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所謂智障人,一般就是指智力有障礙的人群。智力和精神一般都有缺陷。屬於人類遺傳病。
表現
1.學習速度緩慢或缺乏,對於學習到的事物很難類化或轉移到日常生活當中理解力不好,所以在學習抽象的事物上有困難。
2.記憶力方面,看到東西容易忘,要他們在短時間記住一件事情會有困難,而且要不斷不斷地學習才容易記住,不會忘記。
3.舉一反三的能力及用過去的經驗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
智障原因
兒童智力障礙一般認為是由於大腦器質性損傷造成的,大腦損傷又有多種原因,比較常見的有:
(1)出生前即孕期:是指母親從懷孕開始至胎兒在子宮裡發育的28周之前這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以下因素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遺傳因素(父母都是病態基因的攜帶者,患兒分別從父母那裡得到一個突變基因而致病)、染色體異常(某些體在某些不良因素的影響下,發生形態和數目的變化,而導致的智力障礙)以及宮內感染、孕婦營養缺乏、酒精中毒、慢性缺氧、先兆流產、接觸了放射線或化學物質等。
(2)出生時指妊娠28周以上至出生後1周之內這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中,最常見的影響發育的不利因素是產傷、新生兒窒息、臍帶繞頸。
(3)出生後感染、新生兒疾病、中毒、抽風、顱腦外傷、其他感官障礙等都可能引起智力障礙。
(4)環境和教育原因。有些兒童並沒有明顯的造成大腦損傷的原因,而是由於貧窮、愚昧或不良的親職教育而造成兒童發展緩慢,從而影響了孩子的智力。
判斷標準
障礙兒童如果能及早發現,並進行早期教育和訓練,比沒有經過早期教育和訓練的兒童發展前景要好許多。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及早發現呢?
1、觀察。當孩子出生後,如果發現孩子的發展速度和大多數同齡兒童不一樣,5個月不能伸手抓物,6個月叫名字沒反應,10個月不能抓站,不會與人再見,15個月後還不會邁步,2歲不會說話,走路不穩,反應遲鈍,缺少興趣,不願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活動等等,如果再有前面談到的可能形成智力障礙的一些原因,就應考慮是否可能是智力障礙。
最新報導
近四成智障人士參加工作後遭辭退
本報訊(記者黎蘅 實習生苗勃 通訊員張翔)2013年6月18日,由廣東省和廣州市殘聯聯合主辦的第七屆華人地區啟智服務會議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行,400多名康復教育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及家長代表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幫扶智障人士融入社會、規劃人生。“廣州為智障人士提供的關懷服務與幾年前相比已經有了明顯進步,但智障人士在融入社會和就業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困難,例如具有基本工作能力的智障人士能到普通企事業單位就業的比例目前還不足2%。”廣東省智力殘疾人與親友協會主席張敏說。
學校對智障兒童“零拒絕”
張敏介紹說,廣州市對待智障兒童採取的入學政策是“零拒絕”,而據記者了解,一些區還會為行動不便的殘疾兒童“送教上門”,老師每周定期到孩子家裡為他們上課。
張敏指出,很多普通學校對特殊孩子並不了解,只能讓他們隨班就讀,老師也很難顧及他們到底能學多少,能不能跟上普通孩子的進度。
“所以,儘管普通學校對特殊孩子敞開了大門,但不少家長還是選擇把孩子送到特殊學校就讀,尤其是重度智力殘疾或視力殘疾的孩子。”張敏說,廣州教育部門登記的特殊兒童為5000名左右,其中在普通學校和特殊學校就讀的大約各占一半。
據了解,廣州在智障兒童的融合教育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例如一個名為“融愛行”的項目就在普通學校為智障孩子配備專門的輔助教師,陪孩子上課,對孩子的行為常規、社交交往進行個別化教育,幫助孩子融入學校生活。
外企較易接受智障人士
即使智障人士能順利接受教育,但他們在融入社會時,還是障礙重重。記者了解到,很多智障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之後就只能待在家裡,等待父母的供養。“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203個受訪對象中,僅有2%的心智障礙人士正在普通企事業單位就業。”張敏說,不僅如此,許多經過職業培訓參加工作的智障人士,往往工作了一兩年就被辭退。“前年經培訓後推出社會參加工作的智障人士中,約有40%都被退了回來。”張敏還介紹道,“外企在接受智障人士時態度會更為開放一些,我認識的一個智障女孩就在麥當勞做保潔工作,已經做了四五年,幹得也很開心。”
對於不少智障人士的家長來說,他們最希望的是能有“庇護工場”來為智力殘疾人士提供工作機會。“但這樣一來,智障人士還是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並沒有真正融入社會。”
終身托養項目仍難普及
智障人士年幼時或可在家長的庇護下成長,但是等到家長逐漸老去,很難再庇護他們時,智障人士的獨立生活便可能受到威脅。“這也是我們工作中面臨的很大問題。據我了解,現在還沒有普惠性的措施解決這個難題。”
據了解,中殘聯在廣東開展了一個心智障礙者托養項目,家長可做托養服務的委託,簽約後,智障人士的生老病死都由這個項目負責。“不過這個項目花費較高,不屬於普惠性質的,並不能解決大多數智障人士和家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