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萊斯堡和約

普萊斯堡和約(Peace of Pressburg)也稱普雷斯堡和約,是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的奧地利帝國與拿破崙·波拿巴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在奧斯特里茨戰役後達成的和議。

簡介

普萊斯堡和約(Peace of Pressburg)也稱普雷斯堡和約,是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的奧地利帝國與拿破崙·波拿巴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奧斯特里茨戰役後達成的和議。該條約的簽訂也標誌著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

和約背景

1805年12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擊敗了俄羅斯、英國和奧地利的聯軍。俄羅斯無法從它的內地及時調遣增援軍,因此退出戰場,但是沒有和法國簽署和約。徹底戰跨的奧地利慾薰心同年12月26日在普萊斯堡(Pressburg)——後來的布拉迪斯拉發與法國簽署和約。奧地利方面簽署和約的是列支敦斯登大公約翰·約瑟夫一世和伊格納茲·吉尤萊伯爵,法國方面簽署和約的是外長塔列朗(夏爾·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爾)。次日拿破崙在美泉宮批准了該和約。

和約條件

奧地利必須把蒂羅爾(提羅爾,Tirol)和福拉爾貝格兩伯爵領地割讓給巴伐利亞選帝侯、把布賴施高(Breisgau)割讓給巴登。其它前奧地利的地域被巴登和符騰堡瓜分。1797年通過坎坡·福爾米奧條約被納入奧地利版圖的威納托(威尼托,Veneto)、伊斯特拉半島(Istria)、達爾馬提亞科托爾(Kotor)被劃給拿破崙的義大利王國。原來的帝國自由城市奧格斯堡和帕紹主教領地的東北部被併入巴伐利亞。1803年被世俗化的大主教領地薩爾茨堡以及貝希特斯加登則作為補償被併入奧地利。
弗朗茨二世必須承認拿破崙的皇帝地位以及巴伐利亞和符騰堡被提升為王國,他必須承認這兩個王國以及巴登選帝侯的主權。此外他必須贊同一個拿破崙計畫組織由德國諸侯國組成的聯盟(即後來的萊茵同盟)。

和約影響

普萊斯堡和約結束了奧地利的一場巨大失敗。1806年7月,德意志16個小邦參與的萊茵同盟成立。1806年8月6日弗朗茨二世取消自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封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
把蒂羅爾割給巴伐利亞在當地導致了一場農民起義,因為奧地利皇帝向當地農民授予了相當大的自主權,尤其是免除了他們的兵役,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不肯再授予農民這個特權,因此導致了起義。
大多數和議條款,尤其那些關於蒂羅爾和亞琴海岸義大利地區的條款,後來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被作廢,但是薩爾茨堡依然規奧地利所有,前奧地利的那些劃給符騰堡和巴登的地方也依然規這些領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