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制
景頗族的家庭是父系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父親是一家之長,家庭中保留著幼子繼承財產的習慣。一般是長子、次子結婚後,在父母的住宅附近另建新房,成立家庭,幼子留下與父母同居、贍養父母,有女無子的可以招贅,贅婿不改姓,子女亦從父姓。無子女的可以收養子,養子同親生子一樣,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和繼承財產的權力。
景頗族舊時盛行一種單向的姑舅表優先婚舅家的女兒,生下來就是姑家的兒媳;舅父女兒,外甥外娶的時候,也要取得舅父的同意。相反,姑家的女兒絕不能嫁給舅家的兒子。這是景頗族人“血不倒流”的婚姻規則,這樣互相通婚的結果,用景頗語說,就形成了“梅龍”(丈人種)和“達瑪”(姑爺種)的特殊的固定關係。
在景頗語中,舅父同岳父是同一詞,統稱為“龍頗”,舅母和岳母亦無分別,叫做“迷龍”。姑父和公公統稱為“王木”,姑母和婆婆統稱為“林姆”。
在景頗婚制中,還有一種“蕊迷”的形式。這種形式是在男女方相愛之後,同居懷孕,男方要互女方家去祭鬼,即殺一隻公雞獻給“口舌鬼”,然後才能正式結婚。
在從前的景頗族家庭中,還存在一種“轉房”的習慣,婦女喪夫後,只能轉嫁給亡夫家庭或家庭中的男子,並且不計較輩份,如丈夫死後可以轉嫁給亡夫的兄弟、叔伯,反過來也一樣,侄兒可以娶嬸母,兒子可以娶父妾,從而造成多妻現象。
明媒正娶的婚姻有“迷奔”和“迷董”兩種形式。“迷奔”是按婚姻禮儀,先由巫師“董薩”卜卦確定對象,然後再經過媒人“勒腳”與女方父母議婚,確定聘金和婚期,女方請舅父及寨子中諸親友陪送女兒到男家。“迷董”即“號”妻的意思,男方想娶某女為妻,但女方年齡尚幼不能結婚,為防止別家來娶,就先向女方家送一份聘金,算是訂婚,別家就不能再娶,否則就要加倍賠償聘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這種傳統的婚姻制度正在發生著變化。
戀愛
景頗族青年男女在婚姻上沒有自由,但在戀愛方面卻比較自由。景頗族稱自由戀愛叫做“乾馱總”(即串姑娘)。“乾馱總”活動往往在公房之中進行,其內容一般是進行對《公房》歌,對彈口弦,跳舞,互贈禮物。女方多向小伙子贈送自己親手織的筒帕(背包)、繡花腰帶或裝飾在筒帕、包頭上的絨花、彩帕等。男方也要同時回贈自製的雕有各種花紋圖案的口弦和銀耳環、手鐲等。對彈口弦和對《公房》歌時,男女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男方若勝了姑娘了才能談情說愛。男方若無法勝過姑娘,就不能接近。這種形式時常通宵達旦,黎明前,才各自匆匆離去。凡有同姑或姑舅關係的男女經過相互問候姓名後,便自覺相互迴避。若在“乾馱總”時發生性關係導致女方懷孕後,要受到鄉規民約的懲罰,輕則罰殺豬,重則罰殺牛、洗寨子,俗稱“卡乃妹”、“欲乃摘”,意思是將功補過,挽回被玷污的名聲。
搶婚
在景頗族社會中,過去還盛行搶婚風俗,主要有“迷魯”、“迷確”、“迷考”三種形式。
“迷魯”就是搶妻子的意思。當一個景頗族姑娘同時被幾個小伙子愛上之後,小伙子們之間互相猜忌,於是就出現了搶婚現象。不通知女家,也不管女方是否同意,強行搶來令其為妻。但是,即使是搶來的新娘,也要以過“勒腳”(媒人)的周鏇,付出很高的聘金。在舊時,搶婚往往引起格鬥。
“迷確”是搶婚的意思。拉婚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男方請“勒腳”(媒人)向女方父母轉達求婚之意。到時通過“拉婚”接走新娘。據景頗人傳說,這樣一“拉”,可以驚退附在新娘身上的鬼魂,可保日後平安無恙。另一種是由巫師占卜確定對象,欲搶者通過一定方式暗示女方父母,以便取得默許。男方確定婚期後,約請“勒腳”帶著助手,在夜間把姑娘引出,拉到新郎家中,然後,由媒人與女方家長議定聘金等事,翌日再行婚禮。這樣做被認為可以祛除婦女身上的從母家帶來的鬼魂。
“迷考”是偷婚的意思。當小伙子看上姑娘欲締結婚姻時,女方父母都不同意。在這種情況下,男方只好請出“勒腳”和助手從旁協助,設法把父母藏匿起來的姑娘“偷”引出來,躲在助手家中,然後再告女方父母,父母無奈,和助手議好聘金私婚期便告了結。
婚禮
景頗族的婚禮儀式別具特色。男女雙方商定了聘禮和婚日後,男方請媒人“勒腳”親率一夥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的人到女方家裡迎親。女方家要舉行送親儀式,也要選出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的人到女方家裡迎親,還要智送卡,巧索錢物,為送親儀式增添歡樂氣氛。舉行送親儀式和迎親儀式,男女雙方要按“七不出、八不進”的俗規擇吉日進行。先將新娘接至媒人家中藏匿數日,並且不得露面,到去日才能將新娘接到新郎家中舉行婚禮儀式。
婚禮一般在白天舉行,多殺豬、備豐盛的飯菜,足夠的米酒、水酒、檳榔、煙茶、水果等招待親戚朋友。待眾人吃過午飯後,就將新娘從媒人家中接至新郎家中的婚場明毯中。
婚禮儀式由媒人主持。新娘在新郎的導引下,與長輩和親戚朋友相認,並按年齡大小順序逐外向他們致酒、遞傳檳榔等。然後請巫師“董薩”念婚禮祝詞,然後由新郎的弟弟或侄子手牽新娘走過一根通向房屋正堂的“獨木橋”。橋一般寬約60厘米至1米,長5米到7米,並在橋兩邊栽滿大葉茅草,然後再通過正房樓梯。樓梯新增有1至2塊雕有2至4個乳狀形梯登,以示新娘婚後早生子女。把新娘牽到正房竹樓欞梯門坎外,由婆婆把自己的銀手鐲、串珠鏈戴在新娘的脖頸和手腕上,表示認兒媳之後,便引入公婆室內休息,這時外人不得進入室內笑鬧。婚後第二天,要舉行送“覃丁”儀式。新娘要為送“覃丁”親自釀製水酒,以驗新娘手藝。
10天后,男方帶上新娘去女方家裡舉行“覃丁”儀式,即帶上兩壇米酒,兩桶水酒(要用新竹子做酒桶)、兩大包象徵團結的糯米飯、20至40個表示潔白真誠的熟雞蛋,煮、烹、炒、蒸、舂菜成雙成包。這些熟食表示生米已煮成熟飯,新郎與新娘已成為一家。禮物都要用芭蕉葉和蔑片包紮好、扎法考究,表示完婚成雙吉祥平安,婚後夫妻相親相愛、兒孫滿堂。送“覃丁”後將新娘一個人留在娘家20至30天后方能接回。
聘禮和回禮
聘禮,一般根據姑娘家處的地位、聲譽、姑娘的相貌才智而定。傳說的聘禮為1顆象牙,2至4頭牛,1至2個大銅鋩。龍袍一件,羊毛氈、花墊子數對,豬肉20至40砣以及安徽壇米酒等。
回禮。女方一般以箱櫃、銅炮槍、長刀、衣裙、筒帕、首飾、背籮、炊具及生產生活用具等作為回禮。
聘禮和回禮的內容都有一定的含意。如聘禮中的象牙、龍袍、羊毛氈、花墊子是孝敬女方長輩的,牛表示勞動力,意思是以幾條牛的勞動力換走一個女勞動力;大銅鋩俗指女性,意思是以1個或2個代表女性的銅鋩換走了女方一位真正的女性,肉和酒則是為眾方親共聚同歡所備,數目一般視女方社交的廣度而定。
回禮中的衣裙、筒帕、銀飾品等是女性必備的裝飾品;箱櫃、銅炮槍、長刀等生產生活用具則意為婚後要自力更生,創家立業;三角鍋架與鐵鍋是暗示新婚夫婦要相親相愛不分離,生米才能煮成熟飯,夫妻才能早日生兒育女,生活才會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