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高45厘米,甬長13厘米,銑間22.5厘米,舞17.5×14.5厘米
時代:春秋
來源: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加會秧家村出土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藏文物。禮樂用品,打擊樂器。銅鐘分為甬鍾和鈕鍾,斜掛的是“甬鍾”,直懸的為“鈕鍾”。此鍾直圓式,甬上有旋,旋和正面有乾;鉦面有台形凸枚六組,每組各三枚,篆飾斜角雲紋,鉦飾三角紋,隧飾竅曲紋;鍾背面亦有台形凸枚共十八枚,每組三枚共六組,但無紋飾。此類甬鍾為兩周時期常見器物。
相關詞條
-
春秋獸面紋銅甬鍾
此展品為春秋時期的金屬器,為禮樂用打擊樂器。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
編鐘
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
簡介 歷史發展 形制特點 代表 象徵 -
象紋銅鐃
象紋銅鐃,1959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山頂。通高70厘米、銑(xiǎn)間寬46.2厘米,重67.25公斤。顏色土褐,外形酷似兩片合起來的瓦...
概述 形制 用途 寧鄉青銅之謎 -
商象紋銅鐃
象紋銅鐃,商代的打擊樂器。1959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山頂。通高70厘米、銑(xiǎn) 間寬46.2厘米,重67.25公斤。顏色土褐,外形...
概述 形制 用途 寧鄉青銅之謎 藏品信息(中國國家博物館) -
滇王編鐘
中國古代青銅器。
基本信息 關鍵字 -
隨州博物館
短枚,鐘壁較厚,內有四處凸起,編鐘甬、舞、篆部均飾變形蟠螭紋,隧部飾獸面...擂鼓墩二號墓出土的36件編鐘、吳家塢墓地出土的菱形勾連雲紋銅敦、三里崗毛家沖...鬲春秋早期,此器侈沿,弧肩,襠腳較高,通體飾象首紋。 菱形勾連雲紋銅敦...
簡介 發展歷史 建築布局 參觀信息 專題成列 -
曾侯乙墓[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的墓葬]
的巔峰之作,被譽為“國之瑰寶”。從音效上看,編鐘所用青銅是以高純度的銅、錫...挑剔的地步,如此才保證了編鐘絕佳的音響效果。全套鍾以人、獸、龍、花和幾何...。在春秋戰國時期,它是楚國問鼎中原必經之處,從地勢看,隨棗走廊和南陽盆地...
歷史背景 墓葬結構 挖掘過程 出土文物 歷史價值 -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垂腹,腹上部飾曲折角獸面紋;足上部飾外卷角獸面紋、出脊,足下部略呈蹄形... 淅川出土銅禁 春秋 河南省淅川縣 1978年 河南博物院 新鄭出土蓮鶴銅方壺 春秋中期 河南省新鄭 1923年 原物為一對,一件藏於北京...
出台背景 名錄 陶缸 陶鷹鼎 后母戊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