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安民,發展生產,有功於人民,人民崇敬她。為緬懷她的功績,雕像建廟紀念。解放前粵西各地冼太廟有100多座,但以電白縣霞洞鎮晏公廟最為宏偉壯麗。晏公廟建在看人坡北端獅子嶺向陽坡,坐北朝南,占地約100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分三殿,後殿地勢高,有兩尊泥菩薩。中殿面積最大,畫棟雕梁,莊嚴肅穆。置兩尊冼夫人身像,形神一模一樣。前殿最低,臨近廟門。
該廟由崔、王兩姓共同建造和管理。廟前有一副對聯: 左邊是:合眾心,奉一尊,誠可千古,敬可千古; 右邊是:分法相,庇兩族,王也萬年,崔也萬年。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七日,崔、王兩姓在此廟前面三里處一個叫漢人坡的平坡搭上戲台,分別聘請兩廣著名的粵劇團唱大戲,相互競賽,看誰的戲台塔得高,戲唱得響。同時舉行當地人叫做“走公”的賽跑活動。每年對冼太夫人的紀念活動從正月十六日一直延續到十九日,每當這個時候,南來北往的商人、看客雲集這裡,看戲的,做買賣的,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盛極一時。一九五七年,霞洞晏公廟曾出現粵桂湘瓊四省100萬人到來瞻仰朝拜冼太夫人的盛況。可惜,晏公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所進行的“三反五反”浩劫中被燒毀,蘇東坡等歷代詩人的碑刻也已蕩然無存。到九十年代後期當地民間自行籌資,在原址上簡單地重修,由附近村民打點,香火四季不絕。
|晏公廟的傳說|
在明朝初期,霞洞有兩個橋夫,一姓王,一姓崔,一向很要好。由於家窮,便合夥抬轎過生活。一天,兩人從霞洞抬客到高州,回來時已是兩點鐘了。由於沒有回頭客,少了收入,因此悶悶不樂。不料才離開高州一里多,路邊有一位穿戴得十分華麗的老太婆叫他倆停轎,她說要到霞洞,如果肯抬她,願意給他們一千兩銀子。兩個轎夫非常高興,忙請她上轎。他們抬著這位老太婆在路上飛快地走著,感覺到全不用費力氣,好像抬空轎一樣。僅僅四個小時,就到了霞洞的雞籠嶺山下。這時,轎內的老太婆忽然叫他倆停橋,她說要解手。這兩個轎夫把轎放下,扶出老太婆後就地等候著。但是等呀等,足足等了一個鐘頭,還未見她出來。這時太陽已下山了,兩個轎夫都很擔心,生怕她會被老虎吃了,急忙進深山裡叫喊尋覓,但總不見蹤跡,後來忽然發現在一塊大石下有一個香爐,香爐上刻著“冼太夫人”四個字,再看看,香爐底還壓著一錠錢,他倆拿出這一錠錢數一數,正好一千兩。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啊!原來我們抬的是冼太夫人神,怪不得這么輕呢!”他們高興地把錢收起,一同向香爐拜了三拜,才走出森林抬著空轎飛快跑回村,將這神奇的故事告知父老們。第二天,天剛朦亮,王崔兩姓的人們紛紛跟著這兩個轎夫去觀看,果然香爐還在。人們還仔細觀察這地形,無不稱讚是個好地方。然後,王崔兩姓的父老就合力湊款建起一座美麗的冼太夫人廟,並將夫人的身像塑造兩個,同坐在一個神庵里,左邊的一個屬王族的,右邊的一個屬崔族的。神庵的左右有文人題的對聯:
合眾心,奉一尊,誠可千古,敬可千古;
分法相,屁兩族,王也萬年,崔也萬年。
這兩句工整的對聯顯示出王崔兩姓的人們對奉敬冼太夫人的誠心,並祈望她永遠保護人民。
相關詞條
-
晏公祠
晏公祠位於海淀區四季青鄉萬安山麓。晏公祠原名道統廟系儒教廟宇。明代正德七年(1512)太監晏宏所建。清康熙四年晏公祠(1665)重修。
內壁大幅刻字 海淀區文物保護單位 帝京景物略:晏公祠 晏公祠交通 晏公祠住宿 -
晏公廟西村
小區簡介晏公廟西村位於南京理工大學東北角,紫金山正南麓一公里左右,靠近捷運2號線孝陵衛站。依傍大學,人文氣息較好;環境優美,生活氣息濃郁。基本信息所屬區域: 玄武 孝陵衛 小區地址: 玄武晏公廟西村 物業類別...
小區簡介 基本信息 小區戶型圖 房價信息 周邊信息 -
晏公廟社區
晏公廟社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區熱河南路街道,地處熱河南路東南部,社區總面積0.85平方公里。現有戶籍居民1286戶,總人口3538人。轄區內有紅太陽股...
-
晏公廟村
晏公廟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曲江鎮山田村委會,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2.00 公里,距離鎮4.00公里。國土面積0.39平方公里,海拔1,320.00...
村情概況 農村經濟 基礎設施 -
晏公廟小區
晏公廟小區位於南京市玄武孝陵衛,由南京市玄武區城鎮建設綜合開發公司建成,總計房屋124戶,小區物業公司為街道辦事處(委員會)代管物業。
周邊配套 -
晏公廟(晏公(顯應平浪侯))
晏公(顯應平浪侯),江西臨江府清江鎮人,元末,以人才應選入官,為文錦局堂長。因病歸故里,在途中的舟船上溘然長逝。到家後,開棺視之,卻一無所有。父老鄉親以...
-
晏公
晏公是古代民間傳說中的一隻怪物,面如黑漆,濃眉橫髯,常年於海上興風作浪。被媽祖投繩縛妖后,收為部下。後成為媽祖部下總管。
怪物名稱 水神信仰 -
晏氏家廟
祖廟;宗祠。古時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廟,屬於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上古叫宗廟, 唐 朝始創私廟, 宋 改為家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二:“ 文潞...
封臨淄公 晏氏家廟 臨川晏氏 晏殊故里 宋詞晏殊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