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三國

朝鮮三國(諺文: 삼국시대)是指在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間占據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三個國家高句麗(前37年-668年)、新羅(前57年-935年)、百濟(前18年-660年)。

朝鮮三國(諺文: 삼국시대)是指在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間占據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三個國家高句麗(前37年-668年)、新羅(前57年-935年)、百濟(前18年-660年)。668年,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征服了百濟後,滅高句麗,因此結束了所謂三國時代,並開始了南北國時代

在三國時代之前存在的小國家和民族國家包括東濊沃沮扶餘伽倻于山國耽羅等國。

背景
朝鮮三國是在古朝鮮衰敗後而建立的。之後,三國逐漸占領併吞噬其他小國。古朝鮮滅亡之後,朝鮮半島北部和目前中國東北地區主要分布著扶餘國、高句麗、沃沮、東濊和其它小國家或部落。漢朝在朝鮮半島的北部成立了四郡。其中三郡很快地被當地人占領,而最後的一郡在313年被高句麗消滅。

三國時代前,百濟和新羅的始祖兼併了各部落群族,從而擴張領土最終建國。高句麗統治了扶餘、沃沮、東濊和其他小國,占據了朝鮮半島北部和中國東北部分地區。3世紀時,三個國家發展成熟,形成三雄爭霸的局面。 高句麗長壽王在位時期是高句麗的全盛時期。427年,他將高句麗的都城遷至平壤,這標誌著高句麗將其擴張的方向從中國遼河以東地區轉移至朝鮮半島。

高句麗
隨著古朝鮮的隕落,高句麗在鴨綠江南北兩岸區域興起。很多記載都表明高句麗很可能是三國中最先建立起來的國家。

高句麗是三國中最大的國家,歷史上有許多都城,在鴨綠江的上游區域就有2處都城,最後的定都地樂浪今屬平壤。建國初始,國土位於與中國的交界處,但隨著313年吞併中國的樂浪郡逐漸擴張,延伸至今中國東北的部分地區。文化上一直受到中國的影響,不過在372年將佛教定為國教。

5世紀好太王和長壽王統治期間,高句麗進入鼎盛時期,之後的1個世紀裡,仍然保持了在朝鮮半島強勢的實力,控制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及中國東北的遼東半島。此後,中國隋唐年間,高句麗不斷與中國交戰,開始不斷陷落,668年為唐朝與新羅聯軍所滅。

百濟
高句麗建立者朱蒙的兩個兒子因繼承問題逃離王國到馬韓,大致在今首爾的位置建立了百濟王國。

百濟吞併了馬韓部落,並在4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統治了朝鮮半島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後受到高句麗擴張的進攻,都城被迫遷往熊津(今公州),後又再次遷往泗沘(今扶餘郡)

位於濟州島的耽羅服屬於百濟,向百濟納貢,雙方維持著緊密聯繫。百濟的宗教和藝術方面也對高句麗和新羅產生過影響。

佛教在384年從高句麗傳入百濟,受到百濟歡迎,此後,百濟在傳播文化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將許多文化傳播至日本,包括漢字和佛教。660年百濟為新羅和唐朝的聯軍所滅。

新羅
據朝鮮史書記載,前57年,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東南部地區且吞併了辰韓部族,從而立國,國號為徐羅伐。《三國史記》稱新羅是三國中最先建立的國家,而在其他的記載和考古發現中表明新羅可能是三國中最後一個建立的國家。

503年,王國正式更名新羅。6世紀中葉前,新羅吞併了伽倻,高句麗和百濟聞訊後兩國結盟。為應對高句麗和百濟不斷入侵騷擾,新羅通過黃海海上通道與唐朝直接接觸,加深與唐朝的友好關係。與唐朝的聯軍征服了百濟和高句麗後,新羅又將唐朝的軍隊趕出了朝鮮半島,並最終統治了平壤以南的地區。

其他國家
朝鮮三國時代之前及期間內,存在著其他的一些小國:

伽倻,最終為新羅所吞併。
東濊、沃沮、扶餘,皆被高句麗所滅。
于山國,附屬於新羅。
耽羅,附屬於新羅。

三國時代的結束
668年,在唐朝的協助下,新羅在征服伽倻和百濟之後滅亡了高句麗,從此朝鮮半島進入南北國時代,南部為統一新羅,北部為渤海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