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有毒的太陽》是一部頗具特色、充滿機趣、引人入勝的長篇小說。
新穎獨特的題材,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真實生動的藝術細節,發人深省的複雜性格,滲透血淚的悲劇命運,組成一幅斑斕多姿的畫卷。濃墨重彩間呈現出生活的難、人生的苦。語言適當的戲劇化,大大強化了小說的可讀性、趣味性,顯示一種波瀾起伏而委婉有致的藝術特色來堪稱為一部大氣的長篇小說。
作者簡介
吳子長,男,安徽廬江人。1963年生,1988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人民日報》、《北方文學》、《四川文學》、《青年文學》、《安徽文學》、《山西文學》、《飛天》、
《天涯》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餘萬字,已出版長篇小說《記住那片月光》等數部。散文集《邊緣人語》榮獲“首屆安徽散文獎(2001--2006)一等獎”,散文《笛聲悠揚》入選《2007年中國精短美文100篇》。現為安徽省淮南市文聯專職作家,安徽省雜文學會理事,淮南市文藝理論研究會副主席。
作品品析
眾語喧譁中的清醒
——讀吳子長《有毒的太陽》
在當代文學的都市化情結愈演愈烈的文化語境中,吳子長的長篇小說《有毒的太陽》的問世顯然是一劑清醒的牽制。酒吧,白領,別墅,香車美人,欲望男女,這些充滿時代特徵的時尚流行元素在形形色色的小說中被不厭其煩地排列,組合,演繹出一幕幕似曾相識的人間悲喜劇,讀者在閱讀期待的強大慣性的支配下隨波逐流,心存不滿卻又無可奈何。然而,《有毒的太陽》卻給我們帶來了久違的文學品質。
這是一部 農村題材作品,作者以親歷性的情感體驗,融入對社會、歷史、文化的審視和洞察,使鄉土中國的原生態得以鮮活地呈現和表達。主人公武定規的一生是平凡的,甚至可以說是平淡的,他的痛苦和喜悅,夢想與幻滅,掙扎與迷惘,也是千萬中國農民的精神成長史。武定規的生命歷程折射出中國鄉村漫長而坎坷的歷史進程。其中,價值的顛覆,精神的遷徙,命運的沉浮,同半個世紀以來中國歷史的風雲變幻互為表里,展示了底層民眾在歷史重壓和擠抑下所承受的深哀巨痛以及在歷史的縫隙中倔強生長的微茫的喜悅和希望。
作為從鄉土世界走來的知識者,吳子長以深情的目光回望心靈深處的故鄉,他力圖潛入生活激流的深處,切實觸摸到中國農民湮沒在時代征塵之中的吶喊和彷徨,痛楚與掙扎,努力探究遮蔽在歷史表象下面人類的真實生命情態和悲劇性命運。正是由於作者同他筆下所描寫的那個世界根柢相連、血脈相系的親情之緣,才使得他在筆端傾注了全部的真誠和感動。貧瘠和困厄顯然是鄉村生活的主題色調,然而作者總是能夠在這些苦澀的生存際遇中發現人性的溫暖和詩意的光亮,並賦予它們以美的特質。這正是創作主體的內在情感與價值取向的一種自然流露,是其人生理想在審美傳達上的一種自然映現。作者以他在鄉村熱土中所茹養孕育的悲憫與體察的目光,輕輕撫摩早已融入血脈的前塵舊事,故園風物,這種寫作姿態決定了作者的敘事情感,並進而成就了文本的總體格調:把激盪的深情最小化,出之以沉靜、從容的敘事肌理,一種淡淡的感傷縈繞不去,為小說帶來令人驚喜的審美品格。作者把酣暢的情感融入從容不迫的敘述之中,使作品的主題意蘊和精神稟賦得以淋漓盡致地表達和凸現。
細節是藝術的靈魂。具體到文學創作,可以說是一部小說成敗的關鍵因素。精彩的細節點染給作品帶來的將是一種飛揚之美和升騰的力量。作者顯然是熟悉鄉村生活的,並且對鄉土田園懷著一種深深的眷戀和揮之弗去的傷懷,正是在這種難以言傳的內在情感驅使下吳子長展開了他的鄉村敘事。他筆下的風土人情,村俚鄉俗,田畝野耕等場景描寫在蘊涵了豐富的體驗細節的同時,也表達了關於文化、歷史和社會的獨特的理解和闡釋。小說中血肉豐盈的細節寓目可見,為作品賦予了飽滿的生活質感和藝術感染力。
小說的語言別具特色。簡淨,蕭散,素樸,以散文特有的筆調融合本土化敘事策略,使作品具有了一種獨特的敘述質地。南方農村方言的恰當運用,為小說注入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饒有意趣的風俗人情的穿插鋪排,勾勒出一幅幅充滿鄉土風情的村社畫卷。
“這天,天下著小雨,不緊不慢的,沒有要停的意思。春天就是這樣,陰雨天一個接著一個。這時紅花草還在田裡長著,稻籽還在大腰盆泡著,要乾的活也都是可乾可不乾的,隊長就沒有安排今天的活,讓社員們在家裡休息。雖然說是休息,社員們大多也沒有閒著,有的三五成群聚在某一家,相互配合著,捶草、打繩子,準備農忙時節的生產工具,有的單獨在家裡修補去年用壞的農具。”
吳子長的語言是平淡的,然而卻是那種絢爛之極後的平淡。如白雲過眼,留下閒闊的天空讓人回味。這無疑增強了小說的滲透力。
消費主義時代的審美趣味的風行,使當代文學處於一種無序的混亂狀態。《有毒的太陽》以獨特的鄉村敘事擺脫了時下種種流行元素的困擾,從當代小說空洞蒼白的喧囂中突圍而出,是眾語喧譁中一聲清醒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