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匯票

晉商匯票

在明清時期,晉商使用並推廣的“匯票”支付手段,不僅僅是在國內各地,就是遠在俄羅斯、新加坡、日本也能做到一紙“匯通天下”。“匯票”源自我國唐朝“飛錢”。唐朝《商芸》中有詩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品味唐人的詩篇,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古人腰纏十萬貫,還能騎鶴上揚州?一貫錢十斤,那么十萬貫又是多少斤?如此重的銅錢如何纏在腰間?照常規,今人讀到它時往往只能把它簡單理解為作者的想像力,但如果我們了解唐朝時期貨幣流通的一些歷史背景,了解了唐“飛錢”的使用,就會發現詩不僅僅有它浪漫的一面,更為重要的是它記錄下了千餘年前我國唐朝紙質貨幣雛形“飛錢”誕生的過程,真正實現了唐人“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是“飛錢”。

(圖)晉商匯票晉商匯票

歷史淵源

晉商票號出現在明末清初,先由山西顏料商人所創,平遙日升昌票號最著名業績是“匯通天下”,異地匯兌成其所特有的業務,當然票號也同時兼經營存款、貸款、發行私貼等業務。其分號近百家,遍及全國以至新加坡、俄羅斯、日本、朝鮮等國。

如何使用

清朝中後期,山西票號的匯兌業務已不再為日升昌所壟斷,其他錢莊、錢鋪、銀號等也開始在存、放款主營業務的基礎上辦理匯兌。匯兌的方式總體是一個模式,就是匯款人將款交給票號(或錢莊),由票號(或錢莊)開匯票憑證,一式三份,毛筆書寫,重要處用暗語密記,並加蓋防偽印章數枚,中間一支寄交收款人,左右兩支,一支為存根,另一支是將匯款人的匯票寄往收款人地點的票號(或錢莊)分號,三支騎縫線上有編號、騎縫章。數日後,收款人持票在指定票號(或錢莊)對照“匯票”無誤,便可取款,不需討保,謂之“認票不認人”。

歷史意義

上世紀80年代末,在長治城區東街一拆遷居民家祖傳鹹豐十一年(1861年)賬冊中,發現了清中期長治“永順昌”錢莊的匯票,且是三聯匯票,比較珍稀。根據此三聯匯票證明,當時從長治“永順昌”錢莊匯出的“陸佰兩白銀”收款人已到京師的“升泰寶莊”兌付過,有“勾銷存繳”的勾墨和印章,收款人手持憑證和“升泰寶莊”兌付憑證兩手續首先在異地京城對照無誤兌現結算,之後異地京城的兩憑證到年底決算時,回到出票地長治,然後,三聯匯票的憑證合在一起結賬。數百年後能發現其“幾經周轉”又合而為一的整套匯票,較為幸運,它是研究清朝匯票的寶貴資料。

從收集到的大量史料典籍中發現,錢莊、錢鋪、銀號只是在稱謂、經營規模上小有區別,其實就是一類機構。錢鋪(莊)最早出現在明朝末年,《崇禎長編》、《金瓶梅》、《醒世姻緣》、《庚已編》等明時著作中多有記述。錢行、銀號、銀店、兌換錢店、銀錢兌換局是清朝初才有的稱謂,它們同明朝時的錢莊,錢鋪、錢店、錢桌相比規模大了,業務項目也有所增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