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物種名稱:暗色鴉雀
俗名:鴉雀
拉丁文名:Karen Phillips
英文名:Dusky Crowtit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鶲科 Muscicapidae
瀕危等級:稀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994年列為稀有種
叫聲:叫聲似shh…shh…shh。
亞種
暗色鴉雀二郎山亞種(學名:Paradoxornis zappeyi erlangshanicus),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四川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瀘定二郎山西坡。
暗色鴉雀指名亞種(學名:Paradoxornis zappeyi zappeyi),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四川、貴州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瓦山。[3]
形態描述
外型描述

體小(13厘米)的褐色鴉雀。頭灰色具羽冠,白色眼圈明顯,灰色的頂冠略具濃密冠羽。上體棕褐,三級飛羽及中央尾羽色深。喉及胸淺灰色,腹部粉褐。 虹膜-褐色;嘴-黃色;腳-偏灰。
叫聲描述
叫聲似shh…shh…shh。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

中國中部特有種。 分布:四川瀘定、峨眉、峨邊及甘洛,貴州威寧及赫章。
分布狀況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僅見於烏山及峨眉山,四川西南部及貴州極西部尚存部分鳥,地區性常見於海拔2350~3200米。
生活習性
習性:結小群棲于山區竹林的林下植被層。
棲息在雜木灌叢中。常10幾隻一群在灌叢中活動,並多與棕頭雀鶥一起覓食。它食鱗翅目幼蟲、甲蟲和草籽等。多分布於海拔2350~2750m地區。
致危因素
估計數量:數量稀少。
主要是森林及灌叢被砍伐,使棲息環境逐漸減少,又加之亂捕濫獵,而造成數量下降。
物種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