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老屋

京山易家老屋易家老屋,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永興鎮南莊村,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易大醇長子的長子易鏡清,進士出身,曾任慶陽知府。 易大醇的次子易本烺,道光乙酉拔貢,乙未舉人。

南江易家老屋

易家老屋位於巴中市南江縣元譚鄉字型檔村,修建於1895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易家老屋歷經風雨滄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易家老屋系該姓光耀於光緒永年在發家後按民間“金包銀周圍土中間木”的三合院構思建成,由於建房主人十分講究,在建築工藝與質量要求上十分嚴格,屋樑工畫,六合門窗等的繪藝與雕飾精湛,窗枋,腰枋皆光潔做線,大口面版壁拼裝考究,歷經百餘年後至今無變形裂縫。特別是其堂屋,氣勢宏偉,造型富貴高雅,其寬大的門檻、厚重的四扇木門、雕刻精美的窗欞、精緻的雕樑畫棟,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代民居的精華。令人稱奇的是,在堂屋正中,還有一個四方形的印,足以顯示主人的身份地位。該易家老屋經文物部門鑑定,該建築為清末精典民宅。

京山易家老屋

易家老屋,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永興鎮南莊村,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據《京山縣誌》記載,清朝的乾隆至鹹豐年間,房主易家三代出了三個進士、三個舉人。他們留下了不少詩文著述,在湖北京山、天門一帶影響很大,被譽為“南莊六易”。
在易家老屋門前,有一棵兩人合抱不住的百年古槐,新長出的嫩葉遮不住樹身斑駁的溝壑,虬勁的樹幹無言地向來客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易家老屋始建於易氏四十六代子孫易履泰時期,易履泰是清乾隆年間舉人。曾任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學正。詩書傳家的易家人才輩出。易履泰長子易大醇,以貢生出仕,授棗陽縣訓導。易履泰次子易大樅,以貢生出任贛州府通判。易大醇長子的長子易鏡清,進士出身,曾任慶陽知府。易大醇的次子易本烺,道光乙酉拔貢,乙未舉人。易大醇第三子易本銚,道光年間進士出身,歷任四川達縣、射洪知縣。
在易家老屋,現在還能看到屋裡保存著的一塊蔣立鏞書寫的壽匾,雖然壽匾上鎏金的字被人用斧頭砍平,題款模糊,但“春融綺閣”幾個斗大的字還十分清楚,可見蔣立鏞的確與易家關係不同尋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