拔800餘米。成土母質以板頁岩風化物為主,其次為石灰岩、花崗岩風化物。次生植被和礦藏豐富 ,有國家二、三級保護植物10餘種,有8個村具有石灰礦集中儲量分布,省級紅岩自然保 護區和縣屬木子水泥廠坐落於此。2000年,總人口19751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058元,財政收入220萬元,收支基本平衡。
農業發展
糧食
全鄉耕地面積14627畝,其中水田7621畝、旱土7006畝。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基本建設用地增多,糧食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但總產略有增長。1986年,糧食總產5860噸,2000年為6229噸,其中稻穀產量徘徊在4300噸左右。
經作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經濟作物有發展,尤以油菜和水果生產為最。 全鄉5100多農戶,每戶房前屋後都有10~30株果樹。並建成岩底、顏家村為主的柑橘基地,羅文村的楊梅基地,百選村的板栗基地、木子村的紅棗基地等。其中羅文村的楊梅 基本上占領了東坪市場。
林業
山林面積14.1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7.6萬立方米。1986~2000年,全鄉實行“以封為主、封造結合”林業生產發展方針,以紅岩水庫庫區為重點,封山育林5.5萬畝。在“滅荒綠化”中,人工造林2.18萬畝。在實施“長江防護林工程 ”和“退耕還林工程”中,人工造林2.28萬畝。經濟林比重占到15%。境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二級保護植物鍾萼木、銀杏等14個品種,由林業部門掛牌保護的百年古 樹有8科14種38株。
畜牧水產
隨著良種、配(混)合飼料、飼養技術的引進和養殖規模擴大 ,全鄉畜、禽、魚生產快速發展。湘華機械廠遷走後,一些縣直部門、個體專業戶在廠區 辦起了規模豬場、雞場、特種動物馴養繁殖場,成為全縣有名的養殖基地。
水利
鄉境有紅岩中型水庫一座,山塘107口,電灌23 處計180千瓦,河壩11處,渠道181.5公里。1986~1992年,投資65萬元,新建支渠7條,計長25.85公里,整修山塘102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5畝 。1993~2000年,投資185萬元,維修倒虹117米,整改渠道15570米, 新建電力排灌機埠10處187千瓦,機械排灌機埠15處185馬力,加固河堤8800米,新建防洪河堤800米等。2000年,全鄉旱澇保收面積4800畝。
農機
1986年以後,全鄉農機向經營專業化、機型小型化、功能多 用化方向發展。至2000年,共有農用運輸車110台、耕田機26台、加工機械1500部。
企業經濟
鄉辦企業
1986~1995年,創辦了星竹十二廠、製藥廠、食用 菌廠、採石場等骨幹企業12家,產值達1650萬元。1996~2000年,又創辦安 南紅磚廠、精益冶煉廠、湘宏竹業總廠等骨幹企業,關停效益差的企業。2000年,實有 鄉辦企業14家,產值1265萬元。
村辦企業
60年代主要發展方便農戶的打米、榨油、磨粉等農副產品加 工業。70年代興辦集體茶場、農場、畜牧場、林場等。80年代後推行村企業個人承包,至 1995年,全鄉村辦企業總數達63家。以後,村辦企業滑坡,至2000年,全鄉村辦 企業僅35家。
民營企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種養、加工、運輸、商貿、服務等 多種形式的民營經濟,迅速發展。至2000年,全鄉規模不等的民營企業達605個。
基礎建設
木子鄉治集鎮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街道兩旁開設各種娛樂場、商店、旅社、修理、理髮等服務行業百餘家,集鎮面積為0.3平方公里。
從1986年 開始,由鄉政府牽頭,鄉財政、企業、經營者三方籌資102萬元,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木子農貿場。內設46個門面、32個攤位,並有停車場、屠宰場、牲畜交易場等,形成農產品加工、收購、銷售、服務4大體系,促進了市場繁榮。
交通建設
1986~2000年,先後新修擴改了環山、伊廖、百任、 坪豐、百小、任桃、豐杉等7條鄉村公路和9條村組公路。其中,環山公路貫穿全鄉15個 村,並直通桃源縣城。
2000年,採取多條渠道籌資的辦法,將4.5公里東木公路全部硬化,極大地改善了通往縣城的交通條件。全鄉共有公路22條,全長16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有34台客運車、18台貨車和100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