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冰川

主要發育在降水充沛的海洋性氣候區,其雪線附近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一般可達2000—3000毫米,冰川的主體(恆溫層)溫度較高,接近0℃。 由於溫度高,補給量大,冰川運動速度較快,年運動量約100米或更大。 雪線分布低,冰舌尾端下伸也很低,可達森林帶中,冰面消融強度大,每年可達10米水柱以上,而且冰川進退變化幅度大,故冰蝕作用明顯。

暖冰川又稱“海洋性冰川”。因冰溫較高(0—-1℃)而得名。主要發育在降水充沛的海洋性氣候區,其雪線附近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一般可達2000—3000毫米,冰川的主體(恆溫層)溫度較高,接近0℃。由於溫度高,補給量大,冰川運動速度較快,年運動量約100米或更大。雪線分布低,冰舌尾端下伸也很低,可達森林帶中,冰面消融強度大,每年可達10米水柱以上,而且冰川進退變化幅度大,故冰蝕作用明顯。我國西藏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念青唐古拉山脈的東段和川滇橫斷山系的冰川,即屬於海洋性冰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