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蘄州黃侃少承父學,讀書多神悟,尤喜音均[2],文詞澹雅[3],上法晉宋。雖以師禮事余,轉相啟發者多矣。頗好大乘[4],而性少繩檢[5],故尤樂道莊周。昔阮籍不循禮教[6],而居喪有至性[7],一慟失血數升。侃之念母,若與阮公同符焉[8]。錄是以見士行不齊,取其近真者是。若其清通練要之學[9],幼眇安雅之詞[10],並世固難得其比方[11],恐世人忘其閎美而以繩墨格之[12],則斯人或無以自解也。老子云:“常善救人,故無棄人[13]。”余每以是風侃[14],亦願世之君子,共喻斯言。章絳記。作品注釋
[1]黃侃:字季剛,號量守居士,湖北蘄春人。近代音韻訓詁學家、文學家。師事章炳麟,歷任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校教授。[2]均:古“韻”字。
[3]澹雅:平淡雅潔。
[4]大乘:佛教派系之一。強調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5]繩檢:拘束,制約。
[6]阮籍:字嗣宗,三國時魏文學家。蔑視禮教,崇尚老莊哲學。他雖然不拘於禮,但性至孝,母死時,正與人下棋。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
[7]至性:純厚的性情,特指孝親之情。
[8]同符:符合。
[9]練要:精練專一。
[10]幼眇(yào miǎo):精微,微妙。安雅:此指文辭平順閒雅。
[11]比方:比較,比擬。此指不相上下的人。
[12]繩墨:規矩。格:衡量,要求。
[13]救:治。棄人:廢人,無用的人。老子這句話原意是使貴賤各得其所,皆能發揮才用。
[14]風:通“諷”,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