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鐵華

曲鐵華

曲鐵華,女,1962年生,遼寧省鐵嶺市人,教育學博士。1981年在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本科學習,1985年獲教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考取研究生,1988年在東北師範大學獲教育史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1995年在東北師範大學獲教育學博士學位。撰寫了《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第一卷)》等多部學術著作,在各個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獲得教育,人文社科等領域的多個獎項。 現為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史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理事、全國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師範教育分會理事、全國國小教師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吉林省教育學會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曲鐵華 曲鐵華
先後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近現代科學教育發展嬗變研究”,2002年;(通過驗收,已結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近代科學教育與當代中國小科學教育改革研究”,2002年;(通過驗收,已結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近代職業教育與當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研究”,2006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2007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近代中國鄉村教育實驗與當代農村教育改革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項目:“中國農村教育百年歷史考察與當代關照研究”等省部級項目14項。

曾獲2005年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三位);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吉林省第九批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人才;2007年寶鋼優秀教師獎;吉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吉林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吉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七屆優秀高教科研成果一等獎;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九屆高教科研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2006年7月吉林省第五次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2007年12月獲吉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2009年9月獲教育部第五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等獎項。

多年來,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工作,為本科生講授中國教育史、中國教育名著選讀、中國教育史專題、教師學與教學論、 教師教育研究等課程;為碩士研究生講授中國教育史研究方法論、中國教育哲學史、中國近現代教育史研究、教育史前沿問題研究等課程;為博士生講授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教師教育專題研究等課程。

1996年開始指導碩士研究生,共指導90多人,2003年開始指導博士研究生,共指導23名。主要學習及工作經歷

學習工作經歷

學習簡歷

1981年9月——1985年7月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本科學習 獲學士學位;
1985年9月——1988年7月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生  獲碩士學位;
1992年9月——1995年12月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獲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1988年7月——1990年6月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 助教
1990年6月——1995年6月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系 講師
1995年6月——1998年6月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副教授
1998年6月——至今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 教授
2000年10月——2001年10月 日本筑波大學訪問學者
2003年10月 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2003年12月——2012年5月  東北師大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 

社會學術兼職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  常務理事
全國楊賢江教育思想研究會  常務理事
中國教育學會師範教育分會  理事
全國國小教師教育委員會  副理事長
吉林省教育學會教育學專業委員會  常務理事
河北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科研成果

論文

國家級:

1、“教師勞動美淺析” 《教育研究》 1996.2

2、“中國近代中國小教材的改革”  《教育研究》2006.4

3、“教師專業發展與高等師範院校課程改革”  《教育研究》2007.9

4、“公平”的分類對我國義務教育公平問題解決的路徑指引(第二作者)  《教育科學研究》2008、6 《新華文摘》2008(17)全文轉載

5、“基於學術特質的高校教師專業發展論” 《教育研究》 2009.1

6、“我國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的百年歷史考察” 《社會科學戰線》 2010、1 《新華文摘》2010(12)全文轉載

重點刊物及CSSCI論文:

1、“新中國農村基礎教育政策的變遷及影響因素探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1

2、“嬗變與思考:新中國60年農村職業教育回眸”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7

3、“社會和諧發展的民族認同及其教育研究” (第二作者)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2

4、“辛亥革命前後社會教育發展比較研究”《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9

5、“近代中國鄉村教育實驗理論標本價值探析” 《教育科學》 2010、6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11年第4期全文轉載)

6、“論民國初期普通中學科學課程的特色及當代啟示”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3

7、“近代我國師範教育學費制度嬗變的內在邏輯及特徵探析”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5

8、“基於福柯教師話語觀的師生對話特徵解讀” (第二作者)  《外國教育研究》 2010、1

9、“師範生免費教育應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0、1

(人大複印資料《高等教育》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

10、“儒家生態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第二作者) 《道德與文明》 2010、1

11、“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視域下的教師話語建構”(第二作者)  《外國教育研究》 2010、5

12、“民國時期職業教育立法特色及其啟示”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4  (人大複印資料《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2期 全文轉載)

13、“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實施的障礙分析” 《教育發展研究》2009.7

14、“《科學》月刊的創辦及對科學教育的弘揚”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15、“南京國民政府初期農村職業教育必要性與可能性探析——兼談農業破產論” 《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3

16、“教師職前教育的理念創新與戰略實現研究” 《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 2009、3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文摘》2009年第3期轉載)

17、“清末免費高等師範教育制度特點探析”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

18、“教育科學的祛魅:意蘊及其問題”(第二作者)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7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文摘》2009年第4期轉載)

19、“論近代中國鄉村教育實驗的現代價值”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8、5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8年第8期全文轉載)

20、“重視教育政策公平屬性——義務教育公平解決的起點” (第二作者)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2008、3

21、“論國民政府初期職業教育的發展及啟示”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2

22、“教育對話的本體論解讀——哲學解釋學的視角” (第二作者) 《教育科學》 2008、1

23、“緘默知識視閾下的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教育” (第二作者)  《現代遠距離教育》2008、2

24、“論中國科學社的創辦與影響” 《東北師大學報》2007、3

25、“試論胡適的科學教育思想” 《河北大學學報》2007、5

26、“近代中國鄉村教育實驗特點探析” 《教育科學》2007、6

27、“建國後我國基礎教育師資非均衡發展研究”  《教育科學》2006、6

28、“從PCK 到PCKg: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轉向”(第二作者) 《外國教育研究》2006、12

29、“現代教育學視閾中的科舉價值”  《教育評論》2006、2

30、“論當代中國小生科學精神的培養策略” 《中國教育學刊》2005、2

(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中國小教育》2005.5)

31、“專業化:教師教育的理念與策略” 《教師教育研究》 2005、1

(人大複印資料文摘卡《教育學》2005、2摘載)

32、“我國普通中學課程近代化與科學教育反思”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6

33、“日本大學生就業管理體制和職業指導現狀及啟示” (第二作者) 《中國高教研究》 2005、1

34、“高師院校課程體系的缺失與改革策略”  《中國高等教育》 2005、3/4 ,

(《教育文摘周報》2005-5-25 摘載)

35、 基於“尊重的教育”理念的教師資格教育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第二作者)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1

36、“論中國近代科學觀對科學教育的影響” 《教育科學》2005、4

(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教育學》2005、12)

37、“義務教育師資均衡發展的對策研究”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5

38、“五四時期科學教育思潮及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齊魯學刊》 2005、6

39、“中國近代科學教育中科學精神的缺失及啟示”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 2005.6

40、“試論蘇區社會教育的特點及現代價值”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6.6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7、3 全文轉載)

41、“論陶行知的科學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 2004.6

42、“論教師專業化與職前教師教育課程改革”  《教育科學》2004、4

43、“論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  《課程.教材.教法》 2003.7

44、“論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轉換” 《中國小教師培訓》  2003.1

45、“洋務運動時期的科學教育及其主要特徵”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 2003.6

46、“論研究性學習中的教師指導策略”《東北師範大學學報》 2002.4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 2002.5)

47、“論21世紀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改革動向及課題”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  2001.3

48、“試論中國近現代科學教育發展嬗變及啟示”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  2000.6

49、“論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東北師範大學學報》1999.4

(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高等教育》1999.10)

50、“日本教育課程中的特別活動” 《課程.教材.教法》  1995.7

51、“試論一九二二年普通中學的課程改革”《外國教育研究》1994.6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小教育》1995、2期全文轉載 )

52、“私立學校向何處去”  《中國教育學刊》 1994.3

53、“當今一些已開發國家中學課程結構特點的比較”《外國教育研究》1994.6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小教育》1995、2期全文轉載 )

54、“當前我國私立學校發展簡述”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 1993.6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1993.12期全文轉載)

核心期刊及省級論文

1、“試論雷沛鴻改革高等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4.2

2、“孔子的人格理想與當代青少年的人格塑造”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1995.6

3、“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師生關係” 《現代中國小教育》1995.3

4、“論教師勞動的經濟價值” 《中國小教師培訓》 1996.5

5、“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1996.6

6、“論教師勞動的文化價值” 《江蘇教育研究》 1996.3

7、“教師職業虛實的反差與癥結” 《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1996.4

8、“論教育的優先發展”  《教育科學》 1996、2

9、“論陶行知對中國現代師範教育的傑出貢獻”  《遼寧教育學院學報》 1997.4

10、“當前我國高師課程改革的對策研究”  《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1997.9

11、“論教師勞動的真善美價值”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 1998.1

12、“美國中國小教師市場需求的變化及原因探討”  《外國教育研究》 1998.5

13、“高中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與高師課程結構的調整”  《教育評論》 1998.6

14、“試論21世紀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發展趨勢” 《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1998.9

15、“論中國近代私立學校的辦學特色” 《教育史研究》 1999.3

16、“我國啟發式教學的歷史演進及其現代化” (第二作者)  《教育史研究》 2000.3

17、“試論教師素質的專業化” 《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0.11

18、“中國近現代師範教育發展嬗變及啟示”  《教育史研究》 2002.1

19、“中國小教師教育理念探新”  《現代中國小教育》 2002.6

20、“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演變及反思”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3.2

21、“教師教育制度創新探微” 《教育科學研究》 2003.9

22、“中日教師教育課程比較研究” 《教育探索》 2003.10

23、“我國中國小科學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當代教育科學》 2003.11

24、“日本教師研修制度特點探析” 《現代中國小教育》  2003.9

25、“論蔡元培科學教育思想的內涵及現代價值”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4.1

26、“中日教師繼續教育之比較”(第二作者)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4.2

27、“維新運動時期科學教育論略”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

28、“專業化:21世紀教師職業發展的應然追求” 《現代中國小教育》  2004.12

29、“論教師專業化與教師教育改革”  《教師教育論壇論文集》 ,語文出版社,2005年1月。

30、“中國近現代科學教育論略” 《百年跨越——教育史學科的中國曆程》,鷺江出版社,2005年1月。

31、“東北淪陷時期偽滿在職教師教育”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5.4

32、“尊重的教育”理念與高師課程體系改革  《尊重的教育》,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33、“試論顏元的教育價值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5.1

34、“中國近現代留學熱潮中民眾選擇留學的動機探究”《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6.2

35、“論中國近代民辦普通中國小的辦學特色及啟示”《湖南師大教育科學學報》2006、1

36、“試論民國時期職業教育的特徵”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6

37、高師教育專業本科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第二作者)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6、3

38、“論任鴻雋的科學教育思想”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4

39、“論民國時期職業教育的特點及其當代價值”《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7.3

40、“高校教師專業發展途徑解析”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7、5

41、“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師資不均衡現狀及成因分析” 《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42、“基礎教育師資非均衡發展的歷史研究”《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43、“構建適應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教師教育體系”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

44、“論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與策略”  《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9、4

45、“教育改革中的教育史學科的問題與發展” (第二作者) 《教育史研究:觀念、視野與方法》,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9、7

46、“改革開放30年中國特色師範教育回顧與前瞻”《東北師範大學學報》特刊  2008.10

47、“民國初期師範教育學費制度的特點及啟示”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3

著作

1、《中國近代科學教育史》,(專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2、《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第一卷(專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3、《教師勞動價值論》(專著) 東北師大出版社 1999年。

4、《新編中國教育史》,(主編)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5、《中國教育史》,(主編)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6、《教師學與教學論》(主編)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7、《中國教育發展史綱》 (編著)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8、《中國教育史綱要》 (副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

9、《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理論與對策研究》,(副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10、《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研究》,(副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11、《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年度報告(2005)——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副主編)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12、《課程改革借鑑篇》(參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13、《陶行知與中外文化教育》(參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

14、《中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參編)東北師大出版社 2000年。

15、《教育原理》 (參編)東北師大出版社 2000年。

16、《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參編)東北師大出版社 1998年。

17、《中國師範教育通覽》(參編) 東北師大出版社 1998年。

18、《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普通教育卷》(參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年。

19、《中國課程變革研究》(參編)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3年。

鑑定成果

1、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近現代科學教育發展嬗變研究”,主持;2001年;2006年通過鑑定,已結項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近代科學教育與當代中國小科學教育改革研究”, 主持;2003年;2006年通過鑑定,已結項

3、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21世紀中日中國小教師素質與教師教育改革比較研究”, 主持;2001年;通過驗收,已結項

4、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 “21世紀中日教師教育制度改革比較研究”,主持;2001年;通過驗收,已結項

5、吉林省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科學精神在中國近代科學教育中的缺失與當代中國小科學精神培養策略研究”主持;2004年;通過驗收,已結項

6、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近代職業教育與當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研究”,主持,(06JA880013)2006年,通過驗收,已結項

7、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我國高等師範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主持,(115069)2006年,通過驗收,已結項

8、吉林省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我國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的歷史考察與當代觀照研究” (2008Bjyx04) ,主持),(已完成,結項)

主持課題

先後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近現代科學教育發展嬗變研究”,2001年;(通過驗收,已結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近代科學教育與當代中國小科學教育改革研究”,2003年;(通過驗收,已結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近代職業教育與當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研究”,2006年等省部級項目8項。

撰寫書目

已撰寫《中國教育發展史綱》、《日本侵華教育史(第一卷)》、《教師勞動價值論》三部專著,主編《中國教育史》、《教師學與教學論》等著作。在《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課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教育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20餘篇。

所獲獎項

曾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2006年新世紀優秀人才;吉林省第九批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人才;吉林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吉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第五次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七屆優秀高教科研成果一等獎;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九屆高教科研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等獎項。

科研獎

1、1995年獲吉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教師勞動美淺析》,1998年獲吉林省第二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論文類一等獎;

3、《教師勞動美淺析》,1998年獲吉林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4、《教師勞動價值論》,2000年獲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二等獎;

5、《教師勞動價值論》,2001年4月獲吉林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6、《試論中國近代科學教育的發展嬗變及啟示》,2001年12月獲第五次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三等獎;

7、《教師勞動價值論》,2001年12月獲第五次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8、《21世紀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的改革動向及課題》,2001年12月獲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七屆優秀高教科研成果一等獎;

9、《論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指導策略》,2003年7月獲吉林省第四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評選論文類二等獎;

10、《高師院校課程體系的缺失與改革策略》,2005年12月獲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九屆高教科研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

11、《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第一卷)》,2006年2月獲東北師大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

12、《論當代中國小生科學精神的培養策略》,2006年7月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

13、《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第一卷)》,2006年7月吉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

14、《中國教育發展史綱》,2007年3月獲東北師大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吉林省第六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5、《教師學與教學論》,2007年3月獲東北師大第五屆社會科學著作優秀獎;

16、《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第一卷)》,2007年12月獲吉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

17、《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第一卷)》,2009年9月獲教育部第五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18、《教師專業發展與高等師範院校課程改革》,2009年12月獲吉林省第六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基於學術特質的高校教師專業發展論》,2010年8月獲第四屆長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教師專業發展與高等師範院校課程改革》,2010年12月獲吉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1、“公平”的分類對我國義務教育公平問題解決的路徑指引,2009年12月獲吉林省第六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教學獎

1、1997年獲東北師大優秀教學獎;

2、《公共教育類(理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獲2004年東北師大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位);

3、《國小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獲2004年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三位);

4、《中國教育史》獲2004年吉林省高等學校教育技術成果一等獎(第一位);

5、《國小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獲2005年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三位)。

6、《高師教育專業本科教育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探索》獲2007年東北師大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位)

7、《教師學與教學論》2007年被評為吉林省精品課。

8、《中國教育發展史綱》獲2007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7年11月)。

9. 《高師公共教育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2007年5月獲東北師範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第二位)

10、《高師公共教育理論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2009年4月獲第六屆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二位)

個人獎

1、 2006年11月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 2006年10月獲吉林省第九批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人才稱號(吉林省人民政府);

3、 2007年11月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會);

4、 2006年獲東北師大“三育人”標兵;

5、 2006年獲院級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6、 2005年獲東北師大“優秀女教師”;

7、 2003年獲東北師大華為獎教金。

研究方向

中國教育史、教師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