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觀十六年(西元六四二年),中印度戒日王因見般若毱多所著破大乘論,請那爛陀寺正法藏戒賢法師遣四位寺僧對論,我國留印玄奘大師即為其中一位。奘師就破大乘論錯謬之處,申大乘義而破之,名制惡見論;王讀之大喜,贊曰:「日光既出則螢燭奪明,天雷震音而錘鑿絕響。」因之於曲女城為師作一會,示大乘微妙,以絕界謗。
玄奘大師為大會論主,以稱揚大乘序作為論意,除讀示大眾外,另張貼於會場門外,若有能破其一字,便「斬首相謝」,但歷時十八日,竟無一人能發論。按印度習俗,獲論辯勝利者,皆須乘於大象背上巡眾,以示勝論,然大師謙讓不行,王遂以大師袈裟代之。大小乘眾別尊大師名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木叉提婆(解脫天),自是德音彌遠。
按:曲女城名來由,中印度境有大樹仙人棲神入定,經數萬歲,從定而起,見王百女戲河中,起慾念,唯幼稚女貌不妍而充給使,仙人懷怒,便惡咒九十九女一時腰曲,故名曲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