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流程再造

會計流程再造就是對企業的會計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徹底性再設計,針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會計組織、會計觀念、會計流程方面進行的全面、深入而對組織績效有重大影響的改變,使得會計信息能夠實時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使企業獲得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業績的顯著改善,使得企業能最大限度地適應以“顧客、競爭和變化”為特徵的現代企業經營環境。

定義

會計流程再造就是對企業的會計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徹底性再設計,針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會計組織、會計觀念、會計流程方面進行的全面、深入而對組織績效有重大影響的改變,使得會計信息能夠實時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使企業獲得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業績的顯著改善,使得企業能最大限度地適應以“顧客、競爭和變化”為特徵的現代企業經營環境。

技術基礎

會計流程再造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必須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依託。凡是與會計業務流程相關的工作流、信息流、資金流、崗位、職責、管理思想、資源等,只要適合信息技術處理方式的,都可以藉助信息技術的支持來完成。只有這樣,會計流程再造的效果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出來。因為會計流程再造就是要清除會計工作中非增值的活動、簡化必要的活動、整合任務、自動化流程業務。這些活動的效率與信息技術的支持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信息化時代的企業進行會計流程再造工程時,必須要獲ERP的支持。

會計流程再造的內容

(一)會計流程設計的再造。設計ERP環境下的會計流程基本思想只有一條,就是持續改善,不斷消除浪費。需要說明的是,企業消除非增值作業,提高增值作業的效率,往往會造成作業能力的閒置。如果不能將資源充分利用或處置,則消除浪費、提高效率的效果就不能充分得以實現。
(二)會計信息處理流程的再造。
1.再造ERP環境下會計數據採集方式。根據ERP系統的數據集成特性和會計流程再造的思想,進行會計數據採集方式再造。當業務事件發生時,業務部門將原始數據採集錄入,數據自動顯示並存儲於共享資料庫中。共享資料庫通過信息指令同步告之會計部門,會計部門在第一時間直接從共享資料庫中調用數據進行確認、計量,大大提高會計信息的及時性。
2.再造ERP環境下會計數據處理方式。ERP環境下會計數據處理是事件驅動的。經濟業務發生時,由相關部門人員在ERP系統業務模組錄入業務信息,該信息將自動存儲在共享資料庫中,企業執行業務事件的同時,實時觸發多個事件驅動程式,業務事件信息將自動傳遞到財務模組中,會計部門從共享資料庫中實時採集到相關數據形成原始憑證,通過實時生成數據信息,在賬務處理模組自動生成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財務部門職能延伸到相關業務發生、執行與解決問題上,可以利用實時信息核算並監督經濟業務。
3.再造ERP環境下會計信息輸出方式。ERP環境下的會計流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能夠根據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生成定製信息。當ERP系統接收到會計信息使用者發出的指令後,對業務資料庫中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生成用戶需要的信息,並將處理結果實時反饋給信息使用者。如果信息能夠滿足需要,則會計業務流程結束,如果不能滿足需要,那么使用者可以重新發出其他指令,或者附帶條件地發出指令,而財務模組就重新進行處理數據———輸出相關有用信息。
(三)會計觀念的再造。ERP環境下的會計流程再造是對傳統的會計流程進行的徹底性、根本性變革。原有的會計模式改變了,相應地傳統的會計觀念也需要進行再造。為了為會計流程的再造做準備以及為保障再造後的會計流程順利進行,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培養新思想、樹立新觀念。
(四)會計組織的再造。ERP環境下,會計業務流程是伴隨業務流程進行的,相應會計的組織模式也應該是圍繞業務流程的。這樣,適應再造後會計流程的會計組織就應同時滿足流程維與職能維兩個維度。流程維在橫向上保證會計流程的正常運行,職能維在縱向上保證會計組織進行核算與管理的系統性。

會計流程再造的基本程式

企業實行會計流程再造主要以企業的決策與管理需求為核心,以對原有財務管理流程進行適當調整與改造為主要目的,其主要程式為:
1 分析企業需求。企業的需求是企業進行會計流程再造的主要目標,包括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怎樣為企業決策提供及時的服務以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怎樣實現企業的有效管理,以及如何為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提供服務等。通過對自身需求進行分析,企業能夠明確了解實現財務流程再造應考慮的問題:第一,建立有效及時的信息化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遠程控制和移動辦公;第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決策水平;第三,提高企業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協調性,實現企業價值流與物流的同步;第四,建立集中高效的管理機制,加強監督管理,避免權力真空問題的出現;第五,實現企業業務的數據化管理,打破現有的信息孤島。
2 診斷、分析和調研企業現有的業務流程。該程式是指在分析現有的企業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找出業務流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對問題進行深入、細緻、全面的分析,通過分析調研提出相應的解決意見,在這一過程中應主要注意的問題為:第一,減少重複性的勞動,避免冗餘問題;第二,降低信息傳遞的成本,提高時效性;第三,減少科目在設定上存在的不統一問題,降低企業數據分析的難度;第四,避免監督權利部分真空,實行有效的集中管理模式;第五,在企業與企業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實現數據共享,避免產生信息孤島。
3 再設計企業業務流程。該程式的主要注意內容包括:第一,設定規範統一的企業基礎;第二,建立企業財務的集中式管理體系;第三,加強企業系統化的處理能力;第四,建立及時高效的財務信息反饋機制;第五,完善企業控制管理體系,簡化企業審批制度;第六,建立企業財務管理網,實現財務管理網路化和信息化。
4,新企業財務管理流程的實施與組織。企業新構建業務流程的實施主要依賴於企業的財務信息化管理軟體,所以,企業信息化財務管理軟體的規範科學性會對企業的財務業務管理產生直接的影響。企業在實施新財務管理流程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建立項目實施組;第二,開展廣發的培訓宣傳活動;第三,進行數據整頓與數據準備。

會計流程再造的影響

1 提高了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協調性。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能夠根據企業的業務要求自動生成財務處理方案,這樣能夠較大地提高企業財務控制能力和財務核算水平,實現了財務與業務之間的協調運轉,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效率。
2 提高了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新企業財務管理流程能夠提高企業內部交易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對企業內部的數據進行自動上報,便於匯總分析,能夠讓企業管理者及時準確地了解整個企業的經營現狀和財務狀況。
3 提高了企業的數據處理能力。新的財務管理流程能夠支持較大型的高性能資料庫,為企業數據處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時,也能夠保證企業日常財務信息和數據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支持會計遠程的會計報表、會計憑證、會計查詢和會計信息錄入。
4 促進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企業為提高自身的預算管理能力,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在日常的運營過程中,要以目標利潤的實現為基本前提,建立全面科學的損益預算、現金收支預算、成本預算、費用預算和採購預算體系,從而提高企業預算管理的有效性,保證企業能夠沿著合理、科學的管理軌道運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