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禪寺[江蘇省蘇州市寺廟]

普濟禪寺[江蘇省蘇州市寺廟]
普濟禪寺[江蘇省蘇州市寺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普濟禪寺又名前寺,坐落在靈鷲峰南麓,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它與法雨寺、慧濟寺合稱普陀三大寺,共同構成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主要架構。普陀山佛教協會、普陀山全山方丈住錫地均設在這裡,另外,全山重大的佛事活動和接待活動也都在這裡舉行。普濟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觀音院”,始建於唐代,宋神宗元豐年間詔令改建並賜名“寶陀觀音寺”,專供觀音菩薩,香火旺盛。現寺為清康熙、雍正年間所建。全寺有六進殿堂,自南向北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寺內有大圓通殿、天王殿、藏經樓等,殿、堂、樓、軒總計357間。其中大圓通殿是全寺主殿。

地點介紹

普濟禪寺[江蘇省蘇州市寺廟] 普濟禪寺[江蘇省蘇州市寺廟]

普濟寺山門是一個石牌坊,四柱三門,高約20米,柱上橫眉雕刻有精緻的雲綾和石葫蘆。坊內北側,樹一石牌,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傳這是皇帝下達的聖旨,過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觀音菩薩崇敬。


普濟寺前有一個廣約15畝的蓮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於明朝。池上築橋三座:中間一座橋面平闊,北接普濟寺正門,南銜御碑亭。
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中豎雍正所書丈六百御碑一方,高3米,寬1.5米。碑文記載普陀山歷史,碑額上雕龍栩栩如生,書法遒勁剛健,可謂雙絕。
東面一座為東橋,稱“永壽橋”,長40米,寬7.5米,高6米,系明萬曆十四年(1536年)所建。橋上石欄柱頭,刻有獅子40座,形態各異,生動逼真。
橋前有影壁,上書“觀自在菩薩”五個大字,字高五尺,蒼勁有力。牆旁刻有《心經》傾日:“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靜;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度眾生住此山。”
西面有一座長堍拱橋,四隅鏤有龍首,逢雨水從龍嘴噴出,似裊裊輕煙。
普濟寺占地三萬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十殿、十二樓、七堂、七軒計231間,建築面積11400平方米。在此山門內,有明萬曆、清康熙時的御碑三塊,正中一塊刻的是普濟禪寺歷史沿革,立於3.5噸重的基座上。
山門東側是鐘樓,重檐歇山山頂,內懸大銅鐘一口,重3500公斤,鑄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西側有鼓樓。每天清晨撞鐘,傍晚擊鼓,即“晨鐘暮鼓”。
天王殿亦稱“金剛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進門迎面是一彌勒菩薩,光首、笑臉、袒胸、盤膝,一手拿一支布袋,據說他能將世人一切若難人布袋之中。殿後有香樟八株,直徑0.8—2米,枝茂蓋庭。
大圓通殿是普濟寺的主殿,“圓通”是觀音菩薩別號,這座殿供奉的正是觀音菩薩。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頂,黃琉璃頂,九踩斗拱,門心板雕二龍戲珠。大殿可容數千人,有“活大殿”之稱。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欄板,台中有銅鼎爐,高約四米,上鑄“普濟禪寺”、“千秋實鼎”、光緒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樣。殿內正中端坐高達8.8米觀音菩薩,全身金黃,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身邊站立著善財和龍女,神態天真活潑。東西兩壁又各塑有16尊不同服飾、不同形態的菩薩,稱“觀音三十二應身“,即觀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時的現身說法形象,加上中間供的觀音佛身。這種塑法是觀音道場的獨特之處。主殿兩旁建有配殿。兩側廡廊是羅漢堂,塑十八羅漢堂。
普濟寺後灣有真歇庵遺址,為開山祖師真歇和尚修靜處,其東無畏石高五丈、周百丈,上鐫“海天春曉”、“空有鏡”,並有一對聯“寶區照瑞相,剎海遍潮因”。石巔過去有歇禪師塔。西側另有一岩,儼如狻猊,作跳躍狀,無數為“猴岩”。普濟寺東南,海印池旁立有“多寶塔”。元元統年間(1333-1334年),普陀山僧孚中托缽江南,見姑蘇盛產美石,便立志建塔。孚中名情信,浙江奉化人,天曆二年(1329年)遷住帝陀山。元順帝曾賜號“廣慧妙悟智空宏教禪師”。他住持寶陀觀音寺十四年,以勤儉簡樸著稱,為興建名山道場,多次外出雲遊募化,太子宣讓王等出資建造多寶塔,故又名“太子塔”。塔全用太湖石徹成,呈方形,共六層,高32米,取《法華經》“多寶佛塔”之義定名。第二層之蟋龍柱,體態雄健,紋飾線條流暢。餘上三層,塔身每面鐫有佛像一尊,全跏趺坐式,形象生動。整座建築造型別致辭,雕工精巧,具有濃厚的元朝風格。像這樣的元塔,全國罕見,現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普濟寺後有一石,宛如三扇門板並豎,狀如寶鳥,叫“靈鷲石”,又名“慈雲石”,上刻明朝會稽人陶望齡的題詞不達意:“鷲嶺慈雲”。石隙間有泉流入寺中,清洌有香氣,明朝丁繼嗣詩中“皈衣來寶地,躡足上慈雲。泉流穿櫥入,曇香滿院聞。.......何幸逢林遠,幽控絕世氛”,說的正是慈雲石當年的盛況。

歷史

據宋代《慶元志》載:唐武后(則天)於長安三年(703)曾敕建瞿像寶塔於武安寺。唐肅宗,乾元三年(760),有一高僧簡大師率倆弟子來游武安寺,遂棲止於寺,並擴建武安寺,更名為“寶林寺”,至宋初始改為“廣安教寺”與吳郡(蘇州)的瑞光、妙嚴、明覺及萬等寺交稱為江左五名寺。

另據《吳門有隱》(道光版)及《直塘里志》所載:在北宋真宗祥符年間,有吳中魯國公,閔榮獻羅法堂一座(十八尊)於廣安教寺,並重行掘池建塔及募建寺前之橋,橋初名“香化”,亦稱“寺前”橋,至明正德年間改為三墩拱形石橋,橋名“普濟”。

至明興武十五年(1382)寺廟奉詔歸併,寺更名為“叢林寺”。昔時詩人崔華對古寺盛況有詩云:“一寺千松內,飛泉屋上行”句,描述了當時殿宇之高聳,古林森森,飛檐相接之。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拱宸大師修建,復名“廣安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直塘受倭寇洗劫,寺院被毀大半。

清康熙初,廣安寺長雲疇大師及普濟益修理殘寺,遂更名為“普濟寺”。清嘉慶年間重修,據《直塘里志》載:道光年尚有部分殿宇。在民國初鎮上遺老秦介甫記得在光緒年間殿宇受火災而毀,所剩無幾。至解放初,僅存廡屋十餘間和山門,“文革”期間,被改為民宅和工廠。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為滿足廣大佛教信徒宗教生活需要,1995年6月,經太倉市政府批准恢復開放,現建有山門、大雄寶殿、三聖殿等附房,占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

僧侶

普濟寺於1996年5月,經正式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現有尼眾7人,聖柱法師任該寺監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