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歷史

書寫歷史

《書寫歷史》是200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淵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全書主體部分分三章:第一章《歷史的書寫》回答了什麼是歷史學這一最基本問題;第二章《文本考據》討論了文本考據的技術和方法;第三章《文化的理解》從知識社會史的角度論述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也探討了理想形態中文化理解的概念。餘論部分從方法、組織、課題三方面討論了中國歷史學的現代化之路。

作為當今活躍的一位史學工作者,作者不僅在書中嫻熟地使用了各種傳統史學研究方法,同時又將現代西方語言分析哲學、知識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理論運朋於其研究中,嘗試理解從新石器時代直至當今中國的社會與文化的底蘊。全書展現了作者對中國歷史學和傳統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全書主體部分分三章:第一章《歷史的書寫》回答了什麼是歷史學這一最基本問題;第二章《文本考據》討論了文本考據的技術和方法;第三章《文化的理解》從知識社會史的角度論述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也探討了理想形態中文化理解的概念。餘論部分從方法、組織、課題三方面討論了中國歷史學的現代化之路。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歷史的書寫

第一節 歷史記注

一、概念的出現

二、什麼是記注

三、口頭傳說

四、刻寫記憶

五、記注的工具

六、史官的起源

七、計量時間

八、記注制度

九、檔案檔案

十、關於事件

十一、編年史

第二節 歷史撰述

一、什麼是撰述

二、最初的歷史撰述

三、“傳”與“語”

四、撰述的國史

五、歷史的智慧

六、歷史觀

七、歷史主義

第三節 歷史研究

一、什麼是研究

二、學科的形成

三、研究的展開

四、學科轉型

五、求真精神

附錄一 成王始即政考略

第二章 文本考據

第一節 文化的經典

一、六經教育

二、禮樂制度

三、孔孟學說

四、戰國思想博弈

五、反智政治

六、文化之“道”

七、知識與價值

八、功利性歷史認知

九、語言與邏輯

十、“真”的理念

第二節 經典技術

一、傳經和注經

二、校理圖書

三、“國小”的專業化

四、考據學的分野

第三節 確認文本

一、校勘學

二、輯佚學

三、書籍學

第四節 釋讀文義

一、訓詁學

二、文字學

三、音韻學

四、句讀學

附錄二 《穆天子傳》的古本舊注

第三章 文化的理解

第一節 知識社會史

一、知識社會學

二、文明的形成

三、價值抽象

四、制度化

五、教育與選官

六、合法化正名

七、強制性普及

八、名實背離

九、道德共同體

十、傳承價值

十一、科舉制

十二、人的屈服

十三、非理性文化

第二節 探尋證據

一、敘述

二、信息

三、規則

第三節 歷時的文化

一、考古學

二、物質遺存

三、斷代分期

第四節 社會的空間

一、地理學

二、中心/邊界

三、文化傳播

附錄三 禹畫九州論

餘論 走向現代的中國歷史學

一、方法:二重證據

二、組織:史語所

三、課題:斷代工程

結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