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入山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觀音殿又稱九龍殿,九龍雕刻十分精緻生動,九龍殿內的九龍藻井及部分琉璃瓦從南京明代宮殿拆遷而來,被譽為普陀山三寶之一。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象超凡;不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北宋王安石曾贊之“樹色秋擎書,鐘聲浪答回”。
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因當時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國鎮海禪寺”。後毀於戰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法雨二寺領朝廷賜帑,同時興建;後法雨寺的明益禪師又孤身入閩募資,歷時三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供觀音佛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諸菩薩。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賜金修寺,修繕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匾額,因改今名。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 2006年05月25日,法雨寺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印光法師紀念堂為紀念近代高僧印光大師而設,他在法雨寺潛心著述40年,文章風行全國,被推為“淨土宗第13代祖師”。1983年法雨寺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對外開放的全國重點寺廟之一。
歷史背景
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因當時此地泉石幽勝,結茅為庵,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護國鎮海禪寺”。後毀於戰火。 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濟、法雨二寺領朝廷賜帑,同時興建;後法雨寺的明益禪師又孤身入閩募資,歷時三年,將所募財物用以建圓通殿,專供觀音佛像,兩年後又建大雄寶殿,供諸菩薩。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賜金修寺,修繕大殿,並賜“天華法雨”和“法雨禪寺”匾額,因改今名。同治、光緒年間又陸續建造殿宇,成為名動江南的一代名剎。
建築特色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興建大殿時,賜“天花法雨”額,因改名法雨寺。現寺宇龐大,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龍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方丈殿、印光法師紀念堂等。
法雨寺曾多次發生過火災和海寇,造成無可估計的損失。後經幾代主持的努力,進行不斷修復、修繕工作。“文革”間全部佛像被毀。
1983年開始由普陀山佛協大規模修復,重建拜經樓,大修九龍殿。
1987年在天王殿外新建九龍壁和石經幢2座,1995年在蓮池畔建石碑坊1座,殿堂樓閣,氣勢非凡。現寺宇龐大,有殿宇194間,計8800平方米,分列六層台基上。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龍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方丈殿、印光法師紀念堂等。
其中以九龍觀音殿建築最為輝煌,殿中“九龍盤拱”等建築系康熙時由金陵(南京)明舊宮九老殿遷移於此,甚為珍貴,殿分7間,深5間,琉璃頂,內槽九龍藻井,一龍盤頂,八龍環八柱昂首飛舞而下,正中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組成九龍搶珠圖案。
遊覽次序
海會橋(日蓮池)——山門(“天華法雨”題刻、九龍壁)——天王殿——玉佛殿——九龍殿(九龍藻井)——御碑殿——方丈院
整座寺廟宏大高遠,氣象超凡;不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北宋王安石曾贊之“樹色秋擎書,鐘聲浪答回”。 入山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
景點介紹
天王殿
進山門,過九龍壁,對面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建築,檐間額題“天王殿”,現有的兩座五層石經幢塔為1988年重建時設立。 天王殿前古樟成林,甬道兩側豎有旗桿兩根,這也有別于山上其他寺院。據說,其中一根已變換過七八次,而另一根雖常被香客當作神物,剝皮作藥,但仍然巍峨高聳,故有“後寺活旗桿”之稱。
殿內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與眾不同,據說是為了避免與普濟寺重複。
玉佛殿
天王殿後的玉佛殿面闊三間,外加圍欄,黃琉璃頂,是一座小巧玲瓏的重檐歇山式建築。大殿東西有鐘樓和鼓樓各一,月台上有古柏一株,蒼老勁健,西側植羅漢松一株,圍粗3米多,頗為罕見。
法雨寺寺內的盆景
玉佛殿原供有清光緒八年(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赴印度禮佛,途經緬甸時請得的釋迦牟尼玉佛像一尊,像高2米,玉色皎潔,雕琢極工。後來被毀,現在供奉的玉佛高1.3米,是1985年從北京永樂宮移來的。
御碑殿
殿宇五間,黃瓦蓋頂,西側樓屋內有門可通上佛頂山的香雲路。
大殿面寬五間(寬約32米),進深四間,前有外廊,斗拱承擔,殿中供三世佛。殿東耳殿三間,為“三聖殿”,供三聖立像。西耳殿三間為“關帝殿”,供關公金坐像。兩側配房(客堂)各五間。
方丈院
為全寺最高處,二層檐樓房一排共27間,分隔為五個院。中間七間過去為印光法師方丈室,後改為紀念堂。 印光法師(1861~1940年),俗名趙紹儼,被稱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生於陝西,21歲在終南山蓮花洞出家,光緒十九年(1893年),印光隨僧人化聞赴普陀山法雨禪寺,遂在此研究佛經,長達40餘年。後到蘇州靈岩寺建立淨土道場。
印光法師著有《印光法師文鈔》等佛學名著,在中國佛教界影響深遠。
寺院高僧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在法雨寺潛心著述40年,文章風行全國,被推為“淨土宗第13代祖師”。
印光法師(1861~1940),號常慚愧僧,俗家姓趙名丹桂,又名聖量。陝西合陽縣赤城東村人。
幼隨胞兄習儒經,涉獵釋教經典,矢志參佛。
光緒四年(1878),舍家離俗,入西安慈恩寺聽經。 光緒七年(1881),至終南山蓮花洞寺,拜道純和尚為師,剃度為僧,道號印光。
次年,入雙溪寺印海定律師座下受具。初,於湖北竹溪蓮花寺充照客時,得讀《龍舒淨土經》殘本,悟其精妙,一以淨土為歸。
光緒十二年(1886),前往北京紅螺山資福寺專修淨土宗三年。其間,曾告假朝拜山西五台山文殊師利道場,回寺後任上客堂香燈、寮元等職,並於誦經之餘,研讀三藏教典,由是深入經藏妙契佛心。
光緒十六年(1890),至北京龍泉寺為寺家“行堂”(為僧眾盛飯菜的僧人)。
光緒十七年(1891),住北京圓廣寺。光緒十九年(1893),應入京請藏經的化聞和尚之邀,赴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居藏經樓,主理藏經。
光緒二十三年(1897),受請為法雨寺僧眾開講《彌陀便蒙鈔》一座。此後,於法雨寺珠寶殿側閉關兩期六年,終日不出房門,由人送飯食誦經念佛,而學行倍進。
光緒三十年(1904),為溫州頭陀寺入都請藏,畢仍住法雨寺經樓。
民國7年(1918)至18年(1929)間,數赴上海,弘楊淨土宗,多寓太平寺。
民國19年(1930),赴蘇州報國寺閉關,指導創辦靈岩淨土宗第二念佛道場。
民國26年(1937),移住靈岩,至29年(1940)農曆十一月初四日五時,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坐化,享年80歲,僧臘六十載。 其舍利子分置各寺,被尊為佛教淨土法門第十三代蓮宗世祖。
印光大師一生著述甚豐,遺著有《印光法師文鈔》四卷、續編《文鈔》二卷、《增廣印光法師文鈔》。
生前自奉儉約,樂善好施。曾募捐修建法雨寺、上海慈幼院等;先後於民國15年(1926)、24年(1935)、25年(1936)三次為陝西、綏遠賑災,共捐款8000元之多;民國十八年(1929),專為家鄉東、西赤城村施賑1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