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差病

時差病

時差病,是指人的生物鐘因倒時差導致紊亂引起的疲勞、易怒、精神低落或恍惚等“時差病”症狀。

表現

時差病時差病

不少赴海外旅行歸來的人們還需要“倒時差”,卻又要立刻投身正常工作;或有的需要經常飛來飛去地出國,經過長途旅行到達異地之後,常產生白天精神萎靡不振,晚上異常興奮,久久不能入睡的感覺。這便是長途旅行前後起止兩地時差引起的與人體內生物鐘不適應的“時差病”。

原因

正常情況下,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各種活動均受體內生物鐘嚴格控制,並與外界時間相互協調。如半夜至凌晨,人體各部的功能處於最低潮;上午10時,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達到高峰;下午6點左右,人的體力和耐力達到最高水平。然而這種協調關係一旦發生錯亂,便會發生“時差病”。

預防方法

科學控制飲食

時差病影響工作時差病影響工作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由光線決定的晝夜生理節奏控制著我們的身體,科學家發現當食物短缺的時候,“進食鍾”就會掌控我們的身體。所以,這一發現可以幫助人們通過調整飲食來消除人類的時差感。正常情況下,由於人體的生物鐘每天只能調整一小點,一般人都需要大約一周的時間適應新的時區。但通過改變進食時間,旅行者可以撥快人體內的第二時鐘,從而更快地適應新的時區。比如說保持16個小時不進食就足以啟動這個新時鐘。所以,在長途旅行的飛機上要避免吃任何食物,等到落地後立即開始進食,這種做法就有助於人們調整時差。

科學家為用飲食預防時差病設計了更為完善、具體的方法:在乘機前第一天和第三天,多吃含蛋白質的奶類食物,而早、午餐應吃肉類,晚餐則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挑選一些澱粉類食物或甜食,如奶油蛋糕、朱古力、麵條、土豆等,在臨睡前半小時最好能再吃一次甜點或喝一杯糖水,使人儘快入眠。在上機前第二天和上機當天,就要少吃東西,熱量最好少於700卡路里。機上多飲水和避免多飲酒對此也有幫助。抵達後的早餐,應多吃含高蛋白質食物。

多曬太陽

英國科學家發現,到達目的地後有意識地多曬太陽,倒時差的時間可望大大縮短。這是因為陽光可幫助人體加速重新調整“生物鐘”,以便適應當地的晝夜節奏。專家認為,即便是陰雨天氣,多在戶外的自然光線下活動也有一定的效果。曬太陽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要根據目的地的時差而定。例如,從中國到美國,是由西向東飛行,飛行前4天,儘量在下午兩點鐘後到室外活動,到達目的地之後,則任何時間都可以接觸陽光。當然,曬太陽時最好塗上適量的防曬用品,以防皮膚曬傷。

補充“小分子化合物”

瑞士科學家宣布,他們找到一種新方法,可有效調節哺乳動物“睡眠鍾”,讓人隨時隨地自然地進入睡眠狀態,而且醒後精神飽滿。他們發現了左右哺乳動物睡眠周期的主要元素:產生於下丘腦的一種食慾激素。當這種激素“漲潮”時,人就會精神奕奕,而當它“退潮”了,則睡意襲來,跟有規律的潮汐十分相似。據此他們成功地合成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可在人體內壘起一道臨時的“防汛牆”:即使食慾激素正處於高潮期,人體會誤以為激素已經“退潮”,立刻睡意洶湧。據報導,瑞士某製藥公司已準備推出含此“小分子化合物”的新藥。其主要功能是幫助“空中飛人”臨時建立起新的睡眠周期。

堅持運動

眾所周知,運動能增強人的抵抗力,很多人卻不知道運動也是“倒時差”的良方。在作洲際飛行之前一個月,我們就應該堅持每天定時定量地運動。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應對時差帶來的不適,還能減少旅途顛簸帶來的疲勞,同時還能通過增強自身抵抗力與機體免疫力的方式,減少旅行途中或旅行之後罹患感冒等疾患的可能。不過出遊前兩周內,應避免進行踢足球、打籃球、超長距離越野跑等劇烈運動,以慢跑、快速步行、游泳、瑜伽等更為適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