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佩章

晉佩章

晉佩章【1926.9——2008.6】,河南省禹州火龍鄉晉村人。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美國國家藝術研究院終身榮譽院士、河南文史館館員。 對古代鈞窯有著深入的研究,不僅著書立說,還勇於躬身實踐,創作出許多蜚聲海內的經典鈞瓷作品,他在鈞瓷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中發揮了承前啟後的歷史性作用,被譽為“鈞瓷泰斗”,“鈞瓷名片”、“中國現當代鈞瓷文史、藝術與科學集大成者”、“國寶” 。 生於1926年9月,1948年10月參加工作,入中原大學學習。1949年3月參軍,1962年5月轉業。歷任禹州鈞瓷一、二廠供銷股長,實驗室主任,技術科長等職。1988年創辦“劉山窯藝實驗室”,專門從事北方名窯的研究和名瓷的仿製工作。其作品古樸典雅,窯變美妙,被故宮博物院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央文史研究館等機構收藏陳列。曾參加在美國紐約東西方藝術家交流協會舉辦的藝術展。在潛心鑽研、率先完成宋早期不同藍色乳光釉的研究與仿製的同時,將鈞瓷的起源向前推進200多年。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鈞瓷論文20餘篇,出版鈞瓷專著有《中國鈞瓷藝術》、《中國鈞窯探源》、《中國鈞窯釉彩》、《鈞瓷史話》、《話說鈞窯》、《鈞瓷志》(參加編撰)等。為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河南省特級陶瓷藝術大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在大劉山下,晉佩章先生與他的劉山窯藝實驗室 在大劉山下,晉佩章先生與他的劉山窯藝實驗室

晉佩章生於1926年9月,1948年10月參加工作,入中原軍政大學學習。1949年3月參軍,戎馬前半生,南下參加淮海戰役與渡江戰役,並隨部轉戰西南至重慶,後奉調赴朝鮮戰場,回國後留在北京軍區,從事地圖測繪工作,轉業前所在部隊為河北藁城。1962年5月轉業一入瓷區,筆耕冶陶後半生,任禹州鈞瓷二廠供銷股股長,後被調至禹州市鈞瓷一廠任供銷股主任。70年代兩次離開神垕,被調任禹縣科委和縣供銷社,又在其爭取下回到瓷區,任禹州鈞瓷一實驗室主任,技術科長等職。1987年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鈞瓷史上第一本專著《鈞窯史話》。離休後,於1988年創辦“劉山窯藝實驗室”,專門從事北方名窯的研究和名瓷的仿製工作。2002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第一版《中國鈞瓷藝術》,2003年獲“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是河南第一位,也是當時唯一的一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晉佩章生於中醫之家。祖諱奉仙,為時之名醫, 鄉野有傳曰“神仙一把抓”,曾坐堂禹州,避戰禍時遊方行醫於嵩洛間,壽80餘。父諱土明,亦隨父行醫,晉佩章三歲父親時去世。長兄憲章,後參軍,供職中央軍駐西安部隊。二姐玉梅,後嫁於太和任家。

晉佩章幼讀私塾,幼名德功,後被先生改為佩章。因侵華日軍兵犯中原,便隨母親輾轉西向投奔長兄,後遊學陝西甘肅。抗戰結束後,回到禹州就讀高中。受革命思潮影響。48年投奔報考時在寶豐的中原軍政大學,即受中共收編國立河南大學之部分。之後,從軍,服役於炮兵部隊,參加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解放前後隨部隊轉戰西南至重慶,後受調至北京軍區從事地圖測繪,曾於韓戰時以戰地記者身份赴朝。

中年晉佩章 中年晉佩章

1957年經戰友介紹結識妻子趙玉梅,1958年結婚。1962年轉業地方,本來被安排至高中教數學,經爭取下,到神垕鈞瓷二廠,任供銷股主任,自此開始了終其一生的鈞瓷奇緣。當時供銷體系下,晉佩章因工作不平,與人爭執,被迫調至鈞瓷一廠。在文革中受到衝擊,一度又被禹縣調至縣科委地震局,縣供銷社萇莊鄉合作社。經過再三爭取又回到一廠供銷股、實驗室。晉佩章在私下和神垕鈞瓷藝人常飲酒談鈞,而這些人往往是國內專家或各大國營瓷廠的老藝人、技術骨幹,如馮先銘、安金槐、楊文憲、徐國禎、盧廣文、任堅、孔鐵山、田松山、邢國正、傅清臣等。

在崗位上,常年參與對外交易貿易會及古陶瓷學術會議,數次陪同權威專家來禹進行田野考察。在此晉佩章積累了大量的一手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傳統藝人的口述、文獻典籍的搜羅、田野考察標本的蒐集、相關圖像的積累等等。1975年9月,為解決陶瓷原料之不足,晉佩章參加由省地和神垕各廠組成省內原料調查組,到伏牛山、大別山作為時兩周的調查工作,發現南召鉀長石和石英礦質地優良,儲量豐厚,經過化驗完全合乎製品要求,開闢了鈞瓷原料就地取材的新途徑。1984年在景德鎮陶瓷上發表與田松山合作的,《從禹縣九十六處古鈞窯遺址的調查淺談鈞台窯的藝術成就》 ,並率先完成了“宋早期各種深淺不同藍色乳光釉”的研究和仿製工作,此時,晉佩章對鈞瓷的認識完全進入了新的境地,並開始著手編著《鈞窯史話》。《鈞窯史話》1987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填補了鈞瓷文化專著的空白。與《鈞窯史話》同時,晉佩章對爐鈞釉、唐鈞花釉、宋鈞藍釉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現代方式進行的大量而不間斷的試驗,將鈞瓷釉方以比例的方式進行規範化,系統化,科學化的整理。

1987年離休時前,晉佩章仍是禹州市神垕鈞瓷一廠實驗室的主任。988年他租下一個小窯口,獨立創辦了“劉山窯藝實驗室”。那時候他家搬到了神垕鎮西大街16號,當時還是一件舊瓦房和兩間平房,平房留給子女住。在那間昏暗狹小的舊瓦房裡,一個當作廚房,一間作為臥室兼書房,最裡面的小隔間是屬於他的實驗室,擺滿了瓶瓶罐罐的東西,這樣的安排侷促不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在書房伏“案”而作,他所負責撰稿的《鈞瓷志》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寫出來的,在“實驗室”里配釉、研磨、記錄、分析、整理、改良再配釉、研磨…同時不斷與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研究古鈞窯的工藝,期間與鄭大教授高正耀合作論文《元代鈞瓷釉的穆斯堡爾譜分析》在物理學期刊《核技術》上發表。利用頻譜分析,對唐鈞花釉和宋鈞釉工藝技術進行對比研究,證實鈞瓷源於唐代,將鈞瓷的起源向前推進200多年。

1993年,晉佩章在西大街16號對面的小巷子裡買下了不足兩分的地方,建成一座兩立方雙火膛煤窯,自此“劉山窯藝實驗室”落戶大劉山腳下。199611月19日,參加中國鈞瓷藝術(香港)國際研討會及珍品展覽會,在香港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行中國鈞瓷藝術(香港)國際研討會,國內外44位專家學者就鈞瓷的生產歷史、考古發現、燒制工藝、窯變藝術、鑑賞與收藏等問題作了廣泛的探討和交流。1997年6月17日至30日,其作品被選送至在日本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舉行的“中國鈞瓷珍品展”。1997年7月,台灣逢甲大學教授劉良佑應神垕鎮邀請率團30餘人來神垕參觀鈞瓷,並進行學術交流。之後與晉佩章多次互通書信交流陶瓷藝術與工藝。

2003年以季羨林,晉佩章為顧問團隊的國禮“祥瑞瓶”在博鰲論壇亮相 ,晉佩章無私的拿出自己研製多年的鈞瓷釉方。2003年7月,晉佩章編著的《中國鈞瓷藝術》一書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2003年10月30日,晉佩章被評為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4年12月17日,晉佩章先生進京,出席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頒證儀式,這是河南省唯一獲得此項殊榮者。2006年進京參加八大名窯展,在展覽中舉辦“中國年齡最大的陶瓷藝術大師晉佩章作品”展中展,今年適逢晉佩章八十大壽,組委會專門為他舉行了慶祝儀式,晉佩章大師興致很高地為觀眾現場表演了陶瓷拉坯成形,他對媒體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希望將想把自己積累的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的數百個釉方公布,“多年來,鈞瓷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距,就是釉方秘不外傳,目的就是想保住飯碗。但這樣做十分不利於鈞瓷界的交流和學習,更不利於鈞瓷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據悉,晉佩章大師所公布的這些釉方大多是他本人多年研究的成果,代表著目前釉鈞瓷的最高水平。 其時,晉佩章已被查出肺癌晚期,但為了將這謝釉方保留傳世,仍忍痛堅持著述,修改清稿。

2007年,河南省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於8月12日評出,晉佩章成為該獎項首位獲得者。8月16日上午,晉佩章河南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暨個人鈞瓷藝術展在鄭州舉行。

2008年1月其作品“和諧寶鼎”“葵花尊”“觀音瓶”等6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5月12日,四川發生地震後,晉佩章拖著病體關注災區的情況,常常是邊看電視邊掉眼淚,有時難過得吃不下飯。“國家有難,人人應盡心力。”他在第一時間拿出5000元現金捐給了災區。幾天后,省工藝美術協會、省陶瓷玻璃協會號召全省的藝術家捐款捐物,晉佩章一下子捐出了價值100多萬元的鈞瓷作品,並將自己製作的6件鈞瓷珍品義賣,得款全部匯往災區。

6月2日,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示,晉佩章(鈞瓷燒制技藝)入選。

6月8日,晉佩章病逝於神垕鎮,結束了他“半生戎馬半生鈞”的人生。

主要成就

晉佩章 晉佩章

晉佩章先生從上世紀60年代起至今50多年來,將其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中國的鈞瓷事業。被尊稱為:“鈞瓷泰斗”,為鈞瓷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1980年-2000年,20多年來,晉佩章先生不顧年事已高,身在瓷區精心鑽研,率先完成了“宋早期各種深淺不同藍色乳光釉”的研究和仿製工作。同時,他潛心鑽研、率先完成宋早期不同藍色乳光釉的研究與仿製的同時,將鈞瓷的起源向前推進200多年。

晉佩章先生在著書立說,研究鈞瓷理論的同時,還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於他對鈞瓷的理解,加之技藝精湛,他製作的鈞瓷造型端莊,線條流暢,釉色飽滿,釉質渾厚,古樸典雅,窯變藝術妙,成為現代收藏家們的新寵。2006年11月,由他親手設計製作的柴燒鈞瓷珍品“鋪耳尊”,在北京的一次拍賣會上,以18萬元的天價拍出,創下了現代單件鈞瓷的最高價紀錄。

晉佩章先生的鈞瓷作品風格古樸典雅,窯變藝術美妙,每每求新優於常趣,使追慕者難肖其狀,難進其神 。他為香港回歸燒制的鳳尾瓶莊重大方釉色玄妙,為業內人士廣泛稱道。

大師晉佩章作品 大師晉佩章作品

他創作的大量鈞瓷作品,有的被國內、國外博物館收藏;有的被國家領導人當作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和知名人士;並率先將鈞瓷製品打出國門。使他的鈞瓷作品不斷在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引 起了轟動,晉佩章大師本人被外國朋友稱為:“中國鈞瓷活的歷史”,使中國無與倫比的鈞瓷藝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和讚揚。晉佩章大師以其在鈞瓷界極高的威望和其親手製作工藝精湛的鈞瓷製品,不斷的引來了國內外眾多收藏家和鈞瓷愛好者的競相收藏,人們都以擁有一件晉佩章大師親手製作的鈞瓷製品為最大興事。

他的名作《 藍雪 》,藍色的魚石紋與白色的菟絲縷交錯流動,形成的畫面好像一片片藍色的雪花飄飄灑灑,飛瀉直下,猶如到了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令人稱奇叫絕 。又如他燒制的天青釉雞心盤,下面象一座山,山的右上方有一點雞血紅,象一輪太陽冉冉升起,此盤名叫“富士霞光”,在香港曾拍出天價300萬元人民幣,現收藏在日本天皇宮 。

其作品古樸典雅,窯變美妙,被中國收藏家協會和中央文史研究館收藏。曾參加在美國紐約東西方藝術家交流協會舉辦的藝術展。

2008年元月8日,晉佩章先生和兒子晉曉童創作的柴燒鈞瓷象頭尊、方尊、觀音瓶、太平尊、葵花尊、諧寶尊等6件珍品,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創下國家博物館一次收藏單一瓷種件數最多的紀錄。

晉佩章先生在鈞瓷藝術領域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肯定,受到了國內外藝術機構的高度重視,2003年他被評為為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河南省文史館館員,中國古陶瓷協會會員,而且還是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公布的第一位獲“終身成就獎”的藝術家。美國國家藝術研究院“終身榮譽院士”。

出版著作

晉佩章 晉佩章

晉佩章大師對鈞瓷的發展歷史有獨到的研究,著有《中國鈞瓷藝術》、《中國鈞窯探源》、《中國鈞窯釉彩》、《鈞瓷史話》、《話說鈞窯》、《鈞瓷志》(參與編撰工作)、《晉佩章作品選》等關於鈞瓷的各種著作等。在國內外發表的鈞瓷論文達30多篇總計60多萬字,為弘揚鈞瓷藝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人物評價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張玉驫評價道:我對晉佩章大師一生的理解就是‘爐火不滅,筆耕不綴。’他用畢生的精力,記錄了鈞瓷近50年的發展歷史,他把神垕鎮的各種傳說、標本、史料廣泛進行收集,然後進行分析、整理、研究,並著書出版,對鈞瓷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陶瓷玻璃協會會長王愛純女士說:晉大師不僅技藝獨特,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的人品和藝德,他沒有門戶之見,悉心授徒,毫不保留,無私奉獻。我給他總結了六句話:晉老先生一生情,窯火常伴鈞魂夢,歷來無私多奉獻,不為榮華不為名,寒舍立下萬言著,留下珍寶萬代傳。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志先生對晉佩章先生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晉大師為人忠厚,平易近人,與同行交流毫不保留,為記錄鈞瓷、宣傳鈞瓷作出了重要貢獻。”

大師雖已去,鈞瓷情未了。

個人生活

晉佩章先生與其妻趙玉梅育有一子二女。

2007年6月,晉佩章先生被查出患有肺癌,他深知自己時間不多了,就在他簡陋的住室內,他拖著病重的身體,夜以繼日,筆耕不綴。他向前來看望他的領導和鈞瓷界的大師說,他還要再寫兩本書,才對他摯愛一生的鈞瓷藝術有所交代。

晉佩章 晉佩章

然而,病魔在無情地摧殘著他的身體,終於,在5月初,晉佩章先生再次發病,躺在床上仍念念不忘自己最後寫的書稿,叮囑兒子晉曉童,無論如何也要把書修訂完,儘快出書。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後,晉佩章先生看著電視常常淚流滿面,經常和老伴談起災區民眾的困難。5月15日,神垕鎮舉行了捐款儀式,他讓老伴取出5000元捐給了災區。

不久,河南省陶瓷玻璃協會也發動了全省的藝術家捐款捐物,晉佩章先生得知訊息後,毫不猶豫,讓兒子把價值170多萬元煤燒鈞瓷太平尊捐了出去。此時,晉先生意猶未盡,他還想為災區的民眾做些什麼。不久,他又將自己親手製作的6件鈞瓷珍品捐出來,委託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拍賣後,將得款全部捐給災區。

2008年6月8日晚,晉佩章大師病逝於讓他魂牽夢縈的神垕古鎮,享年83歲。

傳承譜系

傳承項目

Ⅷ-2 鈞瓷燒制技藝 禹州市

第一代,晉佩章,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第二代:

晉曉瞳,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晉艷紅,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李欣營,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李建鋒,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丁建中,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

劉志鈞,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第三代

晉文龍:工藝美術師,鄭州市工藝美術大師

晉文麟:助理工藝美術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