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體位置異常
晶狀體懸韌帶的病理
改變晶狀體借懸韌帶懸掛於睫狀體上,維持在虹膜與玻璃體之間的一定位置,且賦予虹膜以有力的支持。晶狀體的懸韌帶如遇外力或手術損傷,易發生離斷,造成晶狀體脫位。如懸韌帶部分離斷,則形成晶狀體半脫位,如懸韌帶全部離斷,則形成晶狀體全脫位。
此外,睫狀環後囊纖維起始於鋸齒緣部視網膜的內界膜,和玻璃體一同附著於晶狀體後囊的薄板層,全部經過中,與玻璃體的前界膜密切接觸。睫狀環前囊纖維是懸韌帶中最厚和最有力的主纖維,起於鋸齒緣前面1~1.5mm,即所謂小帶後緣處和睫狀體平坦部的內界膜。該韌帶向前附著於晶狀體前囊的薄板層。因此,懸韌帶除與晶狀體囊有聯繫外,還與鋸齒緣部視網膜、睫狀體平坦部的內界膜及玻璃體的前界膜有密切的關係。
晶狀體光軸上偏位
晶狀體光軸上偏位是指晶狀體離開正常位置,但仍保持在光軸上的一類脫位,包括前脫位和後脫位。
晶狀體前脫位是因為懸韌帶斷裂產生,晶狀體經散大的瞳孔移到瞳孔前區,當虹膜括約肌收縮時形成嵌頓,房水通道被阻斷,周邊虹膜前凸,引起眼壓升高。如果晶狀體完全到達前房,與內皮接觸,應當儘早手術摘除。前脫位的晶狀體仍保持在視軸之上,凸度增大,常產生明顯的近視,喪失調節。
晶狀體後脫位是因為睫狀體撕裂,房角後退或附著於晶狀體後囊的懸韌帶斷裂,使晶狀體向後移位,通常表現為前房加深,虹膜震顫,瞳孔縮小,晶狀體震顫。後脫位的晶狀體保持在視軸上,凸度增加不明顯,通常表現為相對屈光力不足,呈遠視狀態。如果伴有懸韌帶廣泛斷裂,晶狀體凸度增加,也可表現為中度近視。
晶狀體偏離眼光軸脫位
晶狀體偏離眼光軸脫位是指晶狀體光軸與眼光軸不能重合的一類脫位,包括晶狀體平移脫位和傾斜脫位。前者是指晶狀體光軸與眼光軸平行分離一段距離,常見的有馬凡綜合徵、外傷後晶狀體移位,多數原因是晶狀體偏位對側的懸韌帶溶解或斷裂,不足以牽拉固定晶狀體在原位。偏位晶狀體彈性回縮引起高度散光,像差增加,成像質量下降,當晶狀體赤道區位於瞳孔區時,還可能產生單眼復視和嚴重眩光,視力下降,很難完全矯正,通常需要手術摘除晶狀體。一晶狀體傾斜脫位是指晶狀體懸韌帶大部分斷裂後晶狀體光軸與眼軸呈現一定夾角的一種脫位類型。至少在2個象限懸韌帶完全斷裂,才能出現這種情況。如果下方懸韌帶斷裂,僅上方殘留少許懸韌帶,晶狀體下方隨眼球上轉或身體後仰產生向後傾斜,甚至平臥時可以完全移出光軸。
如果上方懸韌帶斷裂可以發生晶狀體上半部後仰傾斜。晶狀體與虹膜之間有玻璃體嵌頓,擠壓晶狀體可產生此處晶狀體向後傾斜,產生一定散光。這種類型的散光很難用眼鏡矯正。傾斜角度大,視力低下者,應及時手術摘除晶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